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0|回复: 25

辩论——开启中国社会动荡的魔盒【娱乐】作者:某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 13: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无视的反对声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这位老人,是中科院思想与社会研究所的关国泉教授。在中国大学生纷纷投身于辩论活动的大潮面前,关国泉是为数不多保持着谨慎、理性的学者。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他得出“中国的大学生不适合上进行思辨活动”的结论。认为在中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经常打辩论产生的亨·布利丹反应将导致严重的里纳尔多症状,引起大学生们的集体思想混乱。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一直致力于阻止世博辩论赛这样比赛的盲目上马,他曾多次向教育部和国务院写信表明自己的担忧,却屡屡遭到无视。而现在,随着辩论爱好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关国泉教授的警告正在渐渐地不幸变为现实。

揭密辩论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患
“亨·布利丹反应”, 是心理疾病一种表现症状,由法国著名心理学家亨·布利丹于1964年发现的,却因为当时自己没有太大知名度没有引起重视。布利丹认为,外部世界是无序的、混乱的。而人类天生就习惯于进行有序的、理性的思辨。当人的思辨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投射到外部世界,认为后者应当与理念世界一样有序及符合理性。而当这样的理念与现实产生冲突时,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外部世界进行改造。当这样的改造顺利进行时,人会加深这种幻觉;直到这样的改造被现实阻遏时,人与现实产生了割裂,便会产生精神上的问题。人类设计出社会运行的制度、法律和道德,就是运用理念世界改造现实的结果;而非理性的文学、艺术、狂欢,则是人与现实割裂的产物。而由于现实混乱的不可变更与思辨活动产生的高度幻觉产生冲突时,会对人的精神产生巨大的冲击,这种现象称之为里纳尔多症状。
里纳尔多症状系意大利著名心理学教授里纳尔多发现的,1989年出头的时候,里纳尔多教授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考察的时候,惊讶的发现某些经常打辩论的人具有严重的人格分裂症状,过了几年里纳尔多教授再次来到东南亚考察的时候,面对相同的人更加发现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区分现实和理念的能力,就如同精神病人一般。里纳尔多教授亲眼所见一个辩论的高手,对社会和现实怀有巨大不满,甚至连党的政策都要吹毛求疵。由于里纳尔多症状情况特殊,人群特别,使得追踪和研究它变得尤为复杂。
里纳尔多症状并不总是造成严重的破坏后果,它的作用效果与当地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遍观全世界,思辨活动传播广泛的大多数国家分布在西欧,美洲和日本,它们的当地政府的体制能让里纳尔多症状降到最低,从而适合思辨活动的开展。而中国很不幸,各种体制问题决定了不宜照搬欧美和日本的思辨活动模式。在民主的地区,人们可以通过诸多渠道将自己思辨活动构建出的理念世界映射到现实中,从而达到两者的相对统一;并且这些地区的社会状况本身就较为理性和有序,所以人口稠密区的里纳尔多症状非常低,就像人在压力较低的浅水区不至于感到不适一样。而在独裁专制的地区,社会状况十分混乱,另一方面政府又大力鼓吹自己的政绩优异,使得人们的现实与理念的差异落差更为巨大。人们由于言论的不自由而致力于抽象的思辨活动,导致里纳尔多症状能够积累到灾难一般的水平。

有心无力的智者
欧美的体制、政治条件能有效地减少亨·布利丹反应带来的里纳尔多症状,适合进行像辩论一样的思辨活动,而中国需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国情选择性地进行辩论。关国泉教授教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年迈的他肩负着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他历尽千辛万苦,详细的考察了全国各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民众的思想状况。同时即将了解最新民情和教育动向,绘制了百张路线图。此外还对20位资深辩手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跟踪研究。并写成报告,多次致信宣传部,教育部和国务院,陈述了辩论的风险,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关国泉教授又对世界各国的体制、政治条件与中国做了详细的比较,为中国的辩论发展指明了方向——不盲目进行立论,而且一定不要有自己的思想。减少辩论的思辨性以及降低辩论的深度以降低亨·布利丹反应的发生。
2005 年起,关国泉多次带着自己的报告和数据上北京,希望能向相关部门的领导陈述辩论网背后的隐患,却始终无法如愿。最后,关国泉把希望寄托于他心中的底线,希望大学生们尽量只进行无脑辩论——就是平常我们所见的表演赛。好的表演赛可以用脑残的立论和华而不实的语言将辩论的危害降到最低——并且满足许多人辩论的需求。2005年底,劳苦奔波的关国泉终于支持不住,病倒了,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

潘多拉之盒已经慢慢开启
在2006年以前,中国打辩论的大学生在几十万以下。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辩论,亨·布利丹反应造成的里纳尔多症状相比过去是飞跃性的。自2009年下半年起,中国的不同政见者比率变得异乎寻常的高。
随着当今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政府开始提倡公民脑残化社会的构建,担心人口将出现极大的灾难。这些冥冥中仿佛有一种必然,与辩论活动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也许只有逝去的关国泉教授能告诉我们。
发表于 2012-8-1 17: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似乎是刘霏的原创吧
发表于 2012-8-1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囧囧有神刘小囧 霏霏姐是吗
发表于 2012-8-31 15: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5: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5: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5: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5: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5: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5: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5: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6: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6: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6: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6: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6: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6: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6: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6: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发表于 2012-8-31 16: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国庆节前,当众多辩论爱好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各大全国赛事时,一位老人孤独地躺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二院的病床上,在弥留之际反复重复着一句话: “辩论,一定不要打……辩论,一定不要打……”两天后,他留下了最后一句:“如果非要打辩论,则千万不要参与立论”便与世长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6:59 , Processed in 0.0760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