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了第三篇,我已经有些黔驴技穷了,感觉是废话在来回说,没什么更多的实质性的意义了。 我们到了杭州的第三场比赛,又回到了一个较为轻松的话题上。辩题为“项羽应选择乌江自刎/东山再起”。反方为浙江工业大学,正方为澳门大学。 这一场比赛,可谓是杭州七场比赛中为数不多的几场高手过招的比赛。据我的了解,正方的准备不可谓不充分,而反方依然能打得有声有色,虽说没能让正方举步维艰,但也让正方不得不步步为营,可见反方对于这个题目的准备也是相当透彻、相当深入的。
正方的带队队员,据我个人了解,是极不愿意拘泥于常规思路的,同时又是有着丰富的辩论经验的,所以往往会在最有力地巩固己方立场、打击对方观点同时,找到相对最为新颖、最为吸引人注意的措词和思路。本场比赛就是有一个典范。 而本场比赛,美中不足的一点在于,双方都有一些自己顾自己。正方自己的理论框架在进行充分的陈述,而反方也紧紧抓住自己的那一套进行慷慨激昂的申论,对于对方的攻击显得有些不足。即使在一对一的质询环节,双方所设计的问题都是为了让对方进入自己的圈套,让对方承认自己的问题。虽然,我不得不说能设计好这样的问题也是优秀的辩论功底的体现,但是没能针对对方的申论进行临场的有力打击,这对于评委和观众而言,总觉得有些不过瘾。 同时,这场比赛又是一场搞笑的比赛。尤其是正方二辩,以期憨厚老实的形象,犯了一个幽你一默的笑话。当反方质询的问题抛过来之后,正方二辩先是习惯性地进行了几句搪塞和解释,然后反应过来反方的问题本身就不对。看来,我们队的训练,也有训练过头的地方,队员们也有反应灵敏、凭直觉就能反应的情况。 说到结辩,是一支队伍最后一次机会。当然如果有些比赛在之前就已经锁定了胜负的话,那就是例外了。可是这一场不是。反方结辩的辩词相当精彩,可谓谈古论今、铿锵有力又不乏文彩奕奕。但是反方结辩的台风就显得有些美中不足了。虽然没有明显的不尊重对手,但是动作偏大,显得不是很好看。而正方结辩,是我在澳大队内要表扬的一个,不仅仅因为有一个相对平稳的台风,而且因为她是一位新入队的队员,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领悟结辩的要义,基本履行了一个结辩应该履行的职责,虽然不是十分的出彩,但是也是可喜可贺的。相对于有些需要培养三年多才勉强能做结好辩的同学而言,她是相当出色的了。 至于个人,我认为正方的三辩较为出色。反方的队员实力较为平均,辩词精彩的队员动作有些夸张,台风优秀的队员辩词又有些一般,有些可惜了。但是,正方三辩还是没能达到一个顶尖队员应该达到的水平,可能是第一次打这样的赛制的缘故吧,在以后的训练中还要进一步努力。 以上评点纯属个人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