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mameng0628

逻辑问题与金庸小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1 12: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jinqwem 发表于 2011-2-21 00:56
看了, 所以我说它的体系很强大, 但并没有否掉 " 很多想当然而"的东西.

只是, 纯粹个人看法, 建基于大 ...

我觉得东吴的立论,抓住了问题本身最关键的部分,这也许应该说是题目带来的不平衡。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辩手都觉得东吴的论点“深得我心”的原因

但是一个容易被大家“自然而然”接受的观点,不代表整个论证容易被评委接受。

当然,东吴最后的失败,是大陪审团决定的,我觉得他们得出结论,大概没什么认真听比赛
发表于 2011-2-21 16: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的逻辑果然都学的很好,逻辑规则中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但是场上时间太紧张,要说清楚问题实则不易,动用类比为了形象易懂,实属无奈。
发表于 2011-2-21 20: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受教!!
发表于 2011-2-19 09: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挖坟了,十四楼基本上说得很清楚了。。。纯粹想补充一下
1)        东吴大学的立论体系很强大,正方从其他角度的攻击即使成功了,也会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举个例子:东吴说:学生有兴趣,且读得懂的文章不应该放进语文课本。
如果仅在金庸未必人人读懂这点反驳,东吴仍然可以从读得懂,退回到有兴趣,这条防线:即使一时读不懂,有兴趣还会继续钻研。。。而这条防线成立的前提,恰恰是澳门立论的根本。
另一个, 东吴说,金庸如果进入课本,势必会挤掉现有章节。
澳门大学试图说,进入只是节选精华的一两篇,不会挤掉太多。

但在自由辩论中,澳门大学试图抢夺的一点利益是,
正是因为金庸人人都爱,但是又读不懂,所以需要老师引导:

因此澳门进入自己制造的两难困境,
如果要读懂金庸,势必要花上篇幅,势必会挤占课本。
如果不想挤占太多课本空间,就不能花太多篇幅,但同时也不能读懂金庸。

这个两难的成立在于 读懂金庸需要很长篇幅,如果澳门大学论证了读懂金庸其实不需要那么长篇幅,那么东吴大学有兴趣, 自然会慢慢懂的论点自然成立。
澳门大学扫地僧加降龙十八掌的攻击效率会减半。

所以关键, 盗用14楼岚星的话:“可以看出,三个三段论中最核心的一环是“只有学生应该读但一般而言不会去读的文章 才 是最合适的文章”。而这一点的成立与否取决于“怎么年看待中学语文课所承担的任务”——Slot后来总结说东吴立论是把中学语文的功能理解为“推广”就是这个意思。”

2) 澳门大学本来的立论里面其实很明确,
a) 金庸小说符合选材标准(可以进入)
b) 金庸是大家喜爱的,把他放进语文课本有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c) 语文教材选材的趋势是兼容并包,多种文体的容纳。
a)        只说明可以进入,c) 存在漏洞,因为会面对篇幅的问题。b) 才应该是澳门大学最强力的核心点。刘京京的结辫,就是依次展开的。

但是如前所言, 澳门大学在自由辩论时,试着达成一个额外的利益:正是因为金庸人人都爱,但是又读不懂,所以需要老师引导。
所以乱了自己阵脚 , 导致本来的b)没有发挥出来。 (而且东吴大学给的回应,怎么确保学生在学了金庸后,继续学习其他文章, 澳门大学其实没有很好解决)
所以这场比赛胜得险。

窃以为,要么放弃利益,巩固b) ,
要么在争取利益的基础上,承认势必会挤占部分篇幅,但是影响没有反方想象中大,(或是指出现实下,照反方的逻辑,漏掉的好文依然很多, 所以不能指望靠中学课本来 推广所有的古文)
这两个都会比原来的自由辩论应对连贯很多,攻击效果会更好。
所谓有时候需要承认对方的弊端,但是还是要把对方的弊端弱化,大概如此。

3)“怎么看待中学语文课所承担的任务”, 其实是这场比赛的主要战场。澳门大学的 b) 论点,就是为此而生的。
但在自由辩论攻防时,似乎除刘京京外的两位同学,都没有意识到这点。
这有两个可能:
i)        东吴大学在立论时其实悄悄给澳门扣了顶帽子, 套句不好的说法,是嫁祸。
我们今天不是讨论金庸好不好,而是讨论中文课本选材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
刚才已经说了,澳门大学的立论b)点就是为此而生的,我猜测,可能因为论点编排并没有把它放为主,可能因为一开始东吴的解题的角度“听”起来不同的关系。以致看起来澳门一度忘了立论根本。
Ii) 澳门大学预先准备过多。 可能澳门大学一开始预设东吴会在金庸好坏上作战,可能澳门大学对东吴立论的准备不足,所以当比赛进行中,澳门大学给打了个措手,有点拘泥于本来的自由辩论套路。
当然以上只是猜测,但诚以为谁能找出不靠辩手天赋,就锻炼出辩手 对奇招的应变能力的方法,谁的队伍会很强大。

4)自由辩论时,明显东吴防守反击的配合比澳门大学好。逻辑效果上连贯很多。但东吴的立论有两个风险。 一,这是奇招,跳脱了观众和部分评委对比赛走向的预估。至少在当时来说,不讨论金庸好坏,只讨论适不适合, 是有点新。二,只有学生应该读但一般而言不会去读的文章 才 是最合适的文章, 东吴大学三段论中最核心的一段,恰恰是最挑战评委和观众认知,需要时间说服的一段。
赛制加长,澳门大学会有更多的时间找出攻击东吴立论最有效的方式,和巩固自己的b)点。但东吴大学也会有时间开第二战场:金庸好坏,并借第二战场的争夺来偷渡第一战场, 或者在第一战场上加强巩固逻辑中的核心论点。所以鹿死谁手,依旧难说。
窃以为,澳门大学晋级,很大程度上靠刘京京的结辫复活,东吴败在观众评委手上,有点可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19 12: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强大!!!
发表于 2011-2-19 12: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jinqwem 发表于 2011-2-19 09:07
要挖坟了,十四楼基本上说得很清楚了。。。纯粹想补充一下
1)        东吴大学的立论体系很强大,正方从其他角度 ...

这位网友不知看了点评没有,评委很明确的点出,这次比赛,着重立论的完整性,东吴的说法虽然有趣,但是太多“想当然”的部分,论证欠奉

当然,吴子申牺牲自己的风格区迁就整个战术,也是自绝之法
发表于 2011-2-21 00: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色巨塔 发表于 2011-2-19 12:28
这位网友不知看了点评没有,评委很明确的点出,这次比赛,着重立论的完整性,东吴的说法虽然有趣,但是太 ...

看了, 所以我说它的体系很强大, 但并没有否掉 " 很多想当然而"的东西.

只是, 纯粹个人看法, 建基于大众认知法则的严谨推论, 即使实际论据欠缺, 也能够初步成立.
这时候要驳倒, 只是质疑是不够的,
而东吴立论除了关键段, 其余都是由经验/认知法则出发, 而且都有后着应对正方的质疑.

所以, 这从另一角度来看, 是拆墙补墙的攻防, 特别在于战场不知不觉变成 反方设计好的. ( 原因如前所言, 反方一开始说只讨论金庸好坏是不够的, 或许让正方误以为自己主辩也是停留在这点上, 所以选择进攻)

比赛时间越长, 环节越多, 澳门大学就越能找出漏洞, 但东吴也会有更多时间补充立论的论证环节, 或是采用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的战术.

但仅就澳门自由辩论的表现而言, 至少东吴立论的奇效收到了, 只不过辩场没有无敌论点, 只有无敌辩士, 刘京京的回应, 不管是出自当下的洞察(能力)还是仅是无意中选择的正确(天赋) , 都bug 了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8 10:57 , Processed in 0.04899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