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75|回复: 7

现实往往无奈——谈读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5 10: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起这么个题目来,是因为远在海外的网友pp95发表的一篇《鼓励读经》的帖子。原文当中写到的好学的美国人向去美国念书的中国人请教中国国学经典而中国人对此一问三不知的事情未必是真实的,但国人当中对于国学经典的认识浅薄却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社会现实。
    我对他的帖子的回复是“将来我可以自己教自己的孩子读经史子集。”
    确实,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人——别人喜欢看一些风花雪月,喜欢看一些打打杀杀,我却喜欢读那些“读不懂”的东西,不被看做是怪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我也没敢说自己通晓那些被尊奉为“经”的书籍,至少我必须承认《古文尚书》的开初几篇读起来确实有点艰涩。

    在我看来,大多数人不去读经的原因不是没有经可读,而是读不懂。我们不能奢望孩童能读懂《唐诗三百首》,我们也不能奢望每个人都能读懂远在周朝时候形成的《论语》、《孟子》。原因是什么?孩童不能读懂《唐诗三百首》是因为智力发育的原因,而成人不能读懂《论语》、《孟子》则是文化氛围不具备让他能读懂的因素。一个浮躁的社会氛围,不能有宁静的文化气息,是不能普及经典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经典的接触只能是浅尝辄止,在枯燥、艰深的经典面前,不自然的产生了畏惧心理,都不敢再去读,遑论读懂。

    现在国内掀起的国学热,我个人到目前为止都只是处于观望的角度。因为我也说不上是好是坏。且不论于丹之流对于经典的解读存在不存在舛错与穿凿,仅仅是国学热潮被掀起对于经典的普及,不见得很有用处——并非是说你听了于丹之流的几场讲座,你就懂得了国学的经典所在了。最多,也就是起个引导作用,告诉民众说: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经典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宝物,大家快去挖掘吧!但是大家去挖掘了,也会有很多人半途而废。读懂经典,真的不是拿嘴说说就可以的。

    关于国学经典,我在努力的方向是研究《山海经》。
    《山海经》号称中国第一奇书,历来研究的人就多的很。现在也是。但是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是:很多貌似重要的资料你根本找不到。往往在涉及到某个角色的时候,我需要参考大量的文字资料来做综合的论述,但是往往发现这些东西找不着。我现在存档的各类文本资料,总计超过了几百万字。但是这海量的信息里面并没有包含所有要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东西,在这些资料里面尚未出现过。于是,我很多时候需要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各类的论文。
    然而,最让我郁闷的事情往往在这个时候发生。为了读到这些很有研究价值的《山海经》分析和注解,往往看到那些文章出自维普资讯、CNKI等等。而能下载回来的,往往是在标题后面标了一个“繁”字,而且,根本不是维普资讯、CNKI等等地方出的——实际上,这些文档都是从台湾、香港甚至海外的一些地区的服务器上下载回来。为什么?
    不管是维普资讯还是CNKI,也不管其他几个大型的期刊数据库,都是收费的。
    至此,我想我该声明一下:对于原作者的辛勤努力我们付出一些钱是应该的。
    但是,我同时很失望的表示:这些文档的收费,太高了。以CNKI为例,下载个3000字的文档都要3元人民币(字数和人民币索要的额度不直接比较)。我们不是出版社,也不是报社,这个价格未免太离谱了。为了搜集几百篇论文,我岂不是要花上几千人民币。而我去书店买本百万字的书如果要花掉几千人民币的话,那书得是什么样子的内容、什么样子的装潢啊?算算我会不心疼吗?我为了什么啊?不就是为了参考别人的研究更好的去分析《山海经》吗?这样的成本,我不是花不起,而是觉得如果去花,真的太不值得了。如果是收费0.5元人民币的话,也许我还会考虑(注意,我只是说也许),但是,3元人民币?想都不会再去想了。
    这种情况,并非只是出现在仅仅关于《山海经》一本书的研究当中,其他的,各方各面的,都存在着这种过高收费的现状。我们读个经典容易吗?不求甚解,不如不读。欲求甚解,对不起了您呐,掏银子吧。
    国民并非都是亿万富翁,为了读个书可以不计成本。虽然维普资讯、CNKI他们的方式我也没十足的理由反对,起码我不喜欢这样。相比之下,我收集到的资料繁体的较多,多从港澳台及之外的地区获得,让我觉得万分尴尬。

    pp95兄,您看见了吧,就算国人要读经,也只能弄个不求甚解。要想弄个读懂读透,不惟要花许多思考,更要花不少银子。
发表于 2008-8-25 15: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仔细读,粗略地看了下,发现lz要告诉人家的就是因为贵所以想研究也没法研究,是吗?

大学的校园网络内很多数据库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且不说,图书馆的纸质书其实也够看的了,终究想研究方法多了去了。lz所谓的研究恐怕高深的很,其实很多东西就是读读而已,不是要做学术,也无须发论文,lz拿这么高的标准和和这么低劣的理由,没有什么针对性。您觉得读书就该每个人都收集所有的资料好好读透?那是学者一辈子的事情,那样一个人一辈子恐怕也只能读一本书。然而这断然不是读书真正的意义。lz参加过辩论赛的话应该知道,以“读不了”论证“不应读”是否可能?况且这个读不了的结论还是有问题的。

至于pp95,你的好意大家都明白,谢谢你。你的意向其实国人或许比你认识得更早也更清楚,这个世界上好东西很多,有用的东西也很多,譬如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譬如物种起源,古代文化、西方经典、现代科技,但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读这所有有用的东西。很多东西在教育体制下和传统文化下是有渗透和社会延续的,更多的细致研读那就是个人选择了。一个大学生更是对该读什么,怎么读比较清楚了。如果是谈儿童的教育问题,古文化的比例已经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不断加大了。如若对于所谓“经”没有悟,那么什么好的也并非能发挥作用,我想先贤已经论述过很多这类的道理了。

pp95似乎发过一个要求全站置顶的帖子,其实国学啊、儒家文化啊都有专门的网站,一个辩论专业网站有它自己的功能,它的用户群体也有相应的特点。这样的置顶没有实际的意义,其实也没有什么必要。
发表于 2008-8-25 18: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篇帖子,是由于读了我的这篇帖子,而产生出的新观点。

请大家去读我的第一篇帖子,才知道为什么楼主,有这番感慨。

帖子题目:(转贴)鼓励读经
http://www.goldelite.cn:82/bbs/v ... &extra=page%3D1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20: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ohui252 于 2008-8-25 15:34 发表
没仔细读,粗略地看了下,发现lz要告诉人家的就是因为贵所以想研究也没法研究,是吗?

大学的校园网络内很多数据库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且不说,图书馆的纸质书其实也够看的了,终究想研究方法多了去了。lz所谓的研 ...


是啊,理由是很低劣。要不您老给替我出钱把维普资讯上的所有关于山海经的论文都下下来传给我一份?记得是晋惠帝吧,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干吗不去喝肉粥呢?你在同济大学,还在校,当然可利用的资源相对还丰富一些。那个曾经属于我的年代已经离我远去了。更何况我在校的时候学到的东西,恐怕你在同济大学再学10年也修不到我学的程度。现在我们已经在社会上混了,哪有那么容易。我也想喝肉粥啊,但是我身处的地方不仅没有高校,也没图书馆,即便是各大书店,也很难找到想要的书籍,我又能怎么办呢?我不是学者,收入也微薄,你能指望我天天坐车跑去天津跑去北京跑去石家庄查点资料吗?可笑。如果我要是还能像一个学生那样能天天守着图书馆查阅资料还来发这个牢骚的话,我真的是无耻之极。

虽然我跟pp95兄并无深交,却也知道他现在的处境也并不如意。你又有什么资格要求我们摒弃这个低劣的理由呢?我很纳闷。

你读书为了读读而已,不做学术,不写论文,不代表别人都不想做学术都不想写论文啊。你拿你的要求来要求我,凭什么呢?你最好还是在大学里面好好读书吧,虽然学的课程将来在社会上不见得都有用,将来你到了社会上却总会发现自己在大学里面所学的那点东西太少了。

pp95兄,虽然关于读经的那个帖子,出于这个网站本身的特性我不能如你所愿予以置顶,但对于读经一事,我是表示深深赞同的。现在的年轻人啊,浮躁的多。甚至我觉得,有些孩子应该先去修习三礼,免得满嘴胡说,还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发表于 2008-8-25 22: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从你的这些观点和语气来看,我不用修十年了,我说的是什么你没有看到,只是因为我的语言刺激到了你的尊严便立马反咬一口而已,这不是辩论的态度,辩论反驳的是观点。我谈是古典文化,你所谓国学的普及,你让全中国人都去花钱研究做学术写论文吗?的确,我没有权利要求你,我也没有要求你怎么样,反倒是你以个人的呻吟得出这样似是而非的结论,缺钱所以没法读,没法研究。你自己能代表多少人呢?你说你在社会上混了,似乎就有经验有资本了,那你告诉我像你这样研究的人多,还是像我这样读书的人多,平心而论,结论也显而易见,我只是说个大家都知道的问题罢了。你拿网络资源要钱说事,你如果觉得这很有道理,而且还要攻击我本人,那讨论是无法继续下去了。

经常见到辩论场上的伎俩,一个是拿个人的经历来论证群体,一个是把自己树为权威,譬如,“我是学文学的,所以你不用跟我谈了,你说的肯定不对”或者“我已经工作的人了,你一个大学生小屁孩不要跟我废话”云云,然而辩论偏偏就是要讲理,要说出过程,摆谱和装逼都没用。

当然这里说到的道理很多辩题其实已经涉及到了,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之所以回帖,也只是希望多一些有益的讨论,能让来这个论坛的人参与到观点的争论中来。辩者首先须作真人,讨论中针对的都只是观点而不是个人,这样的原则你我都知道,无须多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22: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尊严不值钱。咬你我也没好处。你还是去多修点东西吧。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见到敢说在大学4年里面比我学的东西更多的。如果你不信的话,就找个熟悉我的人去问问我都在大学里面修了哪些课程,专业的,专业之外的。这一点不含有鄙视或者其他什么不良情绪,不过是为了让你多去学点东西。

我要阐述的是一种处于特定状态的人对于目今状况的心态,你拿辩论的什么什么原则来说,完全无益。如果说我是在跟你摆谱,说句难听的,凭你还不够资格让我在你面前摆谱。等你到了社会上真正的去体味艰辛了,自然会发现社会比学校复杂的多。

虽然我还在华语辩论网上活动,实际上我已经淡出辩论圈子时间不短了。还是那句话啊,年轻人,浮躁的多,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
发表于 2008-8-25 22: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你个人没有兴趣。。。相信你学的多或者不相信与我都没有关系,而且况且知识其实并不是用多少来衡量的,也无法用数量来衡量,你可以很自信,但其实这样的比较无法成立,在这样的话语环境下,很不好意思,我反倒觉得是你不成熟,是你有点浮躁,而这些佯装做倚老卖老的话也太老套而且无意义了。我发贴的目的说的很清楚了。只是你这样的态度其实在看贴者来说是无法愉快的,还好,我脸皮比较厚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8-8-26 07: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不要把别人都想得这么坏。你跟吴理一样的毛病。生活不是辩论,辩论也不是生活。辩论不过是种爱好,还算不上技能。你把辩论当作生活、当作事业可以,如果是把生活和事业当成辩论?傻到了家了。本来你在这里回我的帖子就是文不对题,还一个劲的说什么辩论不辩论的。

说你浮躁也不是为了害你。社会真的不像学校里面那么简单,你也有走上社会那一天。等那个时候,你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9:45 , Processed in 0.0496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