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88|回复: 0

辩题:【因循守旧/毫无底线更可悲】 第八届 复赛GH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8 21: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超级联赛复赛GH组第1场比赛
辩题:【因循守旧/毫无底线更可悲】
正方:【重庆大学】队    上场队员:一辩:丁奕;二辩:张子骁; 三辩:郑礼周
反方:【BSHT】队      上场队员:一辩:胡立;二辩:刘静; 三辩:翁启航
评委: 张书帏,卢科岩,周恩捷
正方【重庆大学】辩词:
尊敬的主席评委及在场观众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因循守旧和毫无底线何者更可悲。首先明确一下,因循守旧指的是沿袭旧规,不思革新;毫无底线指的是为了既定的目标行事毫无顾忌。何为可悲呢?我方认为让人感到悲伤即为可悲。
因循守旧者在生命的道路上给自己画了一个圈,或是为了守护他们珍贵的东西,或是畏惧外面世界的危险,畏缩在圈内不敢前进,犹如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然而,躲在旧规的圈子里真的可以保护好他们珍贵的东西吗?显而易见,世界现存的文明当中罕有完全因循守旧的文明,正是因为不思革新的文明最终的命运往往是灭亡。当时代的洪流滚滚而来,当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迅速变化,脆弱的旧规就像纸糊的栏杆一样不堪一击。因此,单纯地因循守旧不仅仅守护不了过往的辉煌,还会让别人觉得愚蠢,进而为他们感到悲伤。当人沉沦在过去的框架中,终究与时代愈行愈远,落于时代的后尘中孤苦伶仃;当文明局限在定死的规矩中,时间的巨浪将摧毁一切,留下残破的悲哀。今天连创新的勇气都丧失了,连改变的志向都不见了,人性还有什么美可以照耀这黑暗的天穹?
再说毫无底线,先来看什么是底线?底线是根据现有的思想文化和基本认知,根据主观的判断划定的一个最低限度。这个限度决定着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物或者说是同一个人的行为会有不同的看法,那我们今天讨论对于一个毫无底线者抱有怎样的心情,就应当从认为其毫无底线的那部分人或社会出发来进行判断。而显而易见的是,那部分人之所以会认为一个人毫无底线,是因为其行为与现有的构架有着根本的冲突与矛盾。当一个人完全不受当时的规则约束的时候——即在当时这个人毫无底线的时候,其行为就是不可判断的。对于一个行为不可判断的人,我们抱有的心情还会是悲伤么?不会,因为一个什么都做得出来的人的存在就是一种可怕。因为毫无底线,所以在一切与他的目标有冲突的事的面前,他都可以选择将其排除,现有的规则在他眼中形同虚设——他是一个会把悲伤施加在别人身上的人,这样的人可怕而不可悲。而当他做出某些丧心病狂的事情,他得到的更加不会是可悲,当他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的时候,在别人眼中就会是一种更深的憎恶——不单单可怕,更是可憎。
诚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毫无底线和因循守旧都不是我们会去做的。对于前者,我们坚定得不会去变得可怕而可憎。而对于后者,我们不希望自己成为那样悲伤的人。
故综上,因循守旧更可悲。

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先驱者,他们看到的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都要深远,也都要透彻,他们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于是他们锐意进取,此时的他们在为人类披荆斩棘的路上毫无底线——也正是他们,人类才不断得一步步从茹毛饮血走到了今天。他们不可悲,他们为人类带来了希望,我们感到的是敬意(?)。
而这样的人终归是少数,大部分毫无底线的人或许做得更多的是伤天害理的事情,没有底线的他们,做出的事往往令人发指。这样的人为了达成目标不惜一切代价,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是某种扭曲的价值观,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够牺牲的,我们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带有的是怎样的心情?我们会为一个泯灭人性的暴徒感到悲伤么?不,这样的存在让人感受到的是恐惧,是憎恶!他们能得到的描述只有可怕与可憎。
如果为了念旧,我们放弃开创;为了守护,我们放弃远方。这是何等的可悲与不幸。
为了理解毫无底线我们先来谈谈底线。底线是一个分量较重的词语,一般情况下它是不能被突破的。我们在生活中极少会听到他人认真地提起自己的底线,正是因为这是做人的最低限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极少触碰它。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不难发现,极少有什么活动会触及到自己的底线。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一天到晚被底线所限定的社会么?显然不是,理由其实很简单,底线不是规矩,这是最低限度的约束,而这个限度有应该是一个与我们生活存在一定距离的限度。故,底线的有无对于大部分的生活其实是没有直接影响。退一步讲,假如没有底线的人为了自己的目标做了很多出格的事并造成了恶劣影响,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这样的人我们会认为他们可悲吗?这些人为了达成目标不惜一切代价,这种疯狂的人我们只会觉得他们可怕。他们极度自私不惜一切不值得我们去怜悯去同情,我们只会觉得这种人可怕、可憎、可恶。
因循守旧和毫无底线都不是我们,但因循守旧让自己感到绝望,让他人感到可悲,而毫无底线则更是让他人感到可怕。综上所述,因循守旧更可悲。

反方【BSHT】辩词:
毫无底线更可悲
好的,谢谢主席,我们都知道因循守旧与毫无底线都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这无疑都是很可悲的,但是我们今天比较的是何者更可悲,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人鱼最终为了心爱的人化为泡沫,我们觉得她很可悲,但她自己却觉得很幸福,各执己见之下是无法评判的,所以我们应该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进行客观评价。因循守旧是指沿袭老的一套,固执的不进行改变,而我们说一个人毫无底线不是指她打破了多少底线,而是在他心中本身就没有底线的概念,毫无底线是只要存在一个契机,那底线便能够被打破的动态的过程。我们今天讨论的毫无底线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主见的毫无底线,这种人会步步妥协退让,另一种是无视道德法律等社会规约的毫无底线。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可以无视规则,不择手段。
要如何评判可悲呢?就在于他是否打破或违背了最有价值的东西。一方面,在一个社会当中,人格思想的独立是社会和谐存在必不可少的部分。人类之所以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就是因为我们独立自主,超脱物外的自由思想。对于没有主见毫无底线的人来说,他们会一步步的妥协退让,他们会屈服于别人之下,他们的人生方向不是自己决定的,他们按照被人规划好的路一步步的走下去,难道还不够可悲么?他们从没有为自己而活。相对来说因循守旧虽然还一直按着老一套的方式处理问题,他们可能会遭遇一些挫折,也很可悲,但是他们至少可以为自己而活,而毫无底线的人一直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没有自我意识,没有独立的决断,甚至连自己的人生都不能做主,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另一方面,在一个社会当中社会规则秩序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极为重要和有价值的,在为达目的毫无底线的人眼里,道德和法律的存在没有意义,社会公约也没有价值,只要有契机的存在,毫无底线的人便可以打破规则,当一个人罔顾道德,无视法律时将会是多么的可悲。希特勒毫无底线,给欧洲造成了空前的浩劫,这是多么的可悲,三鹿公司毫无底线,致使多少无辜幼儿丧失生命,这是多么的可悲啊,对方辩友所说的因循守旧虽然暂时不太适用了,但至少不会违背社会的规则与秩序,不会打破如此重要社会良俗。
从两个对社会极有价值的方面来比较,毫无底线都比因循守旧更可悲,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毫无底线比因循守旧更可悲。

超级联赛复赛GH组第二场比赛
辩题:【因循守旧/毫无底线更可悲】
正方:【污妖群】队  上场队员:一辩:陈宇;二辩:唐晟骞;三辩:王冬蕾
反方:【龙王山上没有龙】队  上场队员:一辩:袁佳佳;二辩:徐冯君;三辩:郁一侃
评委:张书帏,周恩捷,卢科岩
正方【污妖群】辩词
问候主席对方辩友及在场各位,开宗明义,因循守旧指沿袭旧规,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毫无底线,形容严重打破了社会共同认知的行为。可悲是指这两种观念,哪种妨碍了进步和发展。
    一个社会如果要发展,应当是不断的累积变化,最终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从三从四德到夫为妻纲,女生可以自己选择配偶,在过去是不守妇道,现在却理所当然。从同性恋像异教徒一样被排斥,到现在逐步婚姻合法化。我们会看到,底线是一个社会的共同认知,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生产力,社会关系,婚姻家庭模式,都在剧变,而社会认知一定要随之改变。而约定俗成的社会观念,往往有着强大的惯性,不仅滞后于社会变化,还约束着人们接受新的道德观,这时因循守旧让我们规避了观念冲击的风险,却对新需求视而不见,掩盖矛盾,最终激化。而打破底线,虽然一时之间人们觉着道德沦丧,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却更符合未来的社会发展。
    而一个社会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除旧布新的基础上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没有哪个社会秩序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是在它最初建立最有生机的时候。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无论是什么样的制度,最终都度过了辉煌,下坡,改革不力,灭亡的过程,忠君爱国是每个朝代的道德底线,可即便生死关头有人殉国,却对朝代的存续,没有任何作用,更不能阻止新时代的到来。清朝末年国家已经在生死飘摇,可是改革者却对民主科学人权等观念迟迟不肯接受,三纲五常之下社会进步极为缓慢,最终醒悟立宪但为时已晚。因循守旧最终导致固化封闭,缺乏生机的社会状态,好的无法更好,坏的也无法改正,只有重复,没有任何希望可言,这样的社会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今天讨论毫无底线和因循守旧,应当放到具体情境当中进行,首先明确,在一个社会选择前进方向的时候,这两种极端的状态都不是理想的最优答案,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进一步讨论谁更阻碍社会的进步。以人们的两性观念为例,在过去是性压抑,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解放却带来性泛滥,但是这两种结果似乎都不好吧,人们真正的需要既不是压抑也不是泛滥而是性自由。可是面对具有强大基础的旧观念,温和的要求是难以兑现,因循守旧更是让腐烂继续蔓延的温床,我们希望人的每一步都理性客观,可现实社会复杂多变,往往没有给我们太多的选择空间,让我们随时利益最大化,但是先跑起来,要比原地踏步好一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23:32 , Processed in 0.0586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