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vs 香港科技大学 c4: (正)经济诱因比公民意识更能促进环保的落实 c3: (反)公民意识比经济诱因更能促进环保的落实 正-公民意识为高度醒觉的人民。经济诱因是能为国,组织或个体带来经济利益的因素。正方的立论标准有三。1)何者能悬崖勒马,2)何者能亡羊补牢,3)何者能一劳永逸。环保问题上,知之可行之,不知也可行止。公民意识-就算达到,知易行难。经济诱因,让商家动了起来。四个不必然-1)灌输公民意识未必会有公民意识。2)有公民意识,未必会环保。3)有环保意识,未必会有环保行为。4)有环保意识未必会落实环保。正一质询环节-对方有公民意识?(有)对方靠飞机来比赛?(是)对方知道飞机排污量很高?(知道)所以有公民意识未必会实行环保。 反-公民意识能有1)认知能力 2)生活习惯上的环保,水电 3)监督作用-示威,反环境污染,监督政府与组织。美国节制,美国在经济诱因的诱惑下,将废料与科技遗留品运往世界各国。美国干净,世界更赃。经济诱因导致美国以环境保护为主的做法危及他人。 自由辩- 正-环保份子进行高峰会议且用飞机。有公民意识首先还是会污染环境。不如以经济诱因来带动排污量大大减低的高效能低污染飞机更实际。知易行南。公民意识包括人权与环保。选择其中一样而放弃另一者时,公民意识存在,环境却被迫害了。肯尼亚重植计划在经济诱因下由二%覆盖虑到达30%覆盖率。要所有人丢手机电脑相机好还是通过经济诱因研发低污染产品好? 反- 经济诱因然政府通过其他方式来排除污染。排污到国外,海水。就算节水贵,依然有人节睡水。公民意识的成功。反方注重打排污到国外的实例。 结 正-对方无标准判断辩题。重头到尾根本没有定义。公民能做到,就算他们去做也只是减少而已。经济诱因能带来商家大规模的环保。不能要求贫穷者放弃利益来奉献。经济诱因让不知者行之,知之者更行之。(者为环保) 反-对方一直逼他们论证偏激例子。(飞机)将生活与环保二挑一来逼。不合理。公民意识能带来大小规模的环保。小至随手关上电源就是公民意识能做到的。但是经济诱因,尽管开电源会浪费钱,依然有人不关。公民意识更彻底。美国废料在经济诱因下运往其他国家,是经济诱因失败的例子。亡羊补牢又公民意识来做更好。 胜方:香港科技大学 (2-7) 最佳:孙越 (反方四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