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56|回复: 13

辩题要实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9 15: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拜读了《小谈辩题的评价》的帖子(http://www.bianlun.net/bbs/viewt ... 5907&extra=page%3D1),作者说的和下面兰蒂斯的回复都挺全面的。我谈不了那么全面,只是对作者最后一段“一个高质量的辩题除了具有以上几点外,还往往是比较联系实际,能够给人们实际生活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提供一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样就更是锦上添花了。”这段关于辩题现实性的论述觉得颇意犹未尽,或许这也是兰蒂斯说的辩题的讨论价值的范畴吧。于是新发一帖,说说自己对于题目的现实性的看法,随便谈谈,说得不妥当的地方,欢迎指教~~

许多辩题很不实在。十分缺乏现实意义。尤其以“A比B更重要”的比较性辩题多些。且不说有些东西由于性质上的区别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比较从何谈起,即使能比,比出来的目的何在呢?比如“在志愿活动中,个人更重要/团体更重要”,这两个东西哪个重与我们今天怎么去搞这个志愿活动有什么关系呢?我看不明白,我相信相当部分的人也说不清楚,而有看法的人的意见相信分歧也会相当巨大———那我们讨论他俩谁重还能解决什么问题?胡适先生说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句话今天来看一看还是有道理的。


辩题不够实在,是有着深厚的社会现实基础的。我国有着悠久的官僚主义作风。一群辩手聚在一起讨论一个无聊题目那是在辩论;一群官员一起讨论一个无聊题目是在开会。

做官的人都很习惯去讨论争辩一些看来莫测高深其实纯扯淡的东西,争论些A重要还是B重要,是3个代表还是5个代表,是要构建河蟹社会还是草-------------------篱笆---马社会的问题。争论完了,底下人再忙着去领会上级精神,聆听最高指示。大抵如此。

之所以官员喜欢这样空洞无聊的题目,在于这样的话很难说错。说不错,也就不需要负责任。而逃避责任正是继承了官僚主义作风的优良传统啊。其实专制的真正危害就在于责任和权力的脱节——军队也很专制,但是打败仗军事长官逃避责任比政府官僚难些,于是官腔空话也就少些,相应的弊端问题也就少些。而政府官员上位者只是指引个方向,打打官腔,下面人具体如何做要自己去揣测上意,自然问题多多。

不知道我们的辩论是不是要面向培养符合中国国情的未来官员,于是也整出若干完全搞不明白其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题目出来。希望辩题,能越来越实在。“我们要构建河螃蟹社会/草泥巴马社会”“我们要3个代表/5个代表”这样的空洞题目,偶尔玩玩也罢了,数量上,还是能少就尽量少些吧。
发表于 2009-3-9 16: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谢谢你的补充,我将会在有时间的时候去详细阐述一下关于辩题实际意义的问题:)
发表于 2009-3-9 22: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辩题实在的办法,我觉得做两件事够了:

1、辩题主题是社会热点话题
2、由观众(同学)投票选择哪些辩题是他们最想看的

比如这段时间吵得很热的“代言产品出了问题,明星要不要承担连带责任”“高中要不要文理分科”“拍后不买,蔡铭超的行为是言而无信还是东方智慧”……

这些题目,我觉得比“人类需不需要时光机器”有意义得多……
发表于 2009-3-9 23: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大善啊……

不过,有些看似空洞而遥远的“问题”讨论讨论也未尝不可,毕竟人还是喜欢看星星的
发表于 2009-3-10 01: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意义”不必解释得太过狭隘。

不同的辩题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有些是娱乐大众,有些是训练逻辑,有些是传播思想,有些是帮助决策。没有必要一根筋得觉得只有哪一类辩题才有意义。

只有空洞的辩题(道可道/道不可道),辩论会形而上;只有实用的辩题(应/不应考公务员),辩论会功利化;只有表演性的辩题(猪八戒/孙悟空更适合当老公),辩论会庸俗;只有技术性的辩题(月亮是方的/三角的),辩论会很无聊……

而且,楼主提到的,更多不是题目本身的问题,而是辩论方法的问题——如果愿意,任一个辩题都可以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为价值基础。同样是讨论“河蟹好不好吃”,通过调查研究人们口味的论证,就比扯河蟹它祖宗是谁的论证要有意义。

[ 本帖最后由 herolandis 于 2009-3-10 02:03 编辑 ]
发表于 2009-3-10 01: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观的说,实践中还是有很大一批辩手喜欢形而上的题目的,在我身边调查的结果,65%以上的辩龄超过3年的辩手有这样的取向,但同时未必排斥政策性题目(当然不排除我所在地区或身边辩手的素养不高)。喜欢相对空泛的题目不代表都是纸上谈兵之辈,钻研实际问题的人也不乏跟风无思考者。当然,在当前,让高校辩手多思考些有现实意义的题目确实有比较高的价值,应该被提倡。但辩论本身的价值之一也在于让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支持一些选择,倡导一些价值的时候,似乎也不应该以否定其他人选择为前提,貌似更为好些。百花齐放或许比一支独秀更有些昂然的味道。
发表于 2009-3-10 11: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溪所言甚是啊
发表于 2009-3-10 20: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GR 于 2009-3-9 23:32 发表
楼上大善啊……

不过,有些看似空洞而遥远的“问题”讨论讨论也未尝不可,毕竟人还是喜欢看星星的


哈哈~那是那是~像朋友间打个交流赛、训练赛、友谊赛、幽默赛之类的,就像兰蒂斯所说,各种题目都可以。

而且我绝对赞同 寒溪 的话,各种辩题都有会更合适。

我前面说的,是针对充斥各种大赛的多是那些让观众观之无味,辩手辩之闹心的题目……

原帖由 寒溪沉沙 于 2009-3-10 01:49 发表
客观的说,实践中还是有很大一批辩手喜欢形而上的题目的,在我身边调查的结果,65%以上的辩龄超过3年的辩手有这样的取向,但同时未必排斥政策性题目(当然不排除我所在地区或身边辩手的素养不高)。喜欢相对空泛的题目不代表都是纸上谈兵之辈,钻研实际问题的人也不乏跟风无思考者。当然,在当前,让高校辩手多思考些有现实意义的题目确实有比较高的价值,应该被提倡。但辩论本身的价值之一也在于让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支持一些选择,倡导一些价值的时候,似乎也不应该以否定其他人选择为前提,貌似更为好些。百花齐放或许比一支独秀更有些昂然的味道。


我同意。我自己也很喜欢形而上的题目。

另外,我觉得其实很多政策型、社会型辩题,都会追根溯源到形而上的经典哲学命题中去。
比如人肉、蔡铭超、恐怖主义,这样三个题目都会归结到“为达正义的目的,是否可以使用非正义的手段”上去。
所以我觉得,在社会型、政策型辩题中,辩出深厚的形而上学功底,这可能才是把辩论引向纵深的方法。
发表于 2009-3-11 01: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的帖子

“我觉得其实很多政策型、社会型辩题,都会追根溯源到形而上的经典哲学命题中去”

呵呵,赞同~
发表于 2009-3-11 14: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很赞成。虽然最终会牵涉一些伦理上的思考,但主要还是正反双方的利益得失的思考。
或者说,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比伦理上的思考更为重要
发表于 2009-3-11 19: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还在这里YY啊?

看看求助区的辩题,都烂成什么样了,翻三页几乎找不到一个看上去值得辩论的题目。

所谓“我觉得其实很多政策型、社会型辩题,都会追根溯源到形而上的经典哲学命题中去”,正如辩手们在场上的绝大多数发言一样,完全是一句废话。

ls的发言深得我心:“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比伦理上的思考更为重要”。所有“现实的”命题,无非是利益的权衡。扯形而上的淡很无谓。

而“经典哲学命题”中的形而上的辩题呢?啊,星星同学曾经说过,这种辩论赛的目的是科普,是学术常识的普及。因此,显而易见,这种辩论赛的意义远不如开个讲座大。至少人家两边观点都讲,而不是像辩手那样全变成偏执狂,无视教科书上的白纸黑字,强说只有自己有理。
发表于 2009-3-11 22: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有内部消息 于 2009-3-11 19:07 发表
大家还在这里YY啊?

看看求助区的辩题,都烂成什么样了,翻三页几乎找不到一个看上去值得辩论的题目。

所谓“我觉得其实很多政策型、社会型辩题,都会追根溯源到形而上的经典哲学命题中去”,正如辩手们在场上 ...



有趣的我有内部消息啊……:)
发表于 2009-3-11 22: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有些人就是喜欢占着道德高地,居高临下想当然地认为别人无理。
发表于 2009-3-11 23: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有内部消息 于 2009-3-11 19:07 发表
所谓“我觉得其实很多政策型、社会型辩题,都会追根溯源到形而上的经典哲学命题中去”,正如辩手们在场上的绝大多数发言一样,完全是一句废话。


是不是废话,要看怎么理解。我觉得,那些形而上的经典哲学命题还是可以提供很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角度,从而帮着我们问题想得更全面深入的。


这种辩论赛的意义远不如开个讲座大。至少人家两边观点讲,而不是像辩手那样全变成偏执狂,无视教科书上的白纸黑字,强说只有自己有理。

呵呵~敢这么打辩论赛的人,除非对面的水平也很烂,否则一定输得都很难看——你有理的地方既然是白纸黑字,对手岂能不知?又岂会不从其中找出漏洞来发问?你只会强说自己有理,却不能解释那些问题,到了场上非挨打不可。而对于对方观点中合理的成分,如果不能事先准备,更是要吃亏——要么回避对方,要么对抗观众常识。这样的场面,辩手是绝对不希望自己碰到的。

倒是演说讲座,反正也没人会提问找茬,照本宣科地念那些白纸黑字就完了,怎么可能让人对白纸黑字提出置疑,从而想得更深更透?

看看求助区的辩题,都烂成什么样了,翻三页几乎找不到一个看上去值得辩论的题目。

这句倒是完全同意。

过几天,浙大2009求是杯的辩题就要完成选拔程序了。到时候我会再把辩题贴出来。到时候也欢迎 消息 兄多提意见~

另外,也希望 消息 兄能多提供一些好辩题——据我所知,很多辩论赛的主办方(往往是非辩论专业人员)也为找不到好辩题而苦恼——他们也不想辩这些烂题,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结果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2:05 , Processed in 0.0471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