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的,发国来,一起探讨一下。主要是新国大的立论问题。 一,家庭的不可重新再来证明家庭更重要。这一点,我的看法是作为一个武器,是不错的,特别是眼睛的例子和最后晓欢的反驳,效果很好。但是作为一个论点的话,还是值得推敲的。有两个点: 1,家庭不可重新再来,就是说失去了家庭不可以再重新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家庭,但是失去了事业,又怎么可能在找到一个一模一样的事业呢? 2,为什么不可重新再来就一定更重要呢?这样对方要是归缪恰当的话,会不会推翻这一点? 二,关于大禹治水的系列问题。 1,在提到为了千千万万的家庭的时候,是不是有把为了家庭的概念外延到了“全世界人民”“人类”的嫌疑了呢? 2,在比较层面上,其实是在全社会的家庭和一个人的事业进行比较,大禹治水,其实正是他和妻子都认为自己的治水事业比自己的家庭团聚更有意义,所以才有三过家门而不入。 三,目的比手段更重要 澳门大学的反驳是出于同一个层面上,没有谁更重要的比较。但是这样似乎有些艰涩。我觉得本身的前提就出了问题。这里比较的目的是家庭,手段却已经不是事业,而是职业了。事业和职业是有区别的。作为事业,他的目的其实不完全是家庭,还可以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想做得更好些。比如说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事例,比如说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难道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吗?显然不是。 四,实现价值的途径 实现价值强调的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事业就是在实现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但是家庭价值的实现首先只是个人价值,影响程度没有事业大,其次很多时候家庭价值的实现是间接的。比如说,教育出了一个好孩子,这个市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前提是这个孩子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五,家庭是情感的港湾 这个的确是家庭有而事业没有的特征。但是同样的事业有的一些特征也是家庭没有的,所以仅仅通过这一点不能够充分的论证观点。 六,最后想到的是最重要的。 这个原来大家也讨论过,我现在想,效果应该还是倾向于气氛的营造,不在于其逻辑。而且向那位被毒蛇咬的科学家,不是把生命献给了自己的事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