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乐观鱼在 2007/06/27 02:09am 第 3 次编辑]
我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任重远。这次有幸作为辩手参加了第一届世辩。通过这次赛事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不少收获。 比赛结束后,看到网上有不少对大赛的评语。其实论辈分,我是没有资格在这里发表什么言论的,不过作为当事人,我想说说自己对这次大赛的看法。 在新加坡待了两年,我想我对新马一带的情况了解的相对多一点。所以我想为主办方说句公道话。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举办一届华语辩论赛可谓是步履维艰,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主办方都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遇到巨大的困难。而能在这种情况下举办世界性的华语辩论赛,我想目的只是为了弘扬华语,还有和各大学进行交流。否则,据我所知,连马来西亚的全辩赛都会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又何苦兴师动众的举办如此大的赛事?
大家争论最多的是赛果问题,有些人认为是故意安排的,是主办方操纵,可是我恳请大家仔细想一想: 首先,从主办方的角度,举办这次比赛已经让全世界都知道了mmu的名字,他们有何必操作自己的队伍出线,让其它队留下这种口实呢?其次,就算他们操纵赛果,mmu也没有必要把马大捧成冠军,这对他们自己而言也没什么好处,还不如操纵到底让自己的队伍折桂,奖金还可以保留。 其次,从马大的角度而言。我想拥有两个国辩冠军,一个国辩亚军,又有新愿景冠军等多项荣誉和优秀成绩的马大,早就已经名扬四海。说句不好听的话,马大根本不需要靠这届世辩来为自己扬名,即使马大在决赛之前输掉,我想也没有一支队伍会因此轻视这支禁旅。即使承载着这么多荣誉,马大的辩手们依然兢兢业业的准备比赛,而且在场上的实力,我想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冠军是靠自己拿下来的。半决赛,我们与马大相遇,准备不足只是一个小小的原因,水平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输了比赛,虽然有些不甘心,不过我可以保证,我们队每一个人无论场上还是场下的教练还是队员没有不服气的。0:15输得很惨,不过输给马大我们不丢人。
还有就是裁判的评选上有很多争议。我想仔细看过比赛章程的人都应该记得,上面明确的写着,“若能提供一位评判协助本赛会,大会将感激不尽”, 我想这已经足见主办方的诚意,和许多为难之处了。大赛的场次很多,没有足够的专业裁判,出现了些争议,我想也是大家和主办方都不愿看到的。即使如此,每支队伍碰到不专业的裁判的几率也是一样的吧。有些队员说,输掉的原因是马来西亚的裁判不喜欢其它地区辩手的风格,可是同样的道理,这次大赛中也有非马来西亚的裁判在评判马来西亚队伍,这时候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吧,那是不是也算公平呢? 作为一个中国的留学生,我自然有着中国的情结,看到中国的队伍就会有种亲切感。可是不代表我不要客观的看问题。回忆一下2004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第一届亚太赛的时候,当时我还在读国大的预科班。在第一轮16进八的淘汰赛中,以国能和博特拉为首的四支马拉西亚的队伍全军覆没。平心而论,如果硬要比较,相比这次经过三场小组赛才确定出线比起来,哪一个不确定性更大? 最后也是澳大和辅仁大学摘走了冠亚军。比赛过后,失利的马来西亚的各大学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继续为以后的比赛进行着准备。 中国队伍没有出现在四强中,我也很惋惜。不过,用不适应裁判作为理由似乎不能让大家信服。2004年的澳大,也是在新马裁判的评审下,摘取了亚太的冠军。2005年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同样是在非中国的土地上,捧走了国辩的奖杯。用自己语言的魅力去征服各地的裁判,我想中国的大学是可以做到的!
虽然说了这么多话,不过基本都是大家知道的。其实我知道每一支队伍的队员和教练都是热爱辩论的,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跑来比赛。所以大家决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在网上发表一两句评论不过是茶余饭后大家的感受,和俏皮话罢了。比如slot老师。虽然只说过一两次话,不过一看就知道是喜欢开玩笑又随和的老师。他发贴子说下次澳门大学不参加比赛似乎把大家吓的不轻,其实是和大家开个玩笑。澳门大学久负盛名,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比赛几十次,胜败早已是兵家常事,又怎么会为这一次小小的失利退出比赛。slot老师的演技还真是传神,呵呵。其它的大学,我想也都会支持世辩的。所以我相信,也预祝,更是期待,下届世辩的顺利承办。 ps:以上言论只是我给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措辞不当,或是语言过于主观臆断的地方,还请世辩的筹委主办方和其它各校好友们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