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7|回复: 9

辩题讨论:中考体育是否应该加大分数比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4 14: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州市的,我们是反方。


该贴已经同步到 阿夏夏夏之森的微博
发表于 2012-2-25 15: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对中考的需求是什么?分选人才?指导教育?
而现有体制能不能满足这个需求?
若能为什么要改?也许是为了‘更能’,那就直接进入损益比较
若不能,又为什么不能?这个‘不能’和先前的需求有关,如果是为了分选人才,那就要考虑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如果是为了指导教育,那么就要考虑希望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
不能的原因得出之后就有方案能否解决需求,一般来讲都能且能解决的不错。
然后开始损益比较,首先是改革的成本计算(主要是对改革后中学的调整需要的付出和社会对此的反弹),然后是新方案的收益(基本就是解决现有人才的缺陷),接着是由新方案的特点必然带来的弊端(类似于新的应试或者是一部分人直接放弃体育),最后是新方案可能包含的风险(主要就是失败的影响),综合讨论之后得出结论。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3: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明山人 发表于 2012-2-25 15:20
社会对中考的需求是什么?分选人才?指导教育?
而现有体制能不能满足这个需求?
若能为什么要改?也许是 ...

谢谢,除了这个,还有什么立论呢?
我们觉得这个更改是为了让学生多加锻炼,但同时学生又很难腾出时间。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3: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我们是正方,我打错了,不好意思~
发表于 2012-2-27 13: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夏夏夏之森 发表于 2012-2-27 13:08
谢谢,除了这个,还有什么立论呢?
我们觉得这个更改是为了让学生多加锻炼,但同时学生又很难腾出时间。

多加锻炼这一点可能作为辅助论点拉拢评委感情可以,承受攻击方面就差了点,比如在根属性和解决力方面就比较不能承受攻击。

我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
加大体育分数比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会让老师和学生都对体育提起重视,这一点是它与其他延长锻炼时间的方式不同的地方。这样是不是可以强调它在意识提高方面的作用。然后看看在体育锻炼方面是不是缺乏意识?这一点比较重要,如果不缺意识只是单纯的缺时间那这个可能在损益比中劣势就比较大了。如果论证是缺的,那么就开始找缺的原因,归因要考虑到及大量的原因,简单的如下:
1、社会宣传不足以影响学生的观点
2、学生认为学业成绩比身体素质重要
3、学生个人生活习惯问题
4、老师本身就没有这种意识所以教导的学生也没有这种意识
5、老师为保证成绩削弱体育锻炼的意识以空出时间学习(这个比较邪恶……)
以上,这些原因我们应该认为是哪些原因,也就是方案能解决的原因。除了这些,一定还有些方案无法解决的原因,那么这是就要考虑每个原因用什么理由排除出考虑,比如个人生活习惯的问题,用什么方法都没办法解决,这属于所谓无解的,可以先搁置;再比如社会宣传补足的问题,用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而这个方法不行,但是我们发现社会宣传很到位,所以这个原因在事实层面不成立,故也排除在外。
归纳出属于我们能解决的原因之后,我们看到我们能够解决现下问题的症结,于是方案的解决力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最终的损益比较我不擅长……所以不敢乱说……相关资料里说过一些但我不是很懂,你们也看看……

然后就是价值层面,可能表面行为是延长中学生锻炼时间,这一点尽管和对方对抗,但是不能故意扭曲现实或者做过多假设性前提,否则后面不好操作。而着重准备意识提高方面的好处,比如让不了解锻炼重要的学生了解,可能现在他没能参加锻炼,可有了这个意识,以后总会加入锻炼中,这是有好处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毕竟没人愿意承认学校学的东西是可以一出校门就忘干净了的(或是毫无用处的)。

以上,个人拙见,希望能有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4: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明山人 发表于 2012-2-27 13:42
多加锻炼这一点可能作为辅助论点拉拢评委感情可以,承受攻击方面就差了点,比如在根属性和解决力方面就比 ...

网上的资料很多都是反对加大的
我们觉得这个辩题的正方很难打,因为我认为首先这是一个应试教育,加大分数比例并不能提高学生的体质,所以,体育考试的分数比例加大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质
发表于 2012-2-27 14: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夏夏夏之森 发表于 2012-2-27 14:02
网上的资料很多都是反对加大的
我们觉得这个辩题的正方很难打,因为我认为首先这是一个应试教育,加大分 ...

基本上这属于这个时代的偏见,辩手不能至少不应去轻易挑战它,能做的就是把它引向另一个方面,我认为是以提高意识为根本目的而不是在学校能多锻炼多少时间,这样避开与现实偏见的交锋,也避免冒犯评委。

当然我不知道广州在这方面是如何加大的,是理论考试?还是实际指标之类的?不过总的意思还是以不对抗现有认知为前提进行辩论。

其实除了提高意识外还能说的就是多多少少改善了学生体质,你说是应试教育我承认,但你也要承认应试教育不是我们更好的选择而是唯一的选择(这句话冒险了,有些评委能接受有些则不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改善体质我们为什么不选呢?(这个说法好烂啊……)

总之就是类似的说法,应该还能想出几个,然后挑1、2个合情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4: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明山人 发表于 2012-2-27 14:14
基本上这属于这个时代的偏见,辩手不能至少不应去轻易挑战它,能做的就是把它引向另一个方面,我认为是以 ...

是指实际指标
发表于 2012-8-27 14: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指实际指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4 00:46 , Processed in 0.0492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