|
发表于 2005-9-13 04: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复赛的“善有善报”一题,捕风继续分析……
[这个贴子最后由zkzhlwy在 2005/9/13 08:12pm 第 1 次编辑]
呵呵 其实这个问题 ,从宏观角度来说 反方不是利的,原因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但是要升华,也不是不行.从反方角度来看, 我确实不知道辩题到底是怎么的?反方到底是善未必有善报?还是其他: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善未必有善报? 1、前面我已经谈到过善未必有善报是客观事实.那么正方在立论时,可以把善报无限扩大,即自身的精神曾面的满足和社会大众的良性循环. 2、那么反方有四点可以阐述: A、反方认为善无善报,甚至无报,正方应答曰第一点,反方可以阐述自身精神层面的满足与报应不是一回事,这一点可以查善有善报的原始出处.然后做善事得到心理满足,分为2种,一种自发的,一种功利性的,按照逻辑来讲,一个人先认识到做善事是可以使精神满足的,.那么他才能得到满足.假如一个人没有这种心理,他永远得不到满足.并不是每一个人做好事之后,都能精神愉悦,甚至很后悔. B、反方阐述善未必有善报,并不是支持善无报,或者善恶报,正如人人为我为人人,所以反方实际上要说明的是、善行无报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要提倡的是提倡的是无私奉献,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并不是善有善报、我们做善并不是因为将带来的客观利益而做的,所以善未必有善报是从方面来提醒社会大众,他是有必要存在的,一味提倡善有善报是不可取的,古代愚民政策就是告诉大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大家就屈服了,等上天来收拾坏人,或奖励好人.所以告诉大家真实的真相,才是对社会有利的,是能促进社会发展的. C、反方延伸以后,主要战场还是在善行与善报的定义上,只要反方能证明自身愉悦,与社会良性循环与善报无关,那么将大有可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