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0|回复: 9

正:人际交往中,坦诚比隐忍更能化解矛盾;反:......中,隐忍比坦诚更......;求正;16日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4 16: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户川柯南 于 2024-4-14 20:40 编辑

正方:人际交往中,坦诚比隐忍更能化解矛盾;反方:人际交往中,隐忍比坦诚更能化解矛盾;我是正方4月16日比赛。
发表于 2024-4-15 08: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辩题是从“化解矛盾”这个角度来说的,那么最终目的不是双方不产生矛盾、相安无事,而是需要真正解决问题、双方心里都觉得没有矛盾。

那么首先,坦诚具有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把矛盾点给展示出来。隐忍只是嘴上不说,“我不去与你争”,但实际上在我内心,依然觉得你做得不对,觉得我吃亏了,那这样只是把矛盾掩藏,而不是化解;等到以后再有类似情况出现时,我可能会新账旧账一起算。并且,隐忍的过程,对方可能还完全没有意识到。相比之下,坦诚,至少把问题给提出来了;而只有提出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虽然提出问题后可能也没有解决,但隐藏问题是一定没有解决。

其次,坦诚的另一个要求,是真诚地评估各方损益,而不是抱着小机灵、小心思。这样的沟通,实际上是有助于双方相互理解的,也是有助于矛盾的化解的。隐忍的过程,虽然不能说不真诚,但至少缺乏了交流,可能我们在觉得自己委屈的同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对方付出了什么。隐忍的过程,是一个信息有偏的过程,因而我们可能并没有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也无助于矛盾的解决。

综上,把问题摆上台面,从双方的立场一起来真诚讨论,是坦诚帮助我们化解矛盾的关键所在。而隐藏问题,进而只是自己想自己的委屈,那么就像是掩藏在地壳内的火山,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那么这次不爆发根本不算是矛盾的化解。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22: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户川柯南 发表于 2024-4-15 08:34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辩题是从“化解矛盾”这个角度来说的,那么最终目的不是双方不产生矛盾、相安无事, ...

谢谢呀,挺完善的,有几个我们没想到的点,我是打盘问的(新手),有没有什么好的问题和盘问策略呢
发表于 2024-4-16 08: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为什么要打辩论赛?不就是为了让不同的观点坦诚交流吗?如果隐忍能解决问题,那我们为什么不各自回去琢磨?难道对方辩友指望我们可以一觉醒来大彻大悟,进而相视一笑?

战国时大家忍没忍?结果是什么?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晚清时政府忍没忍?上千项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而巴黎和会列强的决议又是什么?他们觉得矛盾完美化解了,但我们觉得呢?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2: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户川柯南 发表于 2024-4-16 08:20
我们为什么要打辩论赛?不就是为了让不同的观点坦诚交流吗?如果隐忍能解决问题,那我们为什么不各自回去琢 ...

谢谢啊,感觉这几个问题有效地为我打开了新思路,但我们现在又纠结于究竟什么算是人际交往上的矛盾,之前做了好多定义,但都感觉不好,就比如,如果一个人觉得另一个人让他不爽了,但另一个人不知情,此时矛盾产生了吗;矛盾一定需要双方的观点、想法、做法不同吗,我们最开始直觉觉得不是,但好像放在各种场景里,我也可以把很多东西看成是观点上的不同;矛盾一定要有冲突吗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2: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户川柯南 发表于 2024-4-16 08:20
我们为什么要打辩论赛?不就是为了让不同的观点坦诚交流吗?如果隐忍能解决问题,那我们为什么不各自回去琢 ...

还有就是,对于有的小矛盾,好像真的忍一忍就过去了,我们俩都忘了,这种情况下,隐忍算不算化解了矛盾呢?
我们下定义的时候,觉得隐忍一定具有不得已性,但应该怎么论述这一点呢
坦诚会不会激化矛盾呢
 楼主| 发表于 2024-4-16 12: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户川柯南 发表于 2024-4-16 08:20
我们为什么要打辩论赛?不就是为了让不同的观点坦诚交流吗?如果隐忍能解决问题,那我们为什么不各自回去琢 ...

突然想到,这些算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吗
发表于 2024-4-17 09: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首先点个赞。

至于定义,恐怕需要援引比较专业的观点,而不是以我们任何一方的希望来下定义。但您提到的情况,我觉得都是属于矛盾。矛盾,只是逻辑学上的一种针锋相对的状态,所以只要双方有相对的观点、思路、利益等等,都可以理解为矛盾。至于没有表达出来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隐藏,具体原因有很多;但确定的是,双方在思路想法上并没有达成一致,所以矛盾依然是成立的。并且,这种思路想法上的不一致,很有可能会积累、以后会爆发。这也正是隐忍不能解决问题的地方。

其次,隐忍之后双方都忘了的情况。如果真的能实现这一点,我们也不排除隐忍可以解决矛盾;但辩题强调的是“更能”嘛。而且,从实际上讲,隐忍之后真正能忘了,是基于事后双方真诚的相处。例如,双方本身关系就很好,某一次只是其中一方不慎疏忽了,另一方隐忍了,而随后双方又继续真诚地对待对方,那么双方是有可能淡忘的。但如果没有这之前、之后的基础,双方单纯的矛盾或利益之争,那么其中一方哪怕是因为不得已而隐忍,估计也是很难淡忘的。这里也印证了,基于不得已而暂时的隐忍,是不能真正化解矛盾的。

第三,关于坦诚是否会激化矛盾。其实不会。矛盾存在,终究是存在的。暂时的隐忍,只是暂时没有以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但矛盾没有化解,以后终究还是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爆发出来,例如官场上的秋后算账,婚姻中的失望透顶而离婚,这些可能都没有争吵,但形式就不激烈吗?

最后,关于例子,的确不是矛盾,但这个例子佐证了坦诚对于分歧的解决作用,至少佐证了隐忍是没用的。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9: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户川柯南 发表于 2024-4-17 09:30
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首先点个赞。

至于定义,恐怕需要援引比较专业的观点,而不是以我们任何一方的希望来 ...

谢谢你啊,比赛调到了今天中午,我们赢了,虽然只是险胜
发表于 2024-4-19 13: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你们:-)您积极参与讨论,收到回帖后继续提出问题和疑问,使得思路不断清晰,是促进成功的关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3 20:29 , Processed in 0.0461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