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76|回复: 46

簡評第7屆澳門賽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 00: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於興趣缺缺,沒看第三場。

由雋燁的在校内的“狀態”知道澳大輸了。不能說出乎意料,因爲之前幾年也輸過。雖然應該要恭喜科大,但因爲本人實在不喜歡他們的辯論風格,所以只能對科大的同學說聲抱歉,請只當我是吃不到葡萄的狐狸。

閒話少說,說回到比賽。

第一場:高等教育學生累積知識更重要(澳大)/高等教育學生塑造人格更重要(理工)

首先,澳大的立論比較全面,這是因爲它提供了一個比較的平臺,這個平臺建基於兩個假設(或者研究結果):1,14-18嵗是人格成型的黃金期,塑造人格應改在這一時期;2,18-28嵗(好像是,記不清楚了)是記憶的黃金期,是人學習知識的黃金期。那麽很顯然,高等教育是學習累積知識的黃金期,而塑造人格則是應該在基礎教育階段。

反方理工的立論有些散亂,綜合一下,大約是:1,中國大學生缺乏人格;2,某些名人說過大學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教導學生如何做人;3,人格中一些深層次的道理,需要到達一定年齡才能明白。

我事前並不知道澳大的立論,現在全憑藉記憶寫出來。可能有不全面的地方,這是一位聽衆記得的全部,由此可見條理清晰的一辯是多麽重要。我想說,理工的論證中對於人格的理解,幾乎和品格(品德)一樣,這可能是題目本身的問題。

“人格指人類心理特徵的整合、統一體,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組織。並在不同時間、地域下影響著人的內隱和外顯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模式。西方語言中「人格」一詞(例如法文的personnalité、英文的personality),多源自拉丁文的persona,即「面具」,暗示了「人格」的社會功能。”以上摘自危機百科。當然“塑造人格”可以引申為“塑造高尚人格”,但確實忽略了大多數心理學家對於“人格”成型的理解,即幼兒期至成人期以前是形成人格的時期,而成年人已經形成了人格,通常是比較固定的。這只是心理學的看法,僅供參考。

在這裡要指出,理工用的一些例子和數据有問題。其一是華爾街的經理人以及麥道伕,反方認爲,這是因爲大學時期人格教育不好所致(或者大學只注重知識的積累,不重視人格教育所致)。其實細心分析(當然場上不可能這麽做)其中的漏洞不難發現。首先這些人的問題是職業道德問題,我沒聽説過有“職業人格”一說,也就是說,麥道伕可以是個慈祥的父親,慷慨的慈善家,或者助人爲樂的鄰居,但不妨礙他是一個詐騙犯這一事實,那麽我們是否只因為他犯了罪就將他當作一個人格卑劣的僞君子?其二,反方指出有30%的大學生有偏差行爲問題(類似的意思,原話我沒記下來),7%有較嚴重的偏差問題。從專業的角度指出,這些問題大部分不是“人格問題”,退一步說,如果這些是人格問題(人格障礙),那麽很不幸,中國有30%的大學生沒治了。人格障礙是很嚴重的問題,目前基本沒什麽好的方法,無論是精神病學或者心理學。國内那種填鴨式的“品德教育”就讓他見鬼去吧。

其實理工有一個論點還是不錯的:因爲中國基礎教育是應試教育
=〉學生沒有更多時間學習如何做人,人格/品格不健全(雖然很扯蛋,但我同意)=〉大學生比較成熟and提倡缺什麽補什麽=〉所以大學教育更應該重視人格塑造。在理工一堆垃圾論證中,這還算是較拿得出手的。

題外話:人格塑造,依個人愚見,是在成長過程中耳聞目染得來的。靠學校教育是沒用的,特別是在那麽多校領導貪污受賄,那麽多教授抄襲竄改的風氣下。吾以爲,假使要在高等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人格塑造,先要塑造好高等學府的學風,我同意理工“人格教育應該滲透在知識教育中”這一觀點,但認爲不足夠,因爲學生是成年人,有眼看有耳聽,說一套做一套,怎樣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

第二場:澳門應該全面展開室内及公共區域禁煙行動(科大)/不應該(澳大)

本來我以爲這是政策性辯題,科大立論也確實有這麽個影子:其一,澳門實施控煙很多年;其二,澳門市民歡迎禁煙(無論調查是否這個意思,但引申一下似乎無不妥)。個人以爲,這是個不錯的立論。但接下來,這個立論基本有和沒有是一個意思。

科大其後將一切可能的東西都拉入了他們設下的一個專有名詞内:“禁煙行動”。且不說整場比賽,科大沒有解釋過哪位xx家給了這麽一個專有名詞,即使退一步,請問提高煙稅,設立戒煙熱綫算哪門子“禁煙”?澳門有戒賭熱綫,澳門“禁賭”了嗎?何況除了“室内及公共區域禁煙”這一點,科大提到的每一個可以歸入“禁煙行動”的行爲,澳門政府或是已經實施,或者社會已經自發行動。按照科大的邏輯“行動”是一個長時間的動態,“禁煙行動”加入了“室内及公共區域禁煙”才算完滿了。我再退一步,同意這一荒謬的邏輯,試問,為了這一行動需要付出多少行政成本?需要侵犯多少私權力?科大可能認爲“我是為你的健康,為你家人的健康,為社會的健康”著想,所以我是愛你的,僅管你的私權力受到侵害,但我的出發點是好的。這就好比美國打伊拉克,打阿富汗,他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你們的自由,爲了你們免於受恐怖分子侵害,所以我要用飛機大炮狠狠的打。

在科大這樣的道德邏輯下,比賽後半段,我愈發覺得中國3.5億煙民是十惡不赦,應該上刀山下油鍋億萬次的無恥之徒,吸煙者比吸毒者更恐怖。而科大場上四位則是xx戰隊,為了地球的和平,人類的正義。。。。(抱歉,我先出去吐一會兒)

-------十分鈡後--------

如果說,科大前面三位以及結辯的前三分鐘還能夠接受,結辯的最後一分鐘,讓我知道什麽叫做“只要臉皮厚,煽情煽不夠”,這樣的結辯,應該去教領導做報告,因爲恍惚間我看見臺上站著的是毛主席,他說:“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題外話:我認爲結辯煽情很重要,但要住一度,煽情這玩藝,用過火了就容易爛情。不論是作爲一個辯手,或者一個人,都不應該站在一個道德的制高點去批判其他人。為什麽很多人不喜歡“郭跳跳”(就是嚴詞責駡“範跑跑”那位),是因爲他強抱住“道德”的大腿,籍“道德”之利劍去堵塞一個人爲自己申辯的權力,僅管這是個可能犯了錯的人,某種意義上說,“郭跳跳”強暴了“道德”,而科大四辯強暴了澳門市民的民意。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00: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幾點備註:
其一:本人屬於性!
其二:本人是前澳大辯論隊隊員。
其三:以上言論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澳門大學普通話辯論隊之立場。
其四:倘有人因以上言論而感到不舒服,或者覺得被冒犯了,歡迎指出。另:本人決無冒犯閣下(們)的意思,就好像本人認爲比賽輸贏並不重要一樣。
其五:本人是本著“酸葡萄”之心理寫下以上這段話,君子請不記小人過,請不要用法律手段對付本人。
其六:如有對於專業内容方面的指正,或者因本人之記憶失誤,而誤會辯手發言内容的意思,歡迎指正,本人願意改正。
以上。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00: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於“澳門應該/不應該全面展開室内及公共區域禁煙行動”這一辯題的補充。
可能是雙方的誤區,認爲這是政策性的,澳門意指“澳門政府”,而“室内及公共區域禁煙行動”則變成了法律條文。我一開始也這樣想,但辯題本身沒有指出這是一個“政府行爲”,科大將“禁煙行動”作爲一個專有名詞其實大可不必,爲何不可以理解成“全面展開室内及公共區域禁煙”這一“行動”?這樣可以避免立法的各種困難,也可以將澳門這一主體推廣為“政府+市民”或“政府+社會”。是否更有益處?
发表于 2009-11-2 04: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住能不能提供一下这几场比赛双方的上场队员以及最佳辩论员的情况?
PS:本人更关心理工的情况,能不能多介绍一些?
发表于 2009-11-2 08: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工前进的方向很正确,可惜目前的技战术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发表于 2009-11-2 09: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想知道,澳门理工学院现在的教练是谁呀~~~~~~~~~~~~怎么现在要40字节了
发表于 2009-11-2 09: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少字节是由有力人士根据需要规定的吧?

至于教练,请参看港澳台专区的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21: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4# 扎着红枣的刺猬
抱歉,我並沒有看完比賽,不知道誰是最佳。
另外也很抱歉我也沒有選手名單。
對於理工辯手,我個人以爲一辯不錯,陳詞溫文爾雅,自由辯論時提出的幾點問題和回答也很好,唯一不足的就是,正方之前擧了一個數據,因爲只是說“我方這裡有一份數據顯示。。。”,此時正方對數據的出處提出質疑,而一辯的回答是“請不要質疑我方數據”。其實正方在提出數據論證時,有時也只是說“我方的數據顯示。。。”,在此提醒一下,辯論時引用資料,應該説明出處,否則難免有憑空捏造之嫌。四辯也很好,有理有節,收放有度。二辯作爲女辯手,顯得過於兇狠,希望能夠收斂一些,因爲本身的論點比較犀利,如果語氣太兇,反而令人難以接受。三辯作爲唯一的男辯手,一開始還算冷靜,但很快就自亂陣腳,特別是在自由辯論時,自己把全場都給帶偏了,當然澳大選手跟住一起偏,也使整個比賽的整體水平好像中學辯論賽。
发表于 2009-11-4 23: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发表于 2009-11-5 00: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惊现ls
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这是谁规定的……
发表于 2009-11-5 13: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决赛第二场的视频已经看过。我个人认为确实是科大胜了. 楼主不能认同的是科大的论点, 以及其以道德居高临下的辩论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确实使科大取得了场上的主动, 且更好的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所以说其论点纵然可以争论, 但若论比赛胜负的话当无疑议. 况且自由辩论中, 澳大还被科大缺席审判了一分钟以上.
发表于 2009-11-5 19: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11楼的观点,感觉澳大此次对阵科大的队员在场上很紧张,并且风度有些欠佳。毕竟在澳门赛风度以及自由辩论是否缺席审判对比赛结果的影响程度是很高的。
发表于 2009-11-5 22: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mameng0628

呵呵,最近忙得不可开交~~

为了前途奋不顾身之余也会来这里逛逛啦~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3: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4398987D3
我的個人觀點不會代表比賽勝負,但在我個人,實在是不喜歡這種手段。個人以爲辯論和做人一樣,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澳大的隊員在場上有時候表現的缺乏底氣,自由辯論口齒不清,被人缺席審判是很正常的,第一場對理工已經如此了(理工三辯説話比較饒舌)。
至於觀衆情緒,我只能說:科大的啦啦隊是很厲害的。
发表于 2009-11-7 01: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一下

第一,同意11楼和12楼的看法,这场比赛输赢比较明显。   

第二,楼主认为“正方以道德的方式居高临下辩论”。首先,为什么辩论就不能以道德的方式居高临下呢?只要合情合理,言之有据,完全可以用道德的制高点去判断某件事情,问题在于道德的相对性,双方用的“道德”不同。所以楼主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点偏差。其次,任何辩论归根到底都是伦理道德、价值的争议,事实层面是不会有太多争议,所以善用道德和价值是辩论理性和逻辑的延伸和提升,是辩论中策略的选择,特别是面对这么简单的赛制,没有太多辩论经验的评委和“禁烟”这种辩题,正方的策略选择是相对合理的。而且,正方整场比赛是比较严谨和理性的。

第三,楼主可以就论点、技术来讨论和交流,但不要把人家的“道德”说成是什么手段,甚至联系到做人,好像人家做人都有什么问题似的,这样和你自己说的“用道德去评价”有什么区别呢?

顺便提供一下5楼的资料
正1 李远婧 正2 高雅 正3 陈梦雅 正4 陈以拓
反1 赵晓曦 反2 安百艳 反3 张隽晔 反4 杨力佳
最佳 正4
发表于 2009-11-7 01: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一下

第一,同意11楼和12楼的看法,这场比赛输赢比较明显。   

第二,楼主认为“正方以道德的方式居高临下辩论”。首先,为什么辩论就不能以道德的方式居高临下呢?只有合情合理,言之有据,完全可以用道德的制高点去判断某件事情,问题在于道德的相对性,双方用的“道德”不同。所以楼主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点偏差。其次,任何辩论归根到底都是伦理道德、价值的争议,事实层面是不会有太多争议,所以善用道德和价值是辩论理性和逻辑的延伸和提升,是辩论中策略的选择,特别是面对这么简单的赛制,没有太多辩论经验的评委和“禁烟”这种辩题,正方的策略选择是相对合理的。而且,正方整场比赛都比较理性和严谨。

第三,楼主可以就论点和技术来讨论和交流,但不要把人的“道德”说成什么手段,甚至联系到“做人”,好像人家做人都有什么问题似的,这与你自己的“用道德去评价”有什么区别呢?

顺便提供一下5楼的资料
正1 李远婧 正2 高雅 正3 陈梦雅 正4 陈以拓
反1 赵晓曦 反2 安百艳 反3 张隽烨 反4 杨力佳
最佳 正4
发表于 2009-11-7 17: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一下楼上的~

对于正方来说,他们的策略是合理而且在预料当中,基本上也就是朝着这个方面打了,不过楼上的理性和严谨的评判则不能认同,但无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毕竟功利一些来说,毕竟正方是赢了,又何必在乎在别人或是在对手心里是怎么样呢?

只不过问题在于反方,反方即始在道德上,也可以转下风为上风的,只不过几位辩手在场上急得要紧,忘记辩论比赛最重要的任务,以至于把自己的风度和传统都丢掉了。反方过分纠结于一些细部的攻击而失了大局,在我看来,这是最要命的,而且场面上的确是输了的。

只不过我认为楼主的心态,他已经申明得很清楚了:

“首先,以上言論純屬本人的個人意見,倘有人因以上言論而感到不舒服,或者覺得被冒犯了,歡迎指出。另:本人決無冒犯閣下(們)的意思,就好像本人認爲比賽輸贏並不重要一樣。本人是本著“酸葡萄”之心理寫下以上這段話,君子請不記小人過,請不要用法律手段對付本人。”

哈哈,我们都是酸葡萄心理嘛~这个理解下不就好了么~
发表于 2009-11-7 17: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4398987D3


说得很好呀!场下都是自己的观众,当然情绪很容易调动啦,但至于是不是因为队员说得好,道德层面渲染得好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觉得一个正常的观众对于这种什么“熄灭一根烟会点燃澳门的明天”类似的话应该是没什么感觉的吧。不过也可能是这些观众特别喜欢听这种只有人们在演讲比赛中狂唱高调才会出现的句子吧。
发表于 2009-11-7 22: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98987D3


说得很好呀!场下都是自己的观众,当然情绪很容易调动啦,但至于是不是因为队员说得好,道德层面渲染得好就不知道了。不过我觉得一个正常的观众对于这种什么“熄灭一根烟会点燃澳门的明天”类似的话应该是没什么感觉的吧。不过也可能是这些观众特别喜欢听这种只有人们在演讲比赛中狂唱高调才会出现的句子吧。
君士坦丁堡 发表于 2009-11-7 17:34


根据我现场的观察,澳大,科大,理工的观众比例大概在5:7:1之间(粗略估计,非严谨数字),旅游学院是一个相对中立的比赛场地,这一点值得其他比赛效仿……找一个和冠军远一点的主办方,对大家都好
发表于 2009-11-7 22: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现场的观察,澳大,科大,理工的观众比例大概在5:7:1之间(粗略估计,非严谨数字),旅游学院是 ...
mameng0628 发表于 2009-11-7 22:04


5:7:1??? 理工去了多少人我是不知道,澳大包括八个上场队员包括老师教练,总共三十一个吧如果我没算错的话~但我回忆一下,现场坐了多少人呢?一百多肯定是有的吧?不过您都说是粗略估计了,我再争这个也没啥意思……

不过对于鼓掌这事,我觉得最好学学台湾,比赛期间不建议鼓掌以免影响双方辩手发言。我建议各辩论队自己都要反省一下,如果实在为自家的队员的精彩言论情不自禁的叫好鼓掌狂欢,也最好控制一下时间,不要在对方站起来四五秒后,掌声还不肯退去,这样,不免有故意浪费对方时间的嫌疑,也严重影响了别人的发言效果~

不过马萌学弟呀,你避重就轻的,说场地中立,嘿嘿,反对就反对,同意就对意,说话老这样,啥时候才能直接一点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31 13:09 , Processed in 0.1560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