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sale[50]lbsale[这个贴子最后由ombre在 2004/09/12 03:19pm 第 1 次编辑]
明确概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知足就是对已经得到的生活或者愿望感到满足。基于此,我方认为,知足常乐就是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判断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并充分肯定目前的状态,从而始终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观点阐述:基于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出发,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但人的心理压力日益沉重,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人际关系日益冷漠,贪污腐败日益盛行,社会发展急剧失衡。而这种种现代病的困绕,使现代人处于“常不乐”和“乐不常”的状态。所以,应该提倡知足常乐。知足是一种智慧,常乐是一种境界。知足常乐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而是对现有收获的充分珍惜,对目前成果的充分享受,也是对现有潜力的充分发掘。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恰恰是因为贪图安逸,放纵身心,没有适可而止的精神和知足常乐的心态。 猜想对方可能的理论角度: 1. 把知足常乐等同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我方应对:知足常乐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而是对现有收获的充分珍惜,对目前成果的充分享受,也是对现有潜力的充分发掘。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恰恰是因为贪图安逸,放纵身心,没有适可而止的精神和知足常乐的心态。 2. 片面强调不知足作为进取的动力的作用。我方应对:理性的进取应该以知足常乐的心态为基础作为理性制约的。 现代社会不应提倡知足常乐--理工学院教练稿 辩题:现代社会不应提倡知足常乐。
分析:“知足”是满足于已经得到的,对现状表示满足。这样的心态,会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如果一个人对已得到的,对现状表示满意,同时还有进取之心,去争取更好的东西。那么,他对现状只是满意,却不是满足。他并不“知足”,他只是“知好”,(即认为现状很好,表示满意,但还可以希望更好)。 定义:知足常乐:即满足于已得的,满足于现状,因此保持了长久的愉快的心境。 现代社会:即民主、自由、法制充分发展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个人有充分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体现自身价值的权利,并且这种追求与发挥与社会的进步发展相统一。 现代社会不应该提倡知足常乐,即认为提倡知足常乐,有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立论: 1. 不提倡“知足常乐”,即既不提倡对物质层面的知足,也不提倡对精神境界、个人修养的知足。 2. 提倡“知足常乐”对社会不利。 人们对社会现状不知足,就会改进社会弊端,使社会更进步。相反,知足了之后,社会就会失去进步的源泉,从而停滞不前。 3. 提倡“知足”对绝大部分个人不利。 可以保持个人的进取之心,拼搏前进之心。而且,个人对自身工作能力、学习水平、道德情操、精神修养的不“知足”,可以促进个人提高自身素质。 对方可能立论: 1. 缩小概念。提倡有选择的“知足常乐”,即只讲在某方面应提倡“知足常乐”,对另一些不应提倡的方面视而不见,不加以阐释。 2. 偷换辩题。把知足常乐说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即知足后还不放弃对事物的追求。 3. 栽赃嫁祸。把现代社会的一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现象归为不知足之错。 4. 强加修饰。给知足常乐强加“适度”、“有选择”等修饰,用“提倡适度的、有选择的知足常乐”来代替“提倡知足常乐”。 辩驳: 1. 指出对方缩小概念。从全面的角度并阐述现代社会不应提倡“知足常乐”。 2. 清晰定义。“知足”是对现状感到满足,感到已经足够,自然就不会进一步追求什么。而“知好”是认为现状很好。但继续追求与“知好”并不矛盾。 3. 明确逻辑。不知足不代表要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而追求应用正当手段促成良性竞争,对于上述情况应用法律去规范竞争,而不应用“知足常乐”去扼杀竞争。 4. 指出对方强加出自主观意愿的修饰,而不顾提倡后的实际效果。盲目认为社会对“知足常乐”有符合他们主观意愿的理解。 辩论风格: 1. 保持以微笑作为与对方辩论的态度; 2. 保持以与对方讨论作为辩论的方式。 现代社会应该提倡知足常乐--哲学系一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和对方辩友讨论现代社会是否提倡知足常乐这个问题,对此,我方的观点是:现代社会应提倡知足常乐。 知足,就是指对已经获得的生活或者愿望感到肯定和满足,而知足常乐,就是指,积极肯定目前自身的状态,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有一客观的认识并能始终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安定。《老子》曾经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尤应提倡这一点。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求发展的人,不能对工作和生活没有一点追求和期望,但这并没有否认知足常乐的态度。“知足”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一个人在对待客观事物和精神追求上的认识水平,而“常乐”更是一种自信、愉悦的精神状态。 第一,知足的人才能揣着平和的心,才能常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不能病态地沉溺于欲望的满足,而知足则是一种心理的健康,一种精神上的节制和坦荡。人如果只为满足欲望而活着,那么永远也满足不了。因为满足了一种欲望,同时就有十种欲望受到压制,又有百种欲望随之产生……它们不可能一一得到满足,定会使人常不乐或者乐不常。 而且,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盲目攀比,贪得无厌,最终造成理智的决堤和人性的泯灭。只有窥破利欲、知足常乐,才能真正走出物欲的枷锁,体验到满足的快乐。 第二,知足的社会才是稳定的社会,而社会稳定恰恰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因而,知足常乐,并不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反而会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只有提倡知足,才能求得发展。 第三,人的欲求是无限的。世界上的资源够全世界享用,但不够一个人贪。满足人适当的欲求是必要的,但是人必须学会知足常乐。不知足,只会走向无止境的挥霍,导致资源的浪费。即使带来了一时的乐趣,也必然导致乐极生悲。 综上所述,知足常乐是一种精神境界。它平衡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平和的心态,稳定人的心理,从而保持整个社会和自然界的稳定和平衡。因此,我再次阐述我方观点:“现代社会提倡知足常乐。”
现代社会应该提倡知足常乐--哲学系结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 下面我将总结我方观点: 知足常乐是一种乐观自信、理性自律的健康心态,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理性地进取,快乐地奋斗。 回顾历史、反思现代,知足常乐的当代价值已昭然若是。 盲动浮躁的现代人,只有用知足常乐的心态去审视,才能真正认清什么是我所拥有的,什么是我所追求的。“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不加审视而一味追逐欲望的满足,必然带来迷惘与困惑。只有珍惜现有,立足现实,才能真正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从“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历史已清晰地昭示出,只有以知足的心态去面对外界的纷扰,才能有所立,有所成,有所进。 欲望膨胀的现代社会,只能靠知足常乐的心态去规约、去整合。面对现代社会的纷争与冲突,我们已无法否认,无节制的欲望与贪婪,带给人类的只能是战争与血泪;面对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我们也必须正视,无度的开发与索取,只能将人类推向灾难与毁灭。此情此景,我们已深刻地意识到:无视知足常乐的意义,无异于讳疾忌医;无视理性自律的引导,无异于饮鸩止渴。 “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只有这种对需要的冷静把握,才能使我们在光怪陆离中不再迷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只有这种对欲望的合理制约,才能使我们在物欲横流中保持一份操守;“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这种对功利的理性超脱,才能在人性光辉的照耀下,实现人类最终极的幸福。 我真诚的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摆脱了欲望的驱使,在阳光下、在微风中快乐的生活着。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现代社会不应提倡知足常乐--理工学院辩手稿
我方认为,现代社会不应提倡知足常乐。这是因为,知足,就是对现状满足,而满足又往往导致不思进取,因此提倡知足常乐,必会给现代社会带来种种弊端,且带来的这些弊端非常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下面,我将从物质和精神这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方观点。 首先,提倡知足常乐不利于现代社会在物质文明方面的发展。 我们知道,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不知足的本性,就一直以一股内力的作用,推动着社会的一次次进步和改革。从茹毛饮血到燧木取火,从刀耕火种到机械作业,从原始交换到商品贸易,人类的每一次不知足,都总会带来新的改进,新的发现,新的发明,从而一步步地提高社会的生产力,给社会创造一笔又一笔的社会财富。基于以上客观事实,不难发现,提倡知足常乐,必会导致:1,人的生产积极性的降低;2,人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的关心程度的降低;3,人对推动生产力的创新的投入程度的降低。也就是说,因为知足了,也即对现状满足了,人们在许多直接影响着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行为上都产生了不思进取的态度,工作不努力了,问题不解决了,创造办不到了。这样一来,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又如何得以发展呢? 其次,提倡知足常乐不利于现代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发展。 我们知道,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更迫切需要与其想适应的价值追求、道德修养、思想行为等风气的营造和形成。然而,提倡知足常乐,却会带来以下这些不可忽视的精神层面的后果:1,人的精神营养摄取量的降低;2,人执行道德准则的严格程度的降低;3,人提高情操品行的投入程度的降低。也就是说,因为知足了,也即对线装满足了,人们在许多直接影响着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行为上产生了不思进取的态度,书不读了,坏品行不约束了,好品行不追求了。这样一来,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又如何得以发展呢? 最后,我方要补充的是,我方并不反对对现代社会提倡常乐。同时,我方认为,想要得到常乐这种乐观的态度,方法也有很多。而其中,在不满足现状的推动下,不断追求更高更好,并从中获取过程之乐、奋斗之乐、充实之乐,我方认为,最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现代社会不应提倡知足常乐 。 注:本文由北方一匹狼摘自中大珠海校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