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6|回复: 16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14 12: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jf在 2005/02/14 12:34pm 第 1 次编辑]

伟大哲学家的身世
======================================================================================

柏拉图      
 出 生 地 古希腊      
--------------------------------------------------------------------------------

柏拉图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早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是伯里克利的朋友。青年时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雅典民主制的衰败与无能。柏拉图受过良好的教育,涉足哲学和文学,和当时的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热衷于政治。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一生景仰其师的思想和人格。三十寡头执政期间,他的舅父查米德斯和表弟克里底亚均是寡头,但他不满于寡头的暴力镇压手段,对他们企图假苏格拉底之手害人的行径更感厌恶,因此拒绝参与寡头政治。民主制复辟后处死苏格拉底,使他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
  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的政体。公元前388年,他第一次在西西里时触怒了叙拉古国王狄奥尼索斯一世,被送往市场当作奴隶拍卖,幸遇昔兰尼派哲学家阿尼克里出资为其赎身。公元前367年狄奥尼索斯一世去世,他应邀再去西西里岛教育狄奥尼索斯二世,与国王的舅父狄翁友情笃厚。狄翁与国王发生内讧后被迫离开西西里,柏拉图也返回雅典。公元前361年又应国王邀请去西西里传授哲学,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次年返回雅典。狄翁于公元前357年成为叙拉古的统治者,但不久遭谋杀。柏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
  在政治事业屡遭失败的同时,柏拉图的哲学事业却获得成功。公元前387年自西西里返回雅典之后,他在以希腊英雄阿卡德穆命名的运动场附近创立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因此得名。柏拉图在那里除讲授哲学之外,还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声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但以哲学为最高课程。学园的目标不是传授实用的技艺,而是注重思辨的理论智慧,吸引了各地的学生到此学习。
  亚里士多德在悼念他的诗文中写道:“对于这样一个奇特的人,坏人连赞扬他的权利也没有,他们的嘴里道不出他的名字。正是他,第一次用语言和行动证明,有德性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我们之中无人能与他媲美。”

苏格拉底      
出 生 地 古希腊      
生卒年月 公元前469 ---公元前399        
--------------------------------------------------------------------------------

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是一个勇敢、顽强的战士,平时生活像一个智者,以教育青年为己任。他的对话式教学方法也有智者风格,但他与智者有本质的区别:他从不收学费,更反对诡辩和似是而非的夸夸其谈。他自称是没有智慧的人,而不自诩为有智慧的人。“爱智慧者”和“有智慧者”虽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根本不同。前者指追求确定真理的哲学家,后者指靠炫耀知识赚钱的智者。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私事,而是他对城邦所尽的义务。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

sonb的补充,如果大家不熟悉苏格拉底这个名字,但也许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在古希腊有一位智者,他为学生们讲课时,他说:“我比在座各位同学要拥有更多的疑问。”学生当然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问道:“您比我们拥有更多的知识,应该具有更少的疑问才对。”
“不是这样的。”他在墙上画了两个圈,一个大圈,一个小圈,小圈被包在大圈里。然后他说:“我所学的知识代表这个大圈,而你们,则代表里面的小圈,而大圈之外的,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知识。也就是,我所不知道的地方。”
“再看看大圈与小圈,小圈有着更短的边缘,而大圈却有着更长的边缘,换言之,你们学得少,所以接触到的不知道的地方也少;我的知识也许比你们多,我所接触到的不知道的地方,要远比你们多得多。因此我当然要拥有更多的疑问。”
故事里的智者就是苏格拉底。

发表于 2005-2-14 13: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恩,这个不错啊,希望楼主继续刊发,连载,有启蒙作用。
发表于 2005-2-14 15: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人工固顶……盼下一篇。
发表于 2005-2-14 17: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我这里再贴一则轶事:
传闻苏格拉底曾于课上布置各学生们一项功课:每日甩手三百下。当时老苏曾断言:众人之中能坚持这项功课的最多不过1、2人
一年之后苏格拉底重新检查众人的功课时,能坚持下来的只有一个人~~~~你们猜猜是谁?
 楼主| 发表于 2005-2-14 19: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下面引用由另时代化石2005/02/14 01:37pm 发表的内容:
恩,这个不错啊,希望楼主继续刊发,连载,有启蒙作用。

HEHE,感谢支持的
你们喜欢那就太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2-14 19: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这个贴子最后由jf在 2005/02/14 08:37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light0sun2005/02/14 05:32pm 发表的内容:
我这里再贴一则轶事:
传闻苏格拉底曾于课上布置各学生们一项功课:每日甩手三百下。当时老苏曾断言:众人之中能坚持这项功课的最多不过1、2人
一年之后苏格拉底重新检查众人的功课时,能坚持下来的只有一个人~~ ...

柏拉图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你对他感兴趣我也觉得很高兴

发表于 2005-2-15 15: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苏格拉底是我偶像哎~
怎么会不知道呢
我介绍你的那本书里就有写关于他的故事

他的话是经典中的经典
他的作为是众人之楷模
他的胸襟是无人披靡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2-15 16: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这个贴子最后由jf在 2005/02/15 04:55pm 第 1 次编辑]

学术界好像有争议说是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呢
不过我不是很清楚
但是《全集》里面,我认为
有的几篇肯定是后柏拉图派的作品
发表于 2005-2-15 23: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楼主是哲学专业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2-16 15: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HEHE,不是,我对柏拉图作过一点小的研究
发表于 2005-2-16 19: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不是虚构的
怎么可能啊
发表于 2005-2-16 20: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其实他是谁,存不存在都无所谓。那是作为考古学而存在的。而我们只要认识到文化意义上的他,他就是存在无疑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2-17 11: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柏拉图是蛮厉害的
如果他真能虚构这个“小说人物”
就应当是柏拉图最杰出之处了
但也有很多矛盾,
苏格拉底不擅“修辞”
而柏拉图则是“哲学诗人”
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柏拉图对话集里,
已经用了很多的修饰性的描述
苏格拉底的“巧言善辩”也被柏加工过了
因为这一点可以参考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发表于 2005-2-17 20: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培根说过: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所以我并不喜欢伯拉图

苏格拉底曾在市中心用最普通的语言
与别人聊天 企图改变别人的思想使之善良正直
他与人聊天的方式是提问  把主动权交给对方
直到对方不得不认为自己的想法是错误愚蠢的

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他 认为他傻
但他还是为自己的理想坚持着
......

发表于 2005-2-18 02: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很傻吗?看来是大智若愚了……
我觉得这是一种有点无赖的技巧(虽然不否认他的态度可能是诚恳的),在很多情况下把发问权交给对方其实是为了使自己处在有利的地位,打二三辩多了一般会觉得回答提问比发问简单。
 楼主| 发表于 2005-2-18 1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家的简介

真的啊…………
我倒比较喜欢提问的
而且提问时想有一种“出奇不意”感
发表于 2007-10-30 18: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他们这几位哲学大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2:11 , Processed in 0.0516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