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pp95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29 22: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這種說法挑戰了大家普遍性上的經驗法則....
要把<論語>及<孟子>說成是糟粕...
還真的需要花一番很大的功夫...
不過..
我本身也是個形式主義反對者...
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04-3-1 10: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您言重了!!
數典忘祖..恐怕不是大多數台灣同胞的意見吧
发表于 2004-3-1 11: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这个贴子最后由yqdeng在 2004/03/01 11:25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bianlun2004/02/29 10:29pm 发表的内容:
這種說法挑戰了大家普遍性上的經驗法則....
要把<論語>及<孟子>說成是糟粕...
還真的需要花一番很大的功夫...
不過..
...

呵呵,说实话,我可没时间去读这些圣人的东西。如果真是圣人的东西,我等凡夫俗子又哪里读得懂呢?而如果不是圣人的东西,我有何必非要去读他呢,换本书行不?玩笑,既然没读过,当然不敢在精华糟粕上乱点。不过论证他们是精华的课,讲座什么的倒是听过几次,糟糕透顶,象那样东拉西扯,呵呵,连日本的性感漫画都可以荣升精华区了。都是人写出来的东西,何况还是几千年前的,没必要把他们捧的这么高,至少我个人是这么个看法。

说道这个经验法则,就更有趣了。<論語><孟子>现在哪里是拿来读的呀,简直就是一张张的名片。华中以前有个校长招博士生的第一条件居然是要求学生会背<论语>--我倒,不知道研究他的机械和这个<论语>到底有什么关系,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明白其中的玄机了;电视台现在采访个什么什么家的,是个人他都和你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摄像机一扫他办公室的书架,天哪,出了《论语》就是《孟子》,有些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样看懂这些老圣人的著作的,难道还专门请个老师跟她上课不成???哈哈……

发表于 2004-3-1 13: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其實....
我自己也...
感同身受的啊...
不過...
總算是我們祖先遺留的精華...
我還是認為偶爾看看也無妨啦!!!
发表于 2004-3-1 15: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總算是我們祖先遺留的精華...
我還是認為偶爾看看也無妨啦!!!

这两句话,怎么看去上去很别扭的说:)

发表于 2004-3-1 18: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沒這個意思...
別瞎猜哦!!.....
发表于 2004-3-1 18: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下面引用由wms05512004/02/28 01:02pm 发表的内容:
他们的华语说的再溜
 也不过数典忘祖,有何好说。

请注意说话的客观性,不要以偏概全,很伤人和团结气氛的。

至于《四书》、《论语》是精华还是糟粕的争论,其实是没有什么对错之分的。所谓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前,很多经历过时间和历史考验的经典我都不喜欢,更读不下去,怎么会喜欢?那么朴实无华,那么不能吸引人的眼球,那么缓慢的节奏。直到后来有了更多的人生体验和品尝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后,才突然体味到了个中底蕴,顿感的如痴如醉起来。直到今天,我仍然读不下去一些经典,但我在等,等待戈多,等待自己的顿悟,等待--自己的成长。我不想总是用失败的教训才去读懂经典之中的真义,透过那文字,我仿佛看到了文字背后别人的和时代的血和泪的悲剧。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变了,变得不再叛逆,变得开始喜欢上父母和老人的唠叨和叮咛,曾经我觉得他们话语是多么的糟粕,也许我心已经老了。
说实话,我也许是个很传统的人,不是一个蔑视权威和反对一切的新新人类,世界很小很小,少年的心很大很大。但我一样不是驯服工具。我可以怀疑一切权威和作品,但我却不能不重视经历过时间和历史考验和选择的经典,因为我可以不敬畏任何人,但我敬畏时间!敬畏历史!敬畏生命!

发表于 2004-3-1 2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下面引用由bianlun2004/03/01 06:34pm 发表的内容:
沒這個意思...
別瞎猜哦!!.....

我就觉得,如果是“精华”,那么为什么又是“偶尔”看看?:)

发表于 2004-3-2 10: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因為我有太多的"精華"想看....
在時間有限的前提下...
就只能"偶爾"看看囉....
我很貪心的說....
发表于 2004-3-2 18: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我们队有个人,8岁就开始读人间词话,并背诵下来了
发表于 2004-3-2 18: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我觉得, 一些保留着读古书习惯的家族里
小孩子,小学毕业就开始读或者背孟子
没什么的啊.
发表于 2004-3-3 16: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我就肯定沒辦法!!
发表于 2004-3-7 19: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这个贴子最后由superart在 2004/03/07 07:21pm 第 1 次编辑]

  其实说到台湾的普通话和华语水平,我就想到在厦门时常收看的台湾电视台,单说里面那播音员特有的口音听起来就特别舒服,有点闽南的口音但又不会像我们闽南人讲得那么难听,乡音十足又不失雅闻,真棒!
  至于他们的华语水平,我个人觉得可能是我们之间很少接触,再加上政治的许多因素(特别是台海紧张的时候)使我们产生了许多误解和偏见.
  我猜想,其实他们跟我们不会有太多差别的!
  看看李敖和刘塘的文章就不会有那种好像中华文化被隔离的感觉了.
发表于 2004-3-8 11: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其實我也認同...
我覺得台灣的國語...
正好介于過分咬文嚼字的大陸口音...
及過分本土化的東南亞口音之間....
聽起來舒服又不失文雅氣質...
純粹個人主觀感受說!!!
发表于 2004-3-8 14: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bianlun 的"其實我也認同..."与"純粹個人主觀感受說!!!"是啥意思?是赞同我还是反对我,或者有点怀疑感?俺看不懂.
  不过,我有问过许多北方的同学,他们也有这样的一种感觉.真的,特有的台湾口音听起来很悦耳,名副其实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还有,台湾的李敖和刘墉的文章以及早期的梁实秋(不知 bianlun 您怎么看他们的?),都挺受大陆人欢迎的,谁敢说他们的华语水平不高呢?!
发表于 2004-3-8 16: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我是認同你啦...
我自己本身蠻喜歡台灣人的口音...

至於那幾位前輩...
我只有一個結論...
有智慧...
語文水平嘛...
我自問沒資格評論...
但我都看的懂!!

发表于 2004-3-8 23: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就是嘛:)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盲点,就是因为我没有睁开眼看世界或只用一只眼来看世界,或先入为主的主面意识的影响,要不就是太多的政治因素的误导.
有一天,当我们长大之后,我们便学会了怀疑一切甚至发现以前所信俸的东西都是假的时,我们便不再盲从了.
发表于 2004-3-9 03: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辨不明在 2004/03/09 03:39am 第 1 次编辑]

少有台湾朋友,所以对你们的语文总体水平不大清楚。
不过我在网上和电视上看到过台湾中(或小)学生的教育是比大陆传统的,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得到了普遍的尊重。
不过也在《读者》上看到过贬“台湾语文”的文章,蛮夸张的。。。
等等,突然想问为什么讨论这个问题呢?
发表于 2004-3-9 12: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下面引用由bianlun2004/03/08 04:15pm 发表的内容:
我是認同你啦...
我自己本身蠻喜歡台灣人的口音...
至於那幾位前輩...
我只有一個結論...
...

方言是比较自然的,普通话是人造语言,所以普通话虽然听起来很硬,但是容易学习,而且可以和书面文字配合的很好,各个地方方言则各自有各自的缺陷

不过台湾口音的话确实很好听,尤其是给动画片配音的时候……

发表于 2004-3-9 23: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盲点,在看待台湾的华文程度的时候

呵呵~~~~~~!
看来大家还是比较认同我的,其实我讲的只是代表我所认识的好多朋友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一直以为台湾那边的教育比我们好多了,但不可否认一点,台湾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教育成果归根结底还是钱的作用,你看看我们大陆一直在抓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抓到现在,初中未毕业者还是多如牛毛.人家台湾已经普及大学了,我们还在搞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唉,想想自己,惭愧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0:06 , Processed in 0.07290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