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8|回复: 0

[辩论之道]论辩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5 18: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辩论
 
  又是辩论的季节,又见几个“利与弊”和“是与非”吵吵嚷嚷成几支队伍间的硝烟涌起。
  从92年始作观众到93年雄心勃勃披挂上阵,94年成了领队而今又很不情愿作了评委,手持评分表,面对对垒双方唇枪舌剑地你来我往,总也难以下笔。这时忽地又想起吴小锋不假思索的口若悬河,罗卫华以一敌四的玲牙利齿,楚煜的稳重沉着而巧舌如簧,曾秀华秀色可餐但出口咄咄逼人的“正面回答”,心中竟升腾起一种莫名的神经质。

  辩论是一种既刺激又紧张的惊险活动,一置身辩论,你的神经不自觉地绷紧,脑袋象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把不同的语言符号排列组合成各式各样的作战方案和防御系统.而且你还得学会老顽童周伯通“双手互博”的绝技,自已跟自己在灵魂深处进行猛烈的交战,直到东风压倒西风或是自己的矛戳穿自己的盾,这种神经拉锯战很容易使人变得紧张兮兮,寝食难安。

  于是一轮接一轮的唇枪舌战之后,已被挖空的你只好对班长支书告饶说你只有小命一条,再也不想操这种九死一生的行当。但是当辩论烽烟又起,一方霸主令你重出江湖时,你只得抱着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情怀去磨牙砺齿,把平生所有的心血和智慧压缩成几张薄薄的卡片,然后又把这些当作匕首、投枪,一古脑儿在辩论场上向那些虎视耽沈的对方辩友投掷过去。

  辩论的目的本在于追求真知,探寻灼见,促成人们对问题更深入的认识,而自9年前狮城舌战始,辩论赛中之辩却又成了一种程序化的表演。双方的辩题是由抽签决定的,在这种完全听天由命的选择之后,你己别无选择,且在特定规则的约束下,作为辩手较之论据你得更偏重于技巧去追求语言的机智与现场效果,否则,失败之吻就会一厢情愿地印在你过于苍白的唇上。辩论中,适当的幽默,温柔的讽刺,插几句歌词,来几句调侃,发挥奇特的想象,组装一些古怪的例子,都是为了让形象渗入理念,让微笑汇入思想,让活泼切割严肃,让轻松化解紧张.而所有这一切,又都是为了让评委和观众从心理向你这方靠拢,因为只有笑声才能使他们心甘情愿向你投降。更伤脑筋的是,一天之内,上午做反万,下午做正方,于是你成了一个双面人,你说的每一句动情的话在观众听来都失去了道德上的信任。而且,甚至对方会操起你的予来攻你的盾,你照样还得振振有辞加以抵挡。谁都知道自己不是在为真理辩护,可是谁都显得比真理还真理。“公主楼实行封闭式管理利大于弊”,“金钱是衡量成功的标准”……,在辩论场上,尔会发现被辩手你挂在嘴边的“真理从来就……”的真理有时竟也显得那般荒谬不堪。

  辩论又是相对的游戏。相对辩手的慷慨陈辞,尽枪舌剑,观众是冷静的。有时在场上正硝烟弥漫而场下的你偶尔也想到几句巧妙的对答,却苦无曝光之机也只有为场上的辩手深感惋惜。面对观众为几句奇言妙语就大声叫好,拼命鼓掌,辩手同样也是冷静的。观众和评委都因辩手的存在而存在,辩手成为主角;辩手的言行举止都必须以观众和评委的喜好为依据,最终的成败又以评判为准绳,场上的辩手其实又只是一个被支配的对象,真正的主角倒是场下的人。所有的观众看起来都是为了烘托辩论的气氛,点缀辩手的辉煌;而辩手所有沾沾自喜的成功最终也只是成了观众品评指点的话题,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正如同人生的断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就这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明月也罢,梦也罢,毕竟,让阶梯10l有难得那般爆满的几天,那也是好的。

  就让我们来年再见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2:08 , Processed in 0.0434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