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ofe非 :
[公告]好热啊,希望大家弄清楚各位性别,哦,辩位身份了
现在进入本次比赛的第一个环节:
陈词阶段:
正方一辩--反方一辩--正方二辩--反方二辩(双方在5分钟内必须就对方立论或反驳作出反应)
注:在陈词中可以反驳对方,也可不反驳。
m.cofe非:下面请我们的正方一辩,谢谢 正方一辩:
首先我们看一只毛毛虫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过程:吃叶子、结蛹、变蝴蝶。我们得到启发:人,要成长,必须经过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阶段。人和社会不断发生互动,从那个“与生俱来的我”慢慢成为那个“带有社会属性的我”,必须摒弃一些东西--也就是我方所说的:人的一生是自我丧失的过程。
在辩论的开始,我认为有必要循规蹈矩地先明晰几个概念,同时回答几个问题。
定义: 人的一生:的生存与生活,是幼年、少年、青年、成年、晚年的总和,在人生中,价值观、审美品位、性格、阅历等等发生渐变和突变的过程。
自我:泛指个人在行动和交往中把自己同周围环境区分开来,视自己为行为和心理的主体。
自我丧失:深入浅出地说,就是现在的我不是原来的我,将来的我也不是现在的我. 人和社会不断发生互动,从那个“与生俱来的我”慢慢成为那个“带有社会属性的我”,必须摒弃一些东西-这就是自我丧失.
这里要澄清两个概念,自我丧失和丧失自我是不同的概念, “丧失自我”是迷失自我的意思,[这里的自我是介于超我(社会良知)和本我(叛逆的潜意识和,享乐的本性)两者的协调者,也可以看作是本我和超我斗争的产物。]而自我丧失不完全等同于自我沉沦,自我丧失不仅仅是弗洛依德所说的协调失败(表现为现代人的苦闷、忧郁、焦虑、困窘、彷徨),自我丧失还是1反省原来懵懂的我2丧失与社会无关的原始的自我。ps:原始的自我是自由的.是任意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总之,“自我丧失”是介于“丧失自我”和“原我”之间的概念.丧失自我是自我丧失的极端表现.
接下来回答几个必要的问题:
1什么是自我丧失?人的一生逐年逐步地接触社会,在和社会发生互动的过程中,本来的价值观逐渐改变,一部分的社会价值观同化,同时一部分保留下来。
2自我丧失的结果是什么?不同于童年平静安详的时光,自我丧失的一生充满了雪雨冰霜,要么沉沦,要么腾达,要么平庸。但回首过去,一切都必须这样经历。
3为什么要自我丧失?我们必须走出去,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自我叛逆和知识鼓动的要求。就像孩子断奶一样,自我丧失,然后才能找到自己的世界。自我丧失不是宿命的悲哀,而是宿命的选择。
本命题不但是事实判断,更蕴涵了价值上的智慧。人活着不能太自我。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仕途上,我们处理发达的人际关系,爱情上,我们努力和爱人相互包容,知识上,我们追求海纳百川,人格上,我们和社会伦理道德接轨。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原我”,才能成为社会第一性的“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正方认为:人的一生是自我丧失的过程。回忆已经模糊不清的小时候,让我们坦然面对,并骄傲地活下去。
m.cofe非:谢谢我们的正方一辩,接下来有请反方一辩将给出他们立论
反方一辩:
谢谢主席!各位观众,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与对方辩友针对人的一生展开一场辩论,我方的立场是--人的一生不是自我丧失的过程。
首先不得不遗憾的表示一下,对方辩友把人生的成长过程理解为一个自我丧失的过程,看来对方辩友认为通过学习超越原来的自己是一种自我丧失。
通过辩题,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关于人生观的讨论。正方所支持的人生观显然就是他们的立场。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这次题目中涉及的几个定义,“人的一生”很显然可以是指人从生到死的过程,“丧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永久性的失去,而“自我”在心理学中,是区别于“原我”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具体地说则是一种对自己的一种理性认识!
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的时候,让我们来清楚地认识什么是自我丧失,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整个人生是不是一个“自我丧失”的过程: 第一、自我丧失是指丧失个体存在的“目的”。比如,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整天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第二、自我丧失是指虽然有目的,但是这个目的丧失了自主性。比如,奴隶;第三,虽有自己的目的,但是却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没有好好学习,或者壮志未酬。一切的一切,我们都不陌生。但是,当我们用理性的头脑去思考我们的人生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地发现有几点不对劲的地方了。
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当人在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当人们晓得“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时候,人就开始在不断的寻找着“自我”,不断的实现着“自我”的价值。
其次,在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都带有很明显的自主性,如果说一个没有自主性的人,所实现的应该就不是“自我”了,而是另一种东东了。
再者,无论是在寻找自我,还是坚持自我,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其本质始终都离不开实现自我价值。
当我们对这些有了理性的认识之后,虽然人生让人饱偿风霜雨雪,虽然会让我们不时的感觉到现实很残忍,我们很无奈,但是,人生又让人享受幸福美满,让人知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人的一生中,人要经受各种考验、挫折和失意,又会经历奋斗、成功和喜悦。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是千变万化的。我方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纵然包含自我丧失的过程,但绝不是正方观点中的自我丧失的过程。
最后感谢对方辩友太阳以西在自我介绍时通过生活的客观不可抗力来支持我方对于“自我丧失”的解释。
谢谢!
m.cofe非:谢谢我们的反方一辩。现在由正方二辩对反方立论进行反驳。有请我们的正方二辩,谢谢
正二:
谢谢主席,大家好!
首先让我们看看对方一辩在开篇立论中犯下了哪些错误:
第一,错误地把自我丧失等同于永久性地失去,甚至理解成为丧失目的和自由性等等,这都是对自我丧失的错误理解,把自我丧失与丧失自我画了等于号.如果自我丧失等同于丧失自我的话,那么我杀和杀我是一样的吗?恐龙是不是也要理解为龙恐,是龙在恐惧呢?自我丧失是自我天性的改变,使自然属性逐渐向社会属性过渡,如果对方辩友把这样的自我丧失都等同于自甘堕落了,那么范仲淹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候忘记了本能的自我,自我丧失了,他是自甘堕落了吗?雷锋在无私地帮助他人忘记自己的时候是自甘堕落了吗?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舍生取义的时候自我丧失了,甚至失去了自己对生命的追求,他是自甘堕落了吗?
第二,对方辩友认为人生不是一个自我丧失的过程,那么请您告诉我,人生到底是一个什么过程呢?
第三,对方辩友说有人自我丧失了,也有人自我实现了,那么人在自我实现的时候是不是舍弃了只有生理本能的原我,这难道不是自我丧失的表现吗?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m.cofe非:现在请我们的反方二辩,谢谢
反二:谢谢对方,谢谢各位。我没有像对方一样准备了如此多的文字来堆砌我的理论,我只有很简单的几句话要说。
首先,对方对“自我丧失”的理解,大家都看到了,本质上其实是“只要有丧失,就是自我丧失。”那么我们就不禁要为对方对“自我”的理解而担心了。
对方说,人生中我们丧失了原先的我。弗洛伊德在许久之前就说过,原初的那个“本我”,只是动物性的“我”,而当我们作为有理性的人来讨论“我”时,不仅不能放纵这个原初的“我”,发呢要处处对其加以约束。
其次,对方又说,人生中我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因此是“丧失”。但请问,懵懂而出孩童,有所谓“价值观”吗?从无到有当然是“变化”,但这种变化能叫做“丧失”吗?请您方斟酌。
归根到底,对方认为是有“失去”,就是自我丧失,而不论这失去的是何。如果随着我们知识的积累,这失去的是无知,能叫做自我丧失吗?如果随着我们精神的成长,这失去的是非理性,能叫做自我丧失吗?如果我们失去了“无价值”,而使人生精彩和有意义,这也叫自我丧失,那我宁愿我自己丧失一下。
最后,对方说舍生取义叫做自我丧失,那么谭嗣同不可说不是自我丧失的人,他不是抛头颅洒热血了吗?那么林觉民更是个自我丧失的人,他不是连老婆都不要了吗?
如果对方如此理解自我丧失,我们还能说什么?
谢谢。
m.cofe非 19:34:16
谢谢我们的反方二辩,下面要进行的是本次比赛的质问阶段:
a.正方三辩分别向反方一辩,二辩,四辩各提三个问题,反方逐一回答,一问一答。
b.反方三辩分别向正方一辩,二辩,四辩各提三个问题,正方逐一回答。一问一答。
c.正方四辩小结。
d.反方四辩小结。
(小结不得少于50字,不得超过300字)
m.cofe非:现在请我们的正方三辩向反方提问,谢谢
正三-左眼跳:请问反方一辩
‘自我泛指个人在行动和交往中把自己同周围环境区分开来,似自己为行为和心理的主体’这句话对吗?
反一:对
正三-左眼跳 :很好,虽然和你方立论中的不同,那么这样的自我丧失了会不会造成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整天无所事事,碌碌无为
反一:会
正三-左眼跳 :
我很遗憾,反方认为摈弃以自我为中心,融入社会环境会造成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义,整天无所事事,碌碌无为?那么我想听理由?
m.cofe非
请我们反方一辩注意时间
反一:
很遗憾,对方辩友最后不仅仅偷梁换柱还给我扣了一顶无比巨大的帽子。
对方辩友显然将摈弃自我跟摈弃以自我为中心相等同,并且对方辩友认为一个人想要融入社会就必须摈弃自我。
m.cofe非
谢谢我们的反方一辩终于在最后时刻拯救了大家,现在请正方三辩继续提问反方其他辩手,谢谢
正三-左眼跳
请问反2辩:导致自我丧失的理由有哪些?
反二____兰蒂斯
我方一辩已经给您了,我愿意再说一遍,但希望您接下来不用再问了。
目的丧失,独立性丧失,以及价值的丧失。任何现实中的理由属于以上三点。
正三-左眼跳
那么请问一个信仰金钱的人,会丧失自我么?
反二____兰蒂斯
会。
正三-左眼跳
反方把拜金主义归结为自我的丧失,这点正是我方立场,那么我想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是当今社会价值观,那么同此相符的拜金主义,又怎么会是象你所说的价值丧失呢?
反二____兰蒂斯
我不认为拜金主义能提供持久的目的、独立性和价值。恰恰相反,它导致目的沦为手段,人格依附于消费资料,价值沦丧以及错位。
对方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拜金主义,不值一驳,各位心里清楚。
正三-左眼跳
请问反4辩,你有自我么?
反四(天天)
有,而且在不断的完善中
正三-左眼跳
你的自我里包含关心父母么?
反四(天天)
我们说过了,自我是区别于原我的一个理性认识
关心父母是人之孝道,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会呀
当然包括
正三-左眼跳
那么请问,‘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这句话,包含有‘不要以关心父母为中心’的意思么?
反四(天天)
不包含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是说不要自我,而同时当然就不等同于包含以关系父母为中心了
m.cofe非
谢谢我们的正方三辩提问和反方一辩,二辩,四辩精彩的回答
现在请反方三辩向正方提问,谢谢
反方三辩(鼠)
请问一辩,我们知道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中,人类最高的追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请问您,这里的“自我价值实现”是“自然的、原始的、本能的、兽性的”的价值的实现,还是“社会的、道德的、教化的、理性的自我”的价值的实现呢?前者还是后者?
正方一辩(风)
都不是.马斯洛的z理论告诉我们,自我实现分两个大层次,吃,穿,用是前一层次,而且达到实现自我的人马斯洛说是一部分社会的精英,是很少的
反方三辩(鼠)
对方辩友没有回答我的问题,那么再请问您,在佛洛伊德那里,自我是“受约束的、节制的本我”。那么人类运用理性接受教育,认识社会,是自我的充实,还是丧失呢?
正方一辩(风)
对方又没有完全理解理论啊.我来说明,
本我是人格中的本能标杆,它表现了本能,是潜意识的,它们部分源自遗传本性(如求生欲,恐惧等),部分源自压抑及后天学得的一些东西(如性压抑),它的特点是几乎全是潜意识,而且是逸于娱乐。本我是危险的本能冲动,相对,超我则完全是幼儿从社会中所学来的,由良心、理想和价值观等组成。本我是难以控制的,尽管超我希望去控制它。超我比较依靠经验而在知觉层次中起作用,虽然它真正的运作层次仍受潜意识的左右。
自我是介于超我(社会良知)和本我(叛逆的潜意识和,享乐的本性)而者的协调者,也可以看作是本我和超我斗争的产物。
而我方立论已经说了,自我丧失不仅仅是弗洛依德所说的协调失败(表现为现代人的苦闷、忧郁、焦虑、困窘、彷徨),自我丧失还是1反省原来懵懂的我2丧失与社会无关的原始的自我。ps:原始的自我是自由的.是任意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总之,“自我丧失”是介于“丧失自我”和“原我”之间的概念.丧失自我是自我丧失的极端表现.
反方三辩(鼠)
对方辩友理论功底不错,但是还是没回答我的问题,我们问得直接点,“完善自我”是指走向“动物性”,还是走向“社会性”?
正方一辩(风)
走向“动物性”,还是走向“社会性”都是两个极端,人不是只有一个属性,人的属性和佛洛伊德的我又是两个概念.同时,对方不要把自我丧失和丧失自我混淆了,那也是走极端..我们合作点,都不要走极端,你看好么?
m.cofe非
好,谢谢正方一辩,下面请反方三辩提问正方其他辩手,谢谢
反方三辩(鼠)
谢谢对方一辩,我们没有得出结论,那请问对方二辩了,您放一辩说:超我与本我的斗争形成了“受节制的自我”,这么说自我就是“受节制的、社会的、道德的”,您同意您方一辩的理论么?
正二—三戒书生
我方说到受节制的自我就等同于自我一定要受到节制吗?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那么关在监狱里的人是不是说所有人一定要关在监狱里呢?
反方三辩(鼠)
对方辩友答非所问,本我的动物性,受到超我——道德的对抗从而形成了“自我”这是佛洛伊德的经典理论。
请问您同意佛洛伊德老人家的理论——“自我是社会道德斗争、节制的产物”吗?
m.cofe非 :请正方二辩回答反方三辩的提问,谢谢
正二—三戒书生
其实对方说的始终存在的是自我的概念,是自我的一个躯壳,而自我的内容却发生了变化。自我的概念始终存在,自我的内容却始终在丧失。自我丧失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新我产生、旧我失去的过程,人的一生自我一直在丧失。
对方把丧失理解为永久性丧失,那么我就不明白了,有人曾经在生命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次丧失了自由得到金钱
第二次丧失了金钱得到了精神
第三次丧失了精神得到自由
他的自由永久性丧失了吗?
反方三辩(鼠)
也就是说对方认为,用一个新的、更完善的自我代替了一个旧的、较不完善的自我,叫做自我的丧失。
那么我到银行存钱,过一阵子取回了本金和利息,照您看来,我是丧失本金了咯?
m.cofe非
请我们的正方二辩回答
正二—三戒书生
我想问您了,如果您存进去的恰好是旧的人民币,取出来的却是新的人民币,您得到的新钱和原来的旧钱是一样的吗?旧钱和新钱不一样,旧我当然不是新我了!
其实对方辩友无非在说人生不是自我丧失的过程,而是自我实现的过程,那么希特勒到底怎么自我实现的呢?
反方三辩(鼠)
哦,按照对方的逻辑,到银行存钱是必然“丧失钱”的,大家心里有数了。
再请问对方四辩:我们都提倡要不断克制本我的无限欲望,逐渐找到自我,完善自我,做到自我的提升。那么请问您,您认为这种“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有多少人正在做,并且做到了;或者您认为没有人能做到呢?
m.cofe非
请我们的正方四辩回答,谢谢
正四—太阳以西
对方辩友,去银行存钱是必然“丧失旧的钱”,请您注意分辨。要是您拿到的还是那点本金,我劝您赶紧换一间银行。其次,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是指什么呢?是指我们不断地融入到社会中去,最终摈弃自我,成就大家。这才是我们今天不断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意义所在。向您所说的那样闭门造车、试图自我提升,是不可能的也是达不到的。谢谢。
m.cofe非
请反方三辩继续提问,谢谢
反方三辩(鼠)
看来对方认为陷入这种“买卖”等于“丧失”的文字游戏里很有意思。
但我方不以为然,我们换一个轻松点的问题:
毛毛虫没有经历过人生,那么是不是毛毛虫比你我就有更充实的自我了呢?因为我们的自我随着人生丧失了嘛。
m.cofe非
请正方四辩回答,谢谢
正四—太阳以西
如果对方辩友今天把“买卖”等同于“丧失”,那么我得先劝对方辩友不要随便投资,因为您觉得投钱就是亏钱啊。但是请不要把这种经济观念强加到我们的头上,这是其一。其二,毛毛虫是动物,动物连意识都没有,谈何自我?请不要将这种生物学观念强加到我的头上。谢谢。
反方三辩(鼠)
如果毛毛虫对方不谈,那么我们就来看毛毛头,最后一个问题很简单:
请问对方辩友您现在较之您刚出生时是更认清自我,找到自我,发展自我了呢?还是你我的自我程度较之婴儿还不如呢?
正四—太阳以西
咦,对方辩友是不是说,因为婴儿出生时无自我可谈,所以就没有自我可以丧失了。这一点我方似乎从未否定吧?连自我都没有,谈何丧失?连饭菜都没有,何谈吃饱呢?谈论辩题始终应该有个前提,今天我们的前提就是这个“自我”是客观存在,而不是对方兵来将当的空洞概念啊。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能继续谈论自我丧失。如果对方辩友连这个前提都不要了,然后把这个赃栽给我们,我们是无法接受也不能认可的啊。谢谢。
m.cofe非
[公告]谢谢双方呈上的华丽的质问阶段,现在由双方四辩进行攻辩小结(不得少于50字,不得超过300字)
现在请正方四辩先
正四—太阳以西
呵呵,对方辩友辩才飞扬让我十分敬仰,对方辩友精彩的配合更让我感动非常:假如没有为了全队牺牲自我的精神,我想对方辩友今天是不会有这样出色的表现的。
话有千言,义只一处。对方辩友今天大谈自我呀,价值呀,彷佛我们今天一说“丧失自我”,就等同于人的物质和精神一起沦丧了;彷佛我们今天一谈“丧失自我”,就相当于提倡把人类重新退回石器时代。这是为什么呢?究其根本,是因为对方今天始终把“自我”囿于一个概念。什么概念呢?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个体存在必须有精神存在,人有精神存在则必然有“独立于其他人的意识”的存在,对方想当然地认为,这种意识就是“自我”,这种概念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自我”的概念。因此才会说,自我只是在更新,而没有丧失。我们且不谈这显然与他们自己提出的“自我”概念大相径庭,也与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格格不入。
人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总要丧失些什么吧,总要放下些什么,比如天真,比如激情的爱,比如纯洁。 人走向社会的过程是复杂的过程,并不是对方比喻的计算本利合那么简单,人在和社会发生互动,其中的得失怎么算,是苦恼了千年的问题,不在我们今天的探讨范围之内。然而我们要明白它的确在得失,才能继续我们今天的辩题。
所以我总结出对方又一个问题,人的一生有的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但有的是平庸的过程,有的是沉沦的过程,不一而论啊,怎么能证明你方观点呢?但这都没关系,因为人的一生是自我丧失的过程,这并不引导人生走向天堂还是地狱,自我丧失只是人在人生道路上走下去的过程。综而论之,我方坚定地认为:人的一生是自我丧失的过程。
反四
非常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表现
但是精彩归精彩,我们还是不得不来看一看对方辩友所犯的几点错误!
首先,对方辩友一直在误导我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他们说,人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的屏弃摒弃一些东西从那个“与生俱来的我”慢慢成为那个“带有社会属性的我”,也就是说,屏弃的东西是“自我”得到的东西不是“自我”,同时也说到“人生是一个新我产生、旧我失去的过程”那我们应该正视一点,就是,“与生俱来的我”即“旧我”其实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原我”,对方辩友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搬了一块很大的石头,但是,也希望这块石头没砸到对方辩友的脚,同时希望对方给我们解释一下,那个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自我”?而
其次,我方在立论中对“自我”的定义为:在心理学中,是区别于“原我”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具体地说则是一种对自己的一种理性认识!但是同时也并不否认“自我”是自己行动和心理的主体,而且是十分赞同的!如果“自我”不是这样的一个主体,那么对方辩友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不以自己的行动和心理为主题的人,他的“自我”是什么?期待对方辩友以下的解释
再次,对方辩友多次给我方扣帽子,让我方蒙受了很多的不白之冤,在这里,受我方辩友之托,我不得不再为我方雪这冤
1、对方辩友在前后的提问中,都提到了一个自我中心的问题,而且多次把自我中心等同于自我,此等偷换,我方实难容忍,此等冤情我方实难承受
2、在论证丧失自我时,对方辩友引用了一个拜金主义,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正是自我迷失,丧失自我后所做出的不理性的行为!这是不属于“自我”的范畴内的!简单的说,应该是人对金钱的本能追求,甚至可以理解是“原我”而非“自我”,而这也恰恰论证了“自我”是一个人的理性的意识
最后,对方始终没回答我方“自我”所具有的属性,既然如此,在这里我替对方回答了吧!“自我”具有社会属性,同时因其具有理性,从而使得人在追求自我,完善自我的时候,会选择社会性,而非动物性。而正是“自我”的社会性,才区别了“原我”和“自我”也再一次的论证了我在小结中所说的第一点!
在这里,希望对方辩友能在下一轮的较量中,搬出推土机,把你们给我们,也给你们自己留下的石头给铲开!谢谢
非:接来下进入自由辩论阶段,由正方先发言。
正二—三戒书生
对方辩友,我们在丧失的时候会不会得到
反四
当然会得到
这也是我想问对方辩友的,如果没有得到,那请问对方辩友,现在你有什么呢?
你们如何量化丧失的和得到的呢?
正三-左眼跳
自我的丧失,得到的是更加的融入社会
反方三辩(鼠)
对方辩友,丧失的是放纵的本我,而获得自我,才能获得与社会的和谐,这个过程,才是人生,
正四—太阳以西
对方辩友,您这到底叫做获得自我,还是融入大家呢?本我的放纵固然要节制,但朱熹他老人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还是要融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啊!
反一 lonecat
对方犯了这样一个错误
对方认为融入社会就必须丧失自我,丧失自我就一定会融入社会,这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通过学习锻炼提升自我才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而不是丧失自我
正方一辩(风)
融入社会就必须丧失自我,丧失自我就一定会融入社会,这显然是正确的,对方不要把完全丧失和丧失等同起来.
如果大家觉得很深奥的话,看反方的阵容就知道了。鼠儿吱吱为了打辩论赛都和猫座在一起了,怎么不是无比巨大的自我丧失的过程呢?
反二____兰蒂斯
一个螺丝放到机器中,融入了吗?融入了。丧失自我了吗?没有。
毛泽东评价白求恩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按照对方逻辑,“脱离低级趣味”应该也可以叫做丧失自我对吧?
正二—三戒书生
丧失小我了,成就大我了,但是新我绝对不是旧我,昨天的我相对今天的我就是旧我,而不是只有本我才是旧我,对方在辩论中一直谈到有新的获得,可是有新的获得就是没有丧失吗?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我们获得了新的社会制度,封建社会没有丧失吗?
另外,如果对方认为人生不是一个自我丧失的过程,那么到底是什么过程?
反二____兰蒂斯
为什么小我是“自我”,大我是“非我”?为什么社会学中认为,早年的人是“他我”而只有获得了知识经验之后才存在“自我”?
请解释。
正方一辩(风)
融入社会就必须要放弃一部分自我的私念,这个你方承认吗?
反四(天天)
放弃一部分私念,这个我们承认呀,但是私念正是人的人的本能之一,是不理性的,也就是说人的“本我”而非“自我”,为什么对方辩友还是跳不出这个圈呢?
再问,得到是是不是自我??或是其他?对方辩友请给个比较合理的词来解释!
正四—太阳以西
对方辩友终于承认了我们要放弃一部分私念,这部分自我私念不就是丧失自我的一部分吗?对方辩友说,私念不是理性的,所以不是自我,那就奇怪了,是不是说自我打一出生,每个毛孔里就留着光华灿烂、伟大正确的东西呢?那就根本不用修正了嘛。假如是这样的话,那对方此前为何又说要“自我完善”呢?这不是自相矛盾么?请对方辩友内部统一一下意见。
反二____兰蒂斯
对方辩友如何判断一种念头是不是“私念”?这种能力是不是生而没有却渐渐获得的?这种能力是否属于您方的“自我”?
进一步,您方放弃思念是出于自我意志呢还是有人强迫您这样做?
正方一辩(风)
辞海里我们查到:,自我指个人在行动和交往中把自己同周围环境区分开来的主体,本命题讨论的是"是不是自我丧失的过程",不是"本我超我自我的区别",请问一个人6岁相信童话和寓言;20岁不信了,但可能还寄予美好的希望 ;40岁连希望都没了;60岁会觉得童话是个骗人的笑话...这是不是自我丧失的过程?
反方三辩(鼠)
对方辩友谈自我丧失,却连本我超我的概念都含混不清,当然要提
一个人对于童话的认识随着一生不断改变,这又与自我的生灭何干?
还想请问您,人的一生不断抛弃本我,形成、完善自我,不是这样吗?
正二—三戒书生
对方说最开始阶段的原我才是自我,那么一岁的时候的我就不是原我了,而是自我了,一岁时候的自我丧失了,到达两岁了,这不是自我丧失的过程吗?其实自我在不断丧失就是旧我丧失的过程,请对方注意。
对方四辩在自由辩论中谈到, 私念是人的本能,是不理性的,可是私念真的是不理性的吗?我现在有想结婚的私念,请问这不理性吗?
反二____兰蒂斯
对方还是说“改变”“失去”原来的状态就等于“自我丧失”,那么您变得理性,失去了“非理性”,就叫做自我丧失了?但我觉得这个叫做“丧失禽兽的自我而获得人的自我”比较好点。
另外同样请问一个人6岁的时候认为能像爸爸一样无所不能是个神话,26岁的时候认为凭借自己的力量很难成就一番事业,46岁的时候认为努力一下成功还有希望,66岁的时候感叹人总是在超越前人。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正三-左眼跳
这是对社会的认识和融入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丧失的过程;
请问一个学生喜欢生物,但是迫于父母压力填报了建筑专业的志愿,算不算自我的丧失
反方三辩(鼠)
对方举的例子当然是自我丧失的一种情况,但是毕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逼迫孩子学建筑,大部分的父母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的,孩子学习如何选择,也恰恰是自我形成的过程。
再请问您,我的电脑从dos,升级到win32,win98,winxp请问这也算是我在“丧失旧的电脑”么?我的电脑用了很多年了~
正方一辩(风)
6岁一个天真的人到最后,成为一个开口三常四德,闭口柴米油盐的老头子,是不是自我丧失 ?
反二____兰蒂斯
对方恐怕不是这样对吧。
小时候连吃什么饭都是父母做主,大了以后再也不必因为他们的压力抛弃我喜欢的女生。按照对方的逻辑,这样便论证了人是在获得自我的对不对。
正三-左眼跳
一个满腔报复的青年,为了家庭为了照顾妻女,白白浪费了青春,是不是自我的丧失?
反方三辩(鼠)
恰恰不是,是他认识到家庭或许在有些时候比自己的事业更重要,这是多么伟大的自我提升阿?
非:有请反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
反四(天天)再次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表现,虽然还是一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又如黄河泛滥而一发不可收拾,但是,在这里,我想建个防洪堤,把对方决口的几个地方挡一下水,也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场比赛!
首先,对方的概念很混淆,让我们很难摸到头脑,一会说“与生俱来的我”慢慢成为那个“带有社会属性的我”是对自我的屏弃,但是又不告诉我们“自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东西!一会又告诉我们,在我们发展 的同时,会得到一些,得到的这些不是“自我”而屏弃的是“自我”,似乎把自我都纳入了不好的东西里了,我在这里为“自我”喊一声冤枉!然后,对方又抛出了一个“新我”和“旧我”的概念,在这里,我不知道对方辩友又是如何界定“新我”与“自我”间的关系的,我们不得而知!不知道这是对方的战术需要呢?还是协调没做好呢?
其次,对方辩手把“自我”和“原我”两者绝对化了,一个人有“原我”就没有“自我”!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人正是“原我”和“自我”并存的一个统一体!“原我”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本能,同时,正是因为人有理性的“自我”才会不断的寻求,坚持,实现自我,创造自我价值!同时这也是“原我”屏弃,“自我”实现的一个过程,这也是“原我”和“自我”的区别,这是对方辩友一直没给我们解释和区分的!
最后,解决了以上问题后,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其实对方的理论中也是有获得“自我”的过程在内的!这也是我方所论证的观点,人生并不单纯是一个丧失的过程,而是一个丧失和获得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不断追求,不断坚持,不断实现的过程。也正是因为人有了“自我”才让这世界纵使有黑暗,但是我们会去坚持追求光明!纵使天空会下雨,我们也会相信彩虹的出现!
相信现在对方辩友应该会有所动摇,因为他们也相信他们不会丧失“自我”,起码他们知道,现在他们是根据他们的“自我”理性思维在和我们辩论!
非:有请正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
正四—太阳以西:谢谢大家!
今天对方辩友始终贯彻的错误有二,第一,将“人的精神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独立性”等同于自我。但是我方在开篇立论时,早已明明白白地将《辞海》中的定义告诉各位:自我,泛指个人在行动和交往中把自己同周围环境区分开来,视自己为行为和心理的主体。对方一直概念不清。第二,对方将丧失等同于沦丧,将丧失等同于彻底抛弃和虚无,通过肯定人的个体存在来否定自我的丧失和更新。然而对方始终不能正确地理解丧失正是一种弃旧的结果,人的一生恰恰是一个不断弃旧扬新的过程,自我的丧失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说人要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人一定有自我。但是对方辩友,您今天显然混淆了“自我丧失”和“丧失自我”,又顺便混淆了“自我实现”和“实现自我”。一台拖拉机可以耕地,可以犁田,它通过耕地、犁田来实现它的价值,但您能告诉我,拖拉机实现了它的自我吗?显然没有嘛!我们显然要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不断地融合到社会中、追寻时代的脚步,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然而这个实现的过程,不正好是一个自我丧失的过程吗?如果不凛然发出“自古变法未有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的宣言,而拘泥于他个人的爵名利禄,谭嗣同能成为谭嗣同吗?林觉民对妻儿何等关爱,对国民大义何等痛切?如果他只拘泥于舔犊之情,而不顾革命之志,哪还有后世《与妻书》的悲壮和催人泪下呢?
其次,对方辩友怀疑我方的观点“只要有丧失,就叫做丧失”。那我就奇怪了,如果我咬一口苹果,不叫作吃苹果,叫做什么呢?是不是要把苹果吃完,才能叫做吃呢?对方辩友把“丧失”和“彻底丧失”混同起来,似乎不合逻辑;对方辩友又说,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不叫做丧失,那我就不明白了,难道今天我们讨论的究竟是“自我”这个概念在人生中的存不存在吗?是不是它无论怎么变化,只要还冠名“自我”,就是永不丧失的呢?如果旧有的观念、态度被扬弃,旧有的“自我”被粉碎,这不叫作丧失,又叫做什么呢?人生的目的,不正在于不断修正自己,使自己更好地溶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吗?对方辩友积极地要求价值实现,不正是一种对自我的扬弃和对社会利益的追求吗?不正是客观上的丧失自我和成就大我吗?
我们今天谈自我必然丧失,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于社会对个人奋斗的要求。如果抛开历史、抛开现实,以“个人精神”等同于“自我精神”,以“价值实现”混淆“社会需求”,那就要一叶障目、南辕北辙。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今天肯定自我丧失,正是为了个人和整体的和谐、小我和大我的统一。因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谢谢各位。
非:接来来是观众提问阶段。
卡卡xi|; 1
先问正方:自我丧失与自我转变的区别在那里?为了更适应社会所作出的转变能不称作自我完善?
正三-左眼跳
自我丧失是自我转变的前提;
为了适应社会所作的转变不能称为自我完善,词海里对自我的解释是:自我泛指个人在行动和交往中把自己同周围环境区分开来,似自己为行为和心理的主体。所以和社会属性是矛盾的
卡卡xi|;
再问正方:你方今天所提倡的价值在那里?
正二—三戒书生
我们说的自我丧失也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而不是消极的,人只有在不断地摒弃酒我,成就新我,在不断地自我丧失的过程中才能够得到人生的价值。
而对方辩友在通篇辩论中始终强调人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那么那么多的大奸大恶到底是怎么自我实现的?
对方还认为人生不断有新的获得,所以就不是丧失,也就是说有得的情况对方就认为没有失去,这都是错误的,在自我完善的得的过程中也有自我丧失,所以我方认为人生是自我丧失的过程,谢谢
卡卡xi|;
再问反方:你方提到人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应该是越来越好。既然要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必须放弃掉不好的。那么这个过程算不算丧失的过程?
反四(天天)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我们从立论开始就区分了一个“原我”和“自我”的概念,在心理学中“原我”可以说是人与生具来有的本能,而“自我”则是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理性的意识!
而人的发展正是在不断的屏弃”原我“追求,并完善“自我”的过程
这也是对方混淆的一点
卡卡xi|;
反方:从状态上来看人格应该是满的,可是从时间点上来看人格总会是不全面的。请问这些不全面的人格的一点点算不算丧失?
反四(天天)
不全面我们都承认,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即使是神他也不一定完美!
人格不全面也是必然的,正是因为人格的不全面,我们才要去完善,如果全面了,我们还去追求什么?
还有,不全面不等于丧失,打个比喻,我技能方面有不全面的地方,那能说我丧失了一门技能吗?肯定不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