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vivo在 2005/06/29 04:53pm 第 1 次编辑]
[watermark] 辩论的社会责任感 华语辩论风风火火走了这么多年,规则也一改再改了这么多年。大家都觉得,比原来激烈了,好看了,对抗性更强了……也越来越难玩儿了。这是一个技术上的进步,就好像实验室里的电脑从486到奔一、奔二,现在都奔到四了,伴随着这样的进步,实验室里才能走出一代代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成为与时俱进的工程师。咱们华语辩论也是个造星工厂,两年一度的国辩和全国大专,跟着这股技术浪潮,走出了一拨又一拨的辩论工程师。 平日里我们看到的星也好、腕也好,能让大家耳熟能详的辩手,无疑在这个行业里不属于高级职称也是业务骨干。所以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样,都是机智与幽默齐飞,美貌并帅气一色的型男靓女,天天镁光灯照着、麦克风打着、金利来披着。可能早就不记得还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的贫下中农是怎么回事了?人往高处走,这是个潮流,因为再揭不开锅的的穷人也都惦记着爆发的那一天。用咱这个行业里领导们喜欢的术语讲就是:在什么样的舞台上展示什么样的风采。所以回过头来想想这个逻辑不太复杂,总的来说就是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看着好的辩手、看到的是辩手的好。风采一多,问题就少了。 有人跟我说,辩论就是扯淡,这一堆人争来争去,有什么意思。我说意思大了,你踢足球不也争来争去嘛?按你的逻辑,贝壳汉姆露个胸毛就是几千万,一根毛就够给全场每个队员买个球了,还抢个什么劲儿啊?足球、辩论都是个技术活,都将对抗性,看足球就是欣赏球员在场上接、传、带、突、射还有灵光乍现的一扑,看双方球员的激烈对抗。当几万人的体育场传来振臂的欢呼时,你就明白这个运动的意义了。辩论也一样,有技术就有精彩,有对抗就有掌声,但这项活动的意义在这里吗?足球篮球这些运动可以称之为游戏,就连nba的广告都是姚明的一个扣篮扣出一行英文字母“i love this game!” 可是辩论呢?你也可以这么说,语言的对抗?再高级点,思维的对抗?如果要真把它当作一个game,可以讨论一下麦当娜的杜蕾丝和老教授的黄昏恋嘛,干嘛老拿人性、社会来说事呢? 辩论不是纯技巧的,毕竟咱们也比较过“学理内容和语言技巧”那个更重要。在辩论场上,辩手用的是语言技巧,表达的内容是学理内容,两个加到一块,我们看到的是辩手的风采,得到的是关于这个比赛的享受。说到学理内容,我们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在专业方面的学理内容可能更为丰富一些,技巧呢,其实也有很多开发的技巧。但与时俱进的工程师们,决不认为他们的价值仅仅在于享受开发的乐趣,有一个东西是凌驾于学理与技巧之上的,就是要尽其所学,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可是我们的辩论工程师们,我们的学理和技巧都是在探讨社会和人生,话说了不少,当一场辩论赛结束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在学理和技巧之上,辩论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辩论的价值很丰富,就像一道可口的饭菜,色香味俱全。通过这个比赛改变了人生命运的可以感悟味道不错;来来回回得到了点好处的可以体会香气怡人,象走马灯似的秀了一圈high了一把的也可以说秀色可餐……但唯独大家都忘了,这玩意儿最基本要做到的是给人填饱肚子。所以华语辩论发展了这么多年,除了给电视台贡献了几个收视百分点,是不是应该考虑给社会留下点什么?所以当辩论高手们在场上英姿飒爽、洋洋洒洒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辩论的本质是什么? 足球从街头巷尾的大众运动,走向了赛场、走向了荧屏、走向了利益纷飞,他的本质依然是带给人们的娱乐大于思考,中国足球的悲哀就在于他刚好相反。正在走向浮躁的华语辩论,既然本来就是关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探讨,带给人们的更多的又该是什么? 文字[/waterma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