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8121242在 2005/03/05 11:24am 发表的内容: 孙子曰:“上兵伐谋”,高水平的论辩赛首先是认辩双方在论辩思路与立场上的较量。 ...
提些一家之言,愚见。(一)关于弱化我方命题,强化它方命题。 依我理解就是,弱化我方论证,强化他方论证。 有两种表现: 第一,我方“需要”论证的东西变少,他方“需要”论证的东西变多。 此类多基于“下强定义”,我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比如“人类和平共处”的定义,本身值得考量,而非公理。 对方完全可以认为,为什么就是“没有战争”? 什么是“战争”?“口舌之争”算不算战争?为什么算或者为什么不算? 等等等等,如果挖掘,提出“人类和平共处”的定义的那一方都只能基于防守。 因此这种方法依然需要斟酌。 第二、我方“在”论证的东西变少,他方“在”论证的东西变多。 这个更加体现在场上的战术设计,往往表现为“不回答,只是追问”。 如“任何情况下”的范围,就提供了场上可以随意发问,一问到底的可能。 但是回过头来,“任何情况下”真的合理么? 如果一方说“我们要结合本国国情”来讨论这个问题,那么就不攻自破。 因为很合理,难道“任何情况”还包括古代、外太空、不存在的情况等等么? 因此,我认为第一项有些“理想状态”,真正的高水平实战当中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 (二)关于“高立论”。 首先,很同意“兵出左道”。因为有些时候可以让辩论产生很高的意义。 在此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往往,一个辩题出来,会让我们有一些很直接的想法。 比如“生养之恩孰重”,它必然会让绝大多数的人产生一些疑问。 比如,我们很容易想到的问题就是“生母养母不是同一个人,我们如何取舍?” 那么“回答这些问题”我认为是必须的。 可以想象,大家看一场辩论,一看到辩题就会想到的东西,你辩论完了之后, “价值高高在上”,但却解决不了我最基本的疑惑,你辩论有什么用? 黄师兄所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会不会在这些时候就体现了? 所以,我想得出的结论: “高立论”需要,因为我们不能“沦于”世俗。 但是也不能“盲目相信”高立论,因为那也可能让我们变得“山高皇帝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