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手的选拔,范围越大越好,场面越大越好,参加选拔、参观选拔的人越多越好,选拔者的阵容越强大、越苛严越好,因为这一方面有利于选拔出最优秀的队员,另一方面也是最公道的做法。当然,听众可以看热闹,而行家则要看门道。一般讲,由于参加选拔的人多,场面大、观众多、考官严,这必然给参与选拔的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场景中想有上佳表现,能够脱颖而出,是不可能很容易就作到的。所以这样最公道,而选拔出来的辩手也不会是平庸的。 在不同的辩论赛中,有的组队采用“领导内定式”。他们往往根据以往生活中的印象,将所谓的能说会道的人推选为内定的队员;有的则是根据演讲比赛的经验将演讲[包括朗诵]中的优秀者选来做队员。这种方式往往不准确,而且也不是很妥当。其原因主要是: 一:辩论和平时说话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辩论不能象生活中的说话那样信马由缰;2、队员之间要讲究角色分配以及配合的问题;3、辩论赛场比生活中说话的环境要严肃许多,需要辩手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辩论和演讲不同。演讲重要是个人讲,而辩论必须考虑队员之间配合的问题。 所以上面说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往往选拔不出好的辩手,而使自己的队伍在比赛当中失利。 那么,辩手的选拔方式以什么为好呢? 1、无题目即兴演讲。即在自荐、推荐的基础上,先让选手做无题目的即兴演讲,时间要求一般是3-5分钟,即演讲讲写什么都可以。 2、有题目即兴演讲。时间仍然是3-5分钟。有题目即兴演讲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同题目即兴演讲,即面对同一个题目做不同的发挥;另一种则是分题目抽签即兴演讲,即拟出不同题目,随意进行抽签,抽道什么题目就讲什么内容。 3、答辩式即兴演讲。即组成3-5人的答辩团,向辩手一一提问,也可以有观众现场进行提问,由辩手舌战群儒。
如果时间允许,上面的三种方式可以依次进行;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根据条件选用一种或两种。 但是选拔过程当中,选择哪种方式不要事先告诉选手,道他们进行现场选拔时再告诉他们,目的是不给准备时间、思考时间,以考察他们的临场应变、急智能力等等。 为什么这样的选拔方式有效呢? 1、由于准备、思考的时间短,所以能够考察一个选手的思维的敏捷性; 2、由于有时间的要求,所以能够考察一个选手表达的精练性和完整性; 3、由于是集体参加选拔,所以能够考察出一个选手的竞争能力和创造性; 4、由于现场有比较大的环境压力,所以能够看出一个选手的心理承受能力; 5、采用即兴答辩的方式,容易考察选手的知识面、反应能力、语言表达的准确度等方面的能力。
一般说,辩手选拔的准不准、好不好,与选拔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里给出的方式,是针对初次参加或举办辩论赛而言的。 另外,考虑到辩论赛的集体参与性,在选拔时适当考虑队员的外形与身高,可以保持整个队伍的形体美和和谐。 [原作者:郑益生,杨荣昌 文字录入:安雅雪林 2004年2月14日于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