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岚星

2007浙江大学“求是杯”辩论赛实验简报(含新版评分系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0: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浙江大学“求是杯”辩论赛实验简报(含新版评分系统)

下面引用由齐云飞2007/07/28 00:02am 发表的内容:
嘿嘿 我们对辩论的态度还是有差异……
我是觉得辩论于生活 恰好像足球于生活
专业人员做专业的活 业余玩票就图一兴趣 观众呢 自得其乐
++++++++++++++++++++++++++++++++++++++++++++++++++++++++++
...

其实说足球之与生活,个人以为不太恰当。因为现在是个人都知道足球是怎么回事——“这帮孩子穷得22个人抢一个球……”这种话只会出现在极OLD的笑话里。
但辩论不是。很多人——尤其是圈外的观众——还不太分得清辩论、文明地吵架、抬杠等等这间的区别。

所以街头足球玩得再怎么不合规矩,人们对世界杯、对球星的态度不会改变。而校辩论赛、全辩、国辩上的表现却会直接给人以导向——事实上,他们对辩论赛和辩手的错误看法也就是看了眼前那么多辩手的表现后得出的……

所以我更喜欢把目前的辩论赛和大上海时代的拳击比赛相类比。如果没有一批批经纪人的宣传引导、一批批拳手的以身作则,恐怕今天我们在观众席上听到的仍然是当年“打死他!”“狠狠揍那小子!”这样的声音。

而拳击没有走到这一步,是因为经纪人和拳手都知道他们不是在“斗殴”,而是在“拳击”。
而辩论赛目前欠缺的,也恰恰是主办方、辩手都不知道这什么是“斗嘴”,什么是“辩论”。

所以我们才对那些想看“斗嘴”、“耍嘴”的人说:“请去看那些脱口秀节目。”——实际上咱们不说他看了两场辩论赛之后也会去看那些节目的,不仅因为在“娱乐性”方面,咱们辩手比康熙胡瓜吴宗宪差远了;更因为辩论赛的辩题永远不可能是纯娱乐性的。

如果辩论赛纯向娱乐化方向发展,也并非不可以,但辩题就得换成如同“猪八戒和孙悟空哪个更适合作丈夫”、“东方不败和芙蓉jj哪个更可能获得超女冠军”这样。

我敢说,这样的辩论赛也一定会吸引观众——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但我也敢肯定,如果辩论赛发展到这一步,我们这里的很多人将会永远离开辩论赛甚至不愿再以“辩手”自居——包括我自己。


PS:“赠书之义”愧不敢当。写这东西本来就是为了和大家交流、研究、学习用的。^_^

发表于 2007-7-29 01: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浙江大学“求是杯”辩论赛实验简报(含新版评分系统)

嗯,我说的娱乐倒不是那样的“纯”娱乐

娱乐性有很多方式,做娱乐节目是娱乐,做政治节目也可以是一种娱乐。

辩论赛归根到底是个对抗性的比赛,而把这种对抗当娱乐的大有人在。从古代的斗兽和角斗,到现在的拳击赛和乒乓球,都拥有这种对抗性的娱乐性。我们当然可以说我们看的是技术是力量是什么什么,但是这些东西的共同点就是对抗。再比方说我们喜欢看电影里西方的那种法庭辩论,也是一样的道理。在观看对抗中找到乐趣发现偶像(斗鸡斗蟋蟀这种非人类的对抗除外),好像是个人类的共同嗜好。

回到辩论,像新加坡那样,有常设的辩论节目,人们可以激辩国家政策,这也是很有趣味的,而且很实际;美国总统竞选的辩论,(这次不也是网络辩论么,呵呵)说来也很娱乐呀,人们看这个辩论的直播,难道真的是对政治感兴趣么?回到国内,大伙观看辩论赛,究竟是对什么感兴趣?一个普通的观众(他与参赛大学没关系也不是辨手)收看比赛,他图的是什么?

斗嘴啊耍嘴啊肯定能获得一时的收视率,但是观众不是傻子,这样的东西肯定没有生命力。(就算是斗嘴耍嘴,也得常变常新才成,不能学了几句“对方辩友,感谢您支持了我方观点”“对方辩友谈某某,我们就来谈某某”就自以为得志;学了几下“实然应然”“绝对与模糊”就觉得已经大成——而现在的辩论恰恰就是这样。)

辩论“赛”可能是个思想的交锋,但它肯定也是个表演。与对手对抗的同时,获得评委和观众的认可是必要的。一支逻辑无比清晰,表述无比到位,理论无比正确的队伍,如果索然无味的赢得了比赛,(就像06年的意大利……)也不会或者很少会被人喜欢的。

综上所述呢,我眼中的娱乐性就来自:1发自人类天性的对抗性;2比赛中选手独特的令人喜欢的表现或者表演。

我觉得赛制中对评委的培训和辩题的解读“有可能”限制娱乐性,就是从这个意义出发的。

不过因为我没看过这个规则下的比赛,所以只是说“有可能”,并不绝对;也绝不是质疑这个赛制,就是顺便表达一下我对辩论的认识而已。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我是举双手赞成一个完善的规则的。而且在完善的规则下,比赛的精彩也是完全可以保证的,比如篮球比赛的规则不断进步和严格,但我们看到的是更加激烈精彩的比赛。辩论赛也可以的。

后面这两段纯粹是补充啦,正文部分到“而已”而已,呵呵。(突然想起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辩论队,多富有娱乐精神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8-1 0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浙江大学“求是杯”辩论赛实验简报(含新版评分系统)


我觉得有一个重要的点你可能忽略了——辩论赛一个无法剥离的要素是“辩题”——一个让大家觉得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而正是这个让辩论赛必须“讲道理”,这种束缚使辩论赛无论如何也变不成脱口秀式的娱乐。

可以这么说,有两种“最好”的辩论赛状态:
1、吴宗宪和李咏互相调侃对抗。
2、易中天和纪连海就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各自给大家讲一节课——其中包括了互相质疑对方的合理性,以及面对对方质疑时的解答。

解读和规则的限定,可能的确会“限制”娱乐性,但我认为这种“限制”是必要的,否则娱乐性就会过头到损害思想性、说理性的程度,最终让辩论赛变得四不像。

一句话:观众其实并不反对“斗嘴”,而是“打着讨论问题的旗号来‘斗嘴’”。

我之所以前面说把辩题换成另一类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如此。

发表于 2007-8-1 10: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浙江大学“求是杯”辩论赛实验简报(含新版评分系统)

岚星说的对,我的确是没有把辩题本身考虑进去,只注重形式了。

以后有空我们单开个贴讨论什么是好辩题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00: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浙江大学“求是杯”辩论赛实验简报(含新版评分系统)

好啊~

=P

发表于 2007-8-21 01: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浙江大学“求是杯”辩论赛实验简报(含新版评分系统)

对了,乘机把我们的评分表传上来请教一下,这个是我和谷子去年搞出来的。打开附件[br][br]-=-=-=-=- 以下内容由 herolandis2007年08月21日 01:58am 时添加 -=-=-=-=-
虽然后来搞比赛的人从别的角度出发改了一些(比如美观什么的),不过基本上还是这个意思。目前用的就是这个
发表于 2007-8-26 21: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浙江大学“求是杯”辩论赛实验简报(含新版评分系统)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07-8-31 08: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浙江大学“求是杯”辩论赛实验简报(含新版评分系统)

下面引用由Slot2007/05/22 01:01pm 发表的内容:
浙大辩论的土壤还是很干涩的,岚星用心良苦!

比赛的程序公平高于评判水平
二者都是推动辩论的前提条件
确实,很辛苦,很细致,很前瞻
顶楼上的各位
发表于 2008-12-10 22: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也是辩论爱好者,对您上面的努力及浙大十分敬佩。
希望对于流程操作具体了解。
QQ  498340328 望有幸交流...
发表于 2008-12-20 22: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贴再现,光彩依然。
发表于 2009-2-7 12: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岚星啊!
好好拜读啊!
发表于 2009-10-29 10: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浙江科技学院哑石辩论社,对于浙大的一些改革方案,能不能发给我们,以便我们学习和借鉴(主要是附件的内容),谢谢!
哑石QQ:741061603
哑石博客:http://blog.sina.com.cn/zustdebate
哑石邮箱:zustdebate@sina.com
哑石华语辩论网用户名:zustdebate
哑石争鸣口才网用户名:zustdebat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7 12:30 , Processed in 0.05874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