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3|回复: 4

庞瑞日记:走进汉阳大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4 19: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15:36 中央电视台
  
   就在我们刚刚要习惯澳大利亚冷清的街道和奢侈的阳光时,却又已经到了韩国。

  首尔让我很有亲切感:不断的塞车和阴郁的天空,像极了我读书的那座城市。

  初到此地,我们必须转换一下在澳洲变得多少有些随意的思维,因为这里是一个极讲究秩序和规矩的地方。一开始或许会有些不习惯:在澳洲你可以大大咧咧的和老师打招呼,见到了老外随口就tom,jack的喊;在这里如果你没有把腰肢调整到一个随时准备鞠躬的状态,那么很有可能被当作没有教养。

  在这里我们将访问三所大学。

  汉阳大学。

  韩国大部分是山地,首尔也地处丘陵地带。汉阳大学的校园便是依据地形的起伏跌宕而建。两座教学楼间常常坡度极陡,一天来来回回的走上几趟,岂有长胖的道理。你看这满校的学生,真还找不几个出胖人来。想着自己爬山尤感困难,再看校园里穿着高跟鞋的女学生们谈笑风生的上坡下梯,立刻明白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

  汉阳大学准备此次辩论赛非常精心。不但中文系主任和老师们亲自上阵指挥,还请了几名中国留学生当陪练,从中国来的商学院博士生鲍晓多担任总教头,曾是专业辩手的华南师大留学生汤伟、北京语言大学一年级交换生刘沿伶共担指导,从辩手的立论到提问和应答,他们用两周时间作了非常详细的辅导和训练。在这里,我们还认识了韩国第一位提议将汉城更名为“首尔”颇具儒将之风的严教授,他是汉阳大学国际语学院院长。

  而三位辩手,也称得上是绝配:中文系大四的男生金海明,有着线条分明的脸型和长期的中国生活背景,一口普通话说的像模像样;两位女生,吴贤敬是中文系大一新生,活泼热情,即将前往清华交换留学;蔡善永大三,温文尔雅,有着一位令她引以为豪的“中国通”父亲。这样的三人组,不但是正宗的型男靓女组合,而且背景各异,互为补充,最重要的是中文都非常棒,和他们的辩论值得期待。

  选拔赛在9月7日下午如期举行。

  汉阳大学辩论会安排在学校图书馆六楼会议报告厅,楼门口醒目的中韩文大横幅吸引了众多的中文系学生和中国留学生来现场观战,气氛热烈。汉阳大学的两位女生身着民族服装惊艳亮相,现场一阵欢呼。紧跟着走进来的是大四的金海明,他一身正装,表情严肃。各位辩手入座,选拔活动正式开始。

  在选手自由展示环节,有两个非常出彩的亮点:一是金海明非常入戏的朗诵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他表情投入,语调轻柔,开场的紧张气氛也在悠扬的配乐中淡淡消减下来;第二个则是两位女生合作为《猫和老鼠》的天津话版配音,配合视频,两位女生的天津话学的惟妙惟肖,逗得现场观众不时笑的前仰后合。据说她们的天津快板书是中文系的王霞老师一个字一个字教出来的,从发音、韵味到表情,花费了不少心思和时间。

  汉阳大学辩论会的辩题是:初中生留学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汉阳大学持弊大于利立场;我们持利大于弊立场。在辩论中汉阳大学利用了各种搜集到的数据和资料,特别强调初中生因为年龄小,自控能力弱,所以不适合出国留学;而我方则坚持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来说明初中生留学的利处。总体来看,双方的主要交锋集中在对于个人而言早期出国留学是否会带来民族认同淡化等问题,对于社会层面比如说是否有利于资源配置等问题则讨论不多。在比赛中汉阳大学的三位辩手采用的是“短平快”的进攻模式,短小精悍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使得比赛节奏显得比较快,双方也颇有不少精彩的发言。

  这场选拔相比澳洲的三场有了非常多的不同。不管是在汉语能力展示的环节还是在辩论的部分,节目的精彩点越来越多了。我把这首先归功于韩国朋友们的态度端正。正如米卢说的那样,重要的是态度问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严重看好韩国的后两场选拔。

  9月11日

发表于 2007-9-14 19: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庞瑞日记:走进汉阳大学

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选拔队”巡回赛越往后,这些靶队的辩手和发挥会越来越佳,而且连续作战,对于辩论的感觉和提高是极其迅速的,这样对于后面与他们交战的大学而言,会不会不公平?

不过,还是再次羡慕这些“海选辩手”阿,既能旅游,又能迅速提高辩论能力!

发表于 2007-9-14 21: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庞瑞日记:走进汉阳大学

丝毫不觉得这样的选拔赛能迅速提高辩论能力,除非他们都是新手
发表于 2007-9-14 23: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庞瑞日记:走进汉阳大学

比赛经验的积累,对于他们本人总是有帮助的吧
发表于 2007-9-14 23: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庞瑞日记:走进汉阳大学

下面引用由上大小白2007/09/14 07:24pm 发表的内容:
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选拔队”巡回赛越往后,这些靶队的辩手和发挥会越来越佳,而且连续作战,对于辩论的感觉和提高是极其迅速的,这样对于后面与他们交战的大学而言,会不会不公平?
不过,还是再次羡慕这些 ...

负责选每个国家代表队的人主要是央视带去的,他们有自身的口味进行选择,和靶队辩论经验积累关系不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5 13:53 , Processed in 0.0480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