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3|回复: 14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9 11: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m02: a组复赛一辩题:

正方:善一定有善报
反方:善不一定有善报

发表于 2005-7-28 18: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感觉正方有点难辨,因为辩题中多了“一定”两个字。在价值上或许有可辨之处,但事实判断确实很难论证其立场。
发表于 2005-8-24 01: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SIGR在 2005/8/24 11:45am 第 1 次编辑]

貌似今天凌晨有个人在这里发了篇立论

怎么转眼不见了?

发表于 2005-8-24 11: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很奇怪俄,这次的题目,国辩网站上和这里貌似对不上
貌似是善必有善报
发表于 2005-8-27 19: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必有和一定有的区别很大么?
发表于 2005-8-31 17: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dean语,未尝发现辩论的王道,至于霸道无可厚非。以“凶悍”形容立论亦可。

我就想这场的凶悍可能了。。。
首先说明,被大家置疑的凶悍的极至,是否就是通过对辩题的解释来否定辩题中概念的存在?

那么正方的目标就是否定“非善报”的存在。
1,回报包括名、利。前者囊括道德评价。
2,善,就是一种道德评价。
3,所以,一旦表述善,那么对于善者或善行,就是在进行道德褒奖了。
4,除非它根本就不是善。
补充:1,善报有程度区别。
     2,善与善报之间有时间差和空间差。
这样,足够了。

那么反方在“未必”上做文章,大家都可以猜到的。
但是我觉得凶悍的给“未必”做文章的方法,是这样:
未必,善不能够得到即时馈报,不能够通过善行的发生带来馈报,任何善的馈报的源头根本不是善。这样善和报之间的关系就被解构了。
善报发生必有时空有限性的约束,这个有限空间不能够被拓展,超出生命所能及的长度就已然落在了“未必”的范畴里。及善的行为者一旦失去判断能力,正方的补充的道德评价根本不能得到“一定”的结论。

随便扯淡啊,呵呵
不谈王霸并用,说说阳儒阴法。总觉得权力野心既需要狠狠的用于褫夺,又要像拉斯韦尔说得修葺成信仰象征。

发表于 2005-8-31 20: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收到!呵呵!
发表于 2005-9-2 1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这都是在讨论什么问题呀!faint
发表于 2005-12-22 21: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善应该有善报  但不一定有善报
发表于 2005-12-27 12: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感觉上这个辩题的界定很难,什么叫善,商鞅变法是对天下的善,却是对当时的统治阶级的恶,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进行界定就是关键.
人死了以后才被理解被感谢算不算是得到善报呢,也很难说
发表于 2006-9-30 17: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我很同意高阳的观点,这个辩题本身有一点问题
发表于 2006-10-5 11: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此辩题刚看,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到:应然而不一定实然.那么是否就是说反方就占据了辩题上的主动了呢.我看也未必.首先在判定善行这一概念时本身就是相对模糊的 ,我本人认为这 是一个价值判断,应该根据社会的主流.而辩论做为现实辩论,我们更应该以现代社会的道德评判为标准,这是正反双方都应该达成的默契.关键是在这个必字上,到底是应然还是 实然呢?反方如果能够举出一个善行得到恶报并且将来永远不会得到善报的例子,正方不功自破.而正方就是要扣住永远这两个字,让反方也只能站在应然而非实然 的战场上了.当然一场辩论不可能如此生涩,正方自然可以大谈一些善行有善报的例子,要在气势上压倒反方.而反方如果举出有善行未得到善报的例子,正方大可将将来这一时间限定引入.这仅是本人临时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各位予以批评和斧正.
发表于 2007-1-7 17: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同意正方观点,我也认为这是一个价值界定的概念问题,正方可以有很大的发挥余地,而反方却没有,看似正方吃亏其实不然,我感觉只要把握好,正方一定胜。。简单说说,不在理,勿怪/。
发表于 2007-1-7 18: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看了看这场比赛的录像,其实正方一直在强调的就是,善产生的善报有诸多方面,而反方似乎总爱拿一些天灾人祸来论证说善心是好的,人是该有善心的,但是意外太多了,比如什么神农尝百草不小心中毒自己挂了,这就是说只有有意外,有事故,就不是善报了,所以论证出善未必有善报

这里反方的问题是既然在讨论善和善报,那么报就是由善推出的东西,才与善有关,才能拿来讨论,如果是天灾和意外,那么意外的产生原因并不是善,所以也不能说是善的报,所以是不能与善联系的

而且正方的同学似乎有点凶……

发表于 2007-3-20 21: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国辩A组复赛一辩题

还没有看比赛的录像呢,在学校里,条件比较差

就我个人理解还是反方比较好打一点吧,虽然说这是个价值取向的问题,但是社会并不像人想得那样去发展,现在的社会,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善有善报啊

我认为善必有善报,是有些天真的想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7:14 , Processed in 0.0957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