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2|回复: 0

【辩词】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更重要 第五届 初赛F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2 23: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级联赛初赛F组第一场
辩题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更重要
正方:F1麦兜麦兜小分队(正)上场人员:一辩:贡正,二辩:莎如拉,三辩:杨杨
反方:F2竢实扬华战队(反)上场人员:一辩:商明宇;二辩:黎奇;三辩:高亚男
评委: 牛琪锴,吕佳成,沈硕楠
正方【麦兜麦兜小分队】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
我方认为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更重要。开宗明义,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创新从哲学上说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传承是带有批判的选择性传递继承。[url=]例如孟德斯鸠批判性继承了洛克三权分立理论中的立法权和行政权,而将对外权创新为司法权。孙中山在继承三权分立的同时又创新加入了监察与考试形成五权分立。可以看出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创新和传承通常相辅相成,两者的直观区别便体现在是否是对一个文化原有体系的变动。[/url]
事物发展存在阶段性,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侧重点。纵观文化的发展历程,创新和传承如同文化之双腿缺一不可,都对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但不同时期两者得到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比较传承与创新何者更重要,便是比较在当今时代,文化的发展更缺乏何者,简而言之,何者更是当务之急。
首先,从现阶段我国文化的发展态势上看,最严峻的问题便是传统文化的断层现象,即文化遗产的严重流失。吴侬软语向来为人称道,然而在浙江金华这座说着吴语的城市中,超过一半的人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戏曲建筑领域同样如此,目前山西戏曲中已有21个剧种完全消亡。历史文物方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因人手和经费不足、或重视不够等因素,直接导致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由此可见,无论在文化的哪一领域,我国都已出现严重的文化断层现象。现如今当多元文化愈发汇合交锋,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疏离也就愈发明显。而文化的两条腿只有同样强壮才能走得更远更好。因此,保证文化脉络的连贯性与完整性才是当下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其次,文化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大循环,传承和创新互相更迭,在不同的阶段里应该得到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如今中国的文化形态,就像一个断了腿的人,文化传承就是给他重新装上一只腿,而文化创新则是让它仅剩的一条腿变得更强壮,却不能解决他的站立行走问题。英国是一个相当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度,国民一些文化传统,不但在国内收到礼遇,甚至还通过多媒体手段辐射到世界各地。古老的教堂不管是否仍在使用,也不管已经是坍塌的断壁残垣,都尽心保护起来,任何的基础设施修建都要为历史建筑让路。这些手段其实很简单,但难得的是国民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态度。相比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缺失,英国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仿效。
综上所述,文化传承是保证文化发展连贯完整的关键措施。只有完整的文化进程,才能保证在文化创新的同时坚持本民族自身的特色,不随波逐流,才能保证文化的生生不息,因此,在当今文化断层严重的时代,文化传承更重要。


反方【竢实扬华战队】立论: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在论证我方观点之前,我要做以下两个说明:第一,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化创新必须是恰当的文化创新,即结合时代特征或者借鉴外来文化为传统文化适当地注入新的内涵,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第二,对于今天的辩题,我们去谈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关系,或者换句话说,去谈谁影响谁,谁是谁的基础,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今天去讨论谁更重要,不是为了去否定哪一方,也不是为了去做一个缺失性的比较。所以,在今天的讨论中,我方用一个作用效果来评判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哪个更重要,所谓作用效果就是指在社会层面上看,更能提升公众对于文化的认知,给社会大众在行为方式等方面以积极、正面的影响,从而使文化本身对于现代社会更有意义与价值。接下来,我方将从以下两个论点进行论证。
    第一,当今时代是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外来文化相对新鲜、吸引力十足,相比之下,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大部分内容晦涩难懂,因此大众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尤其是年轻一代文化品位更是西洋化。究其原因,无非在于传统文化内容老旧,在内涵上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传统文化若想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中屹立不倒就要通过创新来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并结合时代特征为自身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并在社会层面上更有价值地作用于现代社会。
第二,我方之所以说文化创新能比文化传承更有价值地作用于现代社会,原因在于文化创新具有文化传承无法比拟的作用力。文化创新通过选择传统文化中精粹的东西,结合进当代人的审美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新的时代精神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从而使得传统文化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同时,又不断向现代发展,来实现一个传统文化由古典类型向现代类型转换的历史进程。而文化传承并不赋予文化新的内涵,在封建时期农业社会的文化内涵只是通过简单的扬弃显然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指导社会行为,那么这个时候需要我们赋予它新的内涵,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创新,结合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矛盾,将古人的智慧赋予现代化的精神,才更能有价值地作用于社会,也使文化本身更有生命力。
    最后我要说的是,不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文化创新,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让文化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得以生存、延续,并在更深层次上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换言之,文化的作用点在于不断进步的时代,略带有“因循守旧”意味的文化传承显然不能让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同步,反而容易导致文化落后,只有不断为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让文化永恒璀璨,从而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地作用于现代社会。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当今时代文化创新比文化传承更重要。
甲级联赛初赛F组第二场
辩题: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更重要
正方:F3 5+1战队上场人员:一辩:张怡静,二辩:何志鹏,三辩:沈宁
反方: F4 美帝支部战队(反)上场人员:一辩:施安琪,二辩:孙沛遥,三辩:葛乐天
评委:牛琪锴,吕佳成,沈硕楠
正方【5+1战队】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下午好。开宗明义。当今时代指的是在当代社会大背景下具有独特时代特色的时期。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给文化的定义)。文化传承指的是对文化有选择性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播和发扬符合时代精神、契合时代发展的文化。文化创新指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并给与其增加新的内容。今天我们讨论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在当今时代哪一个更为重要,我方的标准是何者更有利于当今时代的需求。
   我方认为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论点有三:
   第一,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根源,没有文化传承就无所谓文化创新,二者的关系犹如地基和楼,只有重视地基,有一个牢固的地基,才可能万丈高楼平地起,并且不会变成危楼,不会出现“楼歪歪”的现象。
   第二,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辩题,有一个前提,就是“当今时代”,而当今时代突出时代特点不能不说全球化了。全球化的发展不仅加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善意交流,也使得文化入侵日益严重,日韩文化来势汹汹,美国最大、也是对政府决策最有影响的智囊库兰德公司于1998年6月份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报告:美国的对华战略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西化、分化中国,使中国的意识形态西方化,从而失去与美国对抗的可能性。其文化入侵的思想昭然若揭。如何面对这样一个紧张的时代局势,如何应对各国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强烈冲击?更好的进行文化传承、更重视文化传承成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文化传承为何如此重要?是因为它能使我国更好的面对当今时代全球化的发展特点,更有利于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使中华民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当今时代文化消逝现象严重,举例来说,2006年女书的最后一位自然传人杨浣宜去世、闽南地区漳州皮影的唯一传人陈郑煊老先生也于2008年去世。而这些文化一旦消亡不可逆转。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枯鱼,急谋升斗之水一样。我们不是说不要创新,而是说在当今文化传承如此急迫的情况下需要将文化传承提升到更高的位置,更重视文化传承。
   最后我想以一句古话作为总结,古人有云:弱根本厚枝叶,而求久安,岂可得也?
   谢谢大家。


反方【美帝支部战队】立论:
传承,原汁原味地保存并延续上一辈的文化;创新,提出新思想以改变甚至替代原有文化。我们比较何者更重要,就是比较何者更加有利于文化践行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这就好比对于一台机器来说比较保养和升级何者更重要就是比较何者对于机器生产率的提升更大。[”]
  对于社会来说,文化有两个作用。其一,社会团结。文化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没有文化,社会便不复存在,人将变成一座座孤岛。而就如同社会本身一样,文化也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比如价值观、法律,政治制度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文化的各个部分不断更新换代,但是往往更新的速度不尽相同,而这就导致了许多问题。还有时候社会已经改变了,文化观念没有来得及改变,就比如在当代,女性的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并不对等。这种差距会让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大大降低。于是,人们抛弃了原有文化提供的公共道德准则,转变为利己主义者,这样一来,原本可以通过集体协商解决的问题矛盾将变成无解的公地悲剧。在这个时候只有积极创新,缩小文化不同部分的差距,才能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凝聚力与行动力。
  其二,社会导向,即文化能够指导社会建立正确的目标。自从启蒙运动以来,随着人与人性的价值不断的被发现并得到尊重,自由平等已经成为对于一个理想的社会来说不可或缺的图景。为达到这个目标势必需要我们不断反省原有的文化,我们必须要去接受,去包容,比如说同性恋,甚至同性婚姻,比如说吃狗肉。在这样一个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需要除去旧文化中的糟粕,而且更需要创造尊重自由平等的新文化,努力实现理想社会。反之,强调文化继承,这样一种企图延续过去不正义价值观的立场,在这个意义上,反自由平等的。在理想主义对于人类越发重要的当代,文化创新作为实现理想的手段也就显得越发重要,而文化传承由于其阻碍自由平等的属性不应该得到过多的重视。[”]


超级联赛初赛F组第一场
辩题: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更重要
正方:F1女神脚下好乘凉   上场人员:一辩:朱思晗;二辩:张玥;三辩:左思远
反方:F2没有什么不可以战队上场人员:一辩:刘敏;二辩:张震;三辩:韩啸
评委: 王梅,陈典,耿方至
正方【女神脚下好乘凉】立论:
    文化创新,是指对原有文化进行了较大的突破与改变,包括思想、理论、形式等。而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一个民族内部纵向的传递,重在使文化的民族性得以延续。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的最本质区别,即使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基本特征的文化内核,是否被触动和改变。
在当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加快,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盛行,使得传统伦理观念开始陷落,于此同时,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市场的输入,深刻的影响了大众的价值观。传统文化遭遇这一系列重大挫折和打击,受众渐渐减少,变得越来越不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失去了平稳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难以在当下发挥价值。讨论这个辩题,即是讨论在这个转型期,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能够让它在时代立足,满足发展的需要。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证:
    首先,以文化创新为重,能保证当今时代传统文化的存续。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华夏文明凝练出的精髓,创新重在适应当前的文化市场,满足当下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的确在短期内实现了其价值,但同时创新也触动了了传统文化的神韵。如京剧中加入流行歌曲的元素和过多的舞台灯光效果,的确满足当前大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但它改变了京剧原本“写意”的神韵,使京剧艺术逐渐变味。传承则是着力于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留存其精髓,以传承为重,使传统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与发扬在当下的意义更为深远。
    其次,全球化之下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之下,传承更能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可以被辨识的符号, 更是这个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精神维系纽带。现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来自西方强势文化渗透的挑战。创新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中一时不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部分加以改造;而以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为主的传承,强调的则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认可和接受。因此,传承与创新相比,更能保持传统文化异于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这种维系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文化的延续。
    最后,在社会转型期,以传承为重更能给个人乃至整个民族以有力的价值依托。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以儒家倡导的仁孝诚信、礼义廉耻、忠恕协和为中心,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价值体系。处在急剧转型时期,传统东方文化遭到挤压,传统伦理观念开始陷落,伴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气的进入,更多的人自小接受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教育,却再不知何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传承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就在于将传统文化的价值留存下来,并在薪火相传的过程中使民族精神有机地融人每一个成员的意识中,化作一种稳定而持久的力量,在这个急促转型的时代,给予个人乃至国家以方向性的指引。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反方【没有什么不可以战队】立论:
感谢执行主席
今天我方和对方辩友的辩题是,当今时代,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哪个更重要,开宗明义先来解释两个名词。文化传承,指文化发展中不变的部分;而文化创新指发展过程中变化了的部分。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目的,对于文化本身两者缺一不可。简单地说,就是两者同样重要。所以我们不能仅对文化本身来讨论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哪一个更重要,必须将文化与当今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起来讨论
然而,当结合到“当今时代”这个特殊的时间状语上时,就未必同样重要了。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为发展与和平。但我方实在无法论证文化传承或者创新可以维护世界和平,所以今天我方的判断标准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何者更能够促进发展。
1. 文化创新促进制造业发展。从过去的30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利用传承的力量将制造品遍布全球的各个角落。而制造业的核心是设计,设计的灵感源于创意。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彭翊说,由于由于缺乏创意和设计支撑,尽管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国制造”只能在产业链的低利润环节原地打转,制造业大国只能成为“世界工厂”,只有加强文化创新才能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
2,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近来,几档舶来节目异常火爆,争抢着中国人的眼球。无论是爸爸去哪了还是中国好声音,其收视率和关注度都令人瞩目。然而,节目火爆背后却存隐忧:国内娱乐节目很大一部分都是重沿袭模仿轻特色创造,重追逐潮流轻独辟蹊径。这两个文化现象所引发的讨论,背后有一个共同指向——文化创造力的缺失。市场上的竞争力薄弱……如何保护创造力,如何激活创造力,已经是文化产业发展上的难题。而前一段时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以及“中华好诗词”播出以来,引发的关注热潮。以很高的收视率,证明了文化创造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需要发展,而社会同样需要进步,这无一不要求我们时刻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改变和革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文化创新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也能让我们得民族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充满动力。
反方【没有什么不可以】结辩:
第一,从定义上看,对方辩友认为传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讲传承赋予创新性质。在对方看来,无论文化是否改变都是传承,那么创新将在何处安放?对方用强硬的定义将我方观点纳入己方体系,却忽略了在对辩题的讨论中双方均衡对等的天生属性。对方辩友,如您所言,您方自然不辩而胜,那我们今天讨论的意义何在,难道只是为了一场比赛的胜负?
退一步讲,就算今天不看定义,对方辩友用了大量的篇幅却只进行了缺失性的比较,反复论证了传承的重要性,却没有论证在传承与创新进行比较的时候,何者更重要,甚至割裂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认为单纯的创新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对于任何文化,传承与创新都是无法分割的,对于任何的文化成果,都是由传承与创新共同促成的,强行分割二者,实不可取。而今天我方今天的传承与创新,是对同一问题具体做法的具体思考,与对方实乃大不同。
第三,我们姑且认为对方辩友没有强行分割做了完整比较,在比较中标准不明确却是致命硬伤。对方今天试图从二者关系,缺失现状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传承更重要的结论,但正如我在质询环节所言,这几方面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完全是不同层面的内容。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了,您方支撑今天所有比较的核心判断标准究竟是什么?请在接下来的结辩中明示。
退一万步,就当对方辩友所言都对,结合当今时代这四个字,文化创新依然比传承更重要。我们都知道,再先进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很先进,我们通过创新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产物。以前看戏得去梨园,但是现在随着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更惠及千家万户。文化是为了让人们生活的更加幸福。文化创新即能提升物质生活质量,又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对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文化传承局限于文化本身的局限性,导致对发展作用有限。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方实难论证文化创新会带来和平,但如果美国裹挟着资本扩张的文化冲击不改变它自身的传承方式,以自由人权为幌子的新干涉主义便会对世界和平造成巨大的威胁。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当今时代文化创新比传承更重要。
超级联赛F组第二场
辩题: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更重要
正方:  F3福大命大战队上场人员:一辩:盛中明;二辩:李心怡;三辩: 于舒琪
反方:F4早起的虫儿被鸟吃上场人员:一辩:李嘉帅;二辩:刘静;三辩:翁启航
评委: 王梅,陈典,耿方至
正方【福大命大战队】立论:
看到这个辩题,首先大家都会明了的一点就是——传承与创新都是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没有创新,文化领域会像一潭死水,而没有传承,它会更像一座空中楼阁。创新的重要性不胜枚举,传承的必要性也不言而喻。所以,我们今天无论是用列举二者怎样好的方法,还是用渲染没有传承或创新会怎样不好的方式,对于辩题的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其次,既然我们的目的是文化发展,是让文化好起来,那么我们传承的就该是如黄香温席这类饱含了传统的善与美的文化,创新的当然也是积极健康的新文化。所以,凡是文化中偏激如郭巨埋儿,有害如全能神法轮功,都不应该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那么,在传承与创新二者既不可缺其一又都要看二者积极一面的情况下,该如何体现哪个更重要呢?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还需明确两点。第一,我们要通过目的来对文化传承与创新进行区分,若一行为的目的是继承传统文化,则无论形式如何,都应视为文化传承。第二,当今时代文化领域的现状是传承与创新这两驾拉动文化发展的马车都出现了一定问题。传承方面,当今时代,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千百年来维系中国人家族情感的传统节日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漠视,端午节沦为“粽子节”“补觉节”“挤车节”,传统工艺如漆器剪纸雕花一一徘徊在消失的边缘,更让人无奈的是传统美德的丧失,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今天更多变成了利益先行,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愈演愈烈,老太太倒了不敢扶,小女孩伤了没人救,甚至让人看到了道德滑坡的危险。而在文化创新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电影市场近年来叫座的电影不少,而叫好的却屈指可数,国内流行艺术也因为缺乏独创性难以深入人心,所谓创新,也是正在路上,任重道远。
        这样一来,文化传承与创新皆有问题,但为了文化发展这二者一个都不能少。那么,在这里,判断传承与创新何者更重要的标准便是,何者的问题必须被优先解决何者就是更重要的。之所以谈优先,条件是二者的问题不能同时解决,因为如果能同时解决,自然就没有谁更重要的比较。
       在这一标准下,传承无疑是拖延不得的问题。为何?因为我们必须明白传统文化是这样一类事物,它寄托在一代代人的生活习惯里,一旦断了继承,可能就永远只能呆在历史里。如果这代人的端午节只有吃粽子而没有包粽子,只有抓紧补觉而没有家族团聚,指望下一代人在节日里体味邻里互助,骨肉亲情便是痴人说梦,如果下一代人继续在唯金钱论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指望下下代人重拾美德,互信互爱更是难于上青天。若没有及时的继承,传统文化不复存在,又何来传承,少了传承这驾马车,文化发展的目的又从何实现。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当今时代,文化传承更重要。


反方【早起的虫儿被鸟吃】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在实践中创新,并以此代代相传。开宗明义,文化传承是为文化的延续而将文化的核心价值及本质内容进行保留并加以传播的过程:文化创新是为文化的发展而将其核心价值及本质内容进行革新以适应时代需求的过程。二者都为处理传统文化的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方今天讨论的标准在于何者更能使文化得到持续向上的发展,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更大推动力。
第一,从文化本身来看,创新赋予文化鲜活的生命力。文化不能脱离人而存在,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创新来提高文化参与度,使原有文化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当今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其原因其实并不是传承度不够,如端午节,人人都知道其文化内涵,但是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远远低于某些外来节日,原因就在于其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大多已经与时代脱节,我们要做的不是继续在小学课文中加大篇幅弘扬,而是创新出新的内容与方式让人们主动参与其中,赋予其生命力与大众认同感,这二者才是文化发展的源动力。
第二,从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来看,文化创新使文化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从而对社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向人们提出新问题。在古时,孙子兵法做为兵书而存在,服务于战争。而现在,当人们遇到新的难题时,对《孙子兵法》的文化内涵进行创新并让其应用于经营管理之上,为社会造就了大批经营人才,使得《孙子兵法》在当代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再者,文化创新不单是注入新元素,还包括创造出新的文化,比如网络文化、宅文化、酒文化等,这类新文化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元素,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创新带动文化应用,使得传统文化更富有价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当今的社会。
第三,回归辩题本身,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两种手段,它们还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化传承即重在文化的延续与传播,文化创新则是重在文化的突破发展以及与人的契合,我们不否认前者同样很重要,也不否认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巨大挑战,但是文化的意义不是束之高阁,供世人敬仰,只有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才能领略文化本真。,正如同我们仰望竹简的厚重的文化感,但却不得不承认纸张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一样,希望今天双方能本着理性的态度去思考,而不是站在精神需求制高点去衡量。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16:43 , Processed in 0.0494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