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5|回复: 6

澳门地区高等院校普通话辩论赛点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31 13: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场
正方:澳门理工学院
观点: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工作所在地
辩手:陈丹妮、张骏、唐文璐、李晓迎

反方:澳门科技大学
观点: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主要在户籍所在地
辩手:林姚凯、王雪又、王烁、徐浩楠

   正方在陈词环节中首先介绍了目前民工子女就学难的悲惨现实,然后以国务院近年来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意见为基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论述了民工既然在工作所在地付出了劳动,又纳了各种税项,其子女就有权利在工作所在地享受义务教育,而工作所在地也有责任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相比于户籍所在地,工作所在地较为发达,占有了国家八成的教育资源,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由工作所在地负主要责任有助于减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可以说,正方的立论涵盖了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在论述时又通过抒情来增加渲染力(我个人认为,个别辩手抒情有点过火)。
   反方则完全立足于现实层面,他们认为,户籍制度即将取消,民工团体即将消失,讨论民工子女的教育责任将来应该由谁负责没有任何意义。他们认为,这场辩论应该是讨论,在目前状况下,民工子女的教育责任到底是由谁在负(我听到这里,吓了一跳)。反方指出目前民工子女就学难的主要矛盾是民工子女流动失控性与教育资源固定性的矛盾,其产生原因是户籍制度和历史问题。也因此,反方认为,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让民工在城市打工,其子女则老老实实回农村上学。至于民工在工作所在地纳过税,反方则认为,工作所在地可以考虑对民工的教育负责,民工子女则不必。正方完全忽略了这道政策性辩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立论上低了对方一个档次。
   在自由辩论阶段,正方借助国家的政策条例开始进攻,而反方则依旧在现实层面上进行现状分析。正方有辩手自称体验过民工生活,站在民工的立场说希望能全家在工作所在地团圆,政府则应该解决其教育问题;反方辩手则说自己做过民工调查,大部分民工不希望把子女带在身边,而希望其在家乡读书。接着,双方就民工子女是应该跟随民工进城,还是应该留守,展开争论。反方在此阶段依靠徐浩楠的个人表现而逐渐占据上风。
   在结辩环节,反方四辩重申今天的辩题只是事实论证,价值倡导毫无意义,并通过论证工作所在地在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没有权利、没有义务、没有责任,来得出他们的结论。正方则对现场态势进行总结,但对反方只论证现状的做法并没有太大质疑,也没有就这道辩题的意义进行阐述,这直接回归论述自己观点。
   在辩手表现方面,双方的四辩发挥较为出色,在自由辩论时发生了数次“单挑”。但正方四辩在表达上缺少适度性。

比赛结果:澳门科技大学以2:1获胜,最佳辩手反方结辩徐浩楠。
   个人认为,澳门科技大学在这场比赛的破题、材料准备、陈词效果上都逊于对手,之所以取胜,很大程度上是徐浩楠的反应与个人表达较出色,而理工学院出现“口无遮拦”。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3: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澳门地区高等院校普通话辩论赛点评

第二场
正方: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
观点: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融入流行
辩手:马昆鹏、周锦、司万乐、吴忠亮

反方:澳门大学
观点: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原汁原味
辩手:蔡斌花、陈典、强雯、付皓

   正方在陈词阶段指出传统文化是一种内核相对稳定的文化综合体,但具有保守性,因此要融入流行元素来与时俱进,并举出女子十二乐坊带起民乐新高潮,中药在汤药基础上引进西药剂型,全聚德展开商业品牌运作等例子,还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保护与创新相互结合。反方则定义原汁原味是指传统文化的核心不变,而非外在表现形式不变,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文化的核心,需要原汁原味、完整性——传统文化是一有机整体,需要原汁原味传承、延续性——传统文化在每一阶段的形态都需要原汁原味的传承,来论证己方观点;同时,反方还点出了流行文化或流行元素的缺点——短暂性、功利性,点出无论是对方提出的女子十二乐坊,还是现代戏说历史剧,再到《西游记》被《大话西游》颠覆,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全被流行元素所扭曲;反方还要求对方论证,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需要融入流行来传承。在这一阶段,正方的立论虽然规矩但仍显单薄,未能根据传统文化的特性进行阐述,反方则相对来讲攻守兼备。双方举例各有千秋,还在传统儒学的传承发扬上互有攻防。但在辩手的个人表达及反驳能力上,澳门大学的辩手由于经验丰富而略占上风。
   进入自由辩论阶段,正方提出文化传承不应该是对受众的强硬灌输,而应该通过融入流行的手段,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使受众主动接受传统文化。反方则问应如何解决流行的短暂性与文化的延续性之间的矛盾;应如何解决流行的功利性与文化的非功利性之间的矛盾。正方则进一步强调融入流行可以带来创新,创新则有利于抢占时代主流,引起受众共鸣,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反方则不断抛出东巴教、纳西族、甲骨文等例子,说明融入流行对上述传统文化的破坏。这一环节双方都偏重于各打各的,对事例的列举远多于逻辑上的交锋。正方未能在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该如何处理,以及濒危传统文化该如何挽救等话题上重击对方;而反方也没有在其定义框架内指出,传承与创新是两个步骤,传承需要原汁原味,创新才需要融入流行。
   在结辩环节,反方指出商业化的包装、现代化的手段并没有改变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但如果融入流行,却会使得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失去自我;正方则提出,今天辩论的重点在于传承,即保护加创新,用新手段、新工具来传承传统文化,可以使传统文化更有活力。
   在辩手的个人表现上,澳门大学的辩手比赛经验较多,运用更为自如,且实力相对平均;公开大学的辩手虽然经验有限,但发挥也很出色,值得表扬。

结果:澳门大学以2:1获胜,最佳辩手付皓。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3: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澳门地区高等院校普通话辩论赛点评

第三场
正方:旅游学院
观点:政通才能人和
辩手:来茵、黄倩雯、周日丽、唐川钟

反方:澳门理工学院
观点:人和才能政通
辩手:陈丹妮、唐文璐、张骏、李晓迎

   正方在陈词阶段开篇提出,社会要可持续性发展,要达到“天人合一”,就要以“通”为本,以“通”为纲;要想达到“大同世界”,就一定要制定顺应时代的政策,只有政治通畅,人民才能良好合作、和睦相处。正方二、三辩接着举例,台湾与大陆不和,在于“一国两制”的政策不能通行;屈原之死,在于楚国政治败坏;夏桀之亡,在其不能很好执政;恐怖主义盛行,在于没有政策约束;而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康乾盛世都是因为政通才造成的。反方则指责对方没有说明政通怎样导致人和,并问在没有政府的原始社会,人到底和不和?反方接着也从理论与事实两个层面入手,论述“人”是内因,“政”是外因,内因是决定因素,而人于人之间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只有在“和合精神,以和为贵”的价值观下,才能解决上述矛盾。他们还指出,除了政策,道德和宗教的力量也能导致人和,因此不能说“政通才能人和”。在事例上,反方说,台湾问题解决不了,是因为人民不够团结;抗日战争中国能胜,是因为军民团结。在这一阶段,双方定义纠缠不清,都想包容对方。正方说“政”就是政策、政令、政治,包括制度、经济、法律、教育、宗教等等;反方则把凡是带“人”字的事物,都拉入了“人和”的范畴,如人民代表大会。可以说,双方对于“政”和“人”的论述,远多于“政通”和“人和”的论述,而且对于事例的分析带有过于明显的偏向性和强加性,在逻辑上也没有理清“才能”的意思,推测是双方在准备过程中对于辩题的理解不足的缘故。
   自由辩论的开始,正方发问“和谐社会”是不是政策,反方则回应“那是目标”并反问“通”的标准,怎样才能通?接着,双方又就人大的定位,台湾问题的解决展开攻守。这一阶段,是激烈而不精彩,双方都在较浅层面上辩论,未能就“政通”和“人和”的关系做深层次讨论。
   总结陈词,反方在“秦始皇时期为什么政通而人不和?”、“朝韩之间关系的改善,是不是靠体育带来的‘人和’?”、“人不和怎么制定政策?”等一系列发问之后,又回到了内外因的论述(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定拥护者啊,就是太生硬了)。正方则回应,今天在辩场上辩得面红耳赤,却没有去打对方辩友,是因为政策、法律不允许(中国道德教育的最大失败啊);朝韩能携手运动会,是因为各自的领导同意了,接着回归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

结果:澳门理工学院以3:0获胜,最佳辩手李晓迎。
   个人观点,李晓迎凭借着对“人大”问题的执著论述,赢得了评委的心。旅游学院的前两位女辩手气势略显凶悍。此之外,这场比赛没有太大亮点。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3: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澳门地区高等院校普通话辩论赛点评

第四场
正方:澳门科技大学
观点:医院的服务当以公平为先
辩手:朱奕玲、陈霄轶、王星阳、徐浩楠

反方: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
观点:医院的服务当以效益为先
辩手:马昆鹏、周锦、司万乐、吴忠亮

   由于反方在准备过程中发生失误,论述的观点为“医院的服务当以效率为先”,因此,这场比赛实在是有点不对路——正方一边固守公平对于医院和医疗事业的重要性,一边将炮弹全打在“效益”身上;而反方则认为效率(效益?)属生产力,公平属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应该以效率(效益?)为先,兼顾公平(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忠实拥护者,但也又是生搬硬套)。因此,对整场比赛而言,并没有太深刻印象,反而是评委老师的一句点评“效益是可以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让人觉得有点意思。

结果:澳门科技大学以3:0获胜,最佳辩手王星阳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3: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澳门地区高等院校普通话辩论赛点评

第五场:
正方:澳门大学
观点:负翁的生活幸福大于辛苦
辩手:李美斯、张瑾、李东君、彭寅

反方:旅游学院
观点:负翁的生活辛苦大于幸福
辩手:黄倩雯、唐川钟、周日丽、来茵

   在陈词阶段,正方首先指出“负翁”是借贷消费人士的戏称,接着套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学说,指出负翁幸福的来源除了物质层面——车房之外,还有尊重、安全、社交等层面,远比辛苦的来源层面要高,而且负翁可以将还款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取得更大的幸福。正方还通过报纸上的人物报道来增加说服力。反方则论述了负翁群体会背负巨大的还款压力,这种压力带来的辛苦远比通过借贷得来的那一点点物质满足和虚荣心满足要强得多。反方还举出了杨白劳的例子加以强化己方观点(在正方曾经提过,现代负翁与杨白劳截然不同之后,还毅然地举这个例子,有勇气)。
   自由辩论一开始,正方发问“幸福与辛苦的比较标准是什么?”反方则反问“压力如何转化为动力?”正方回应“我方二三辩已经论述过了,你方为什么不回答我方的问题。”如此重复纠缠了四个回合,双方都是不了了之。战场又转到了动力能不能给负翁带来幸福上。正方依靠“追女孩的动力,让我幸福得很”,最终占到了上风。
   结辩环节,反方在论述了负翁的压力之大后,又强调了适度原则。正方也在反驳了对方的一些观点之后,又回到自己的论点框架内巩固己方观点。双方并无任何出奇之处。

结果:澳门大学以3:0获胜,最佳辩手彭寅
   由于这个辩题并没有太多逻辑性的东西可打,双方的立论都比较简单。决胜的要素就集中于辩手个人表达能力和语言的吸引力上。澳门大学的辩手显然更盛一筹,彭寅也依靠其擅长的“感情举例”而拿到最佳辩手。

发表于 2005-12-11 18: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澳门地区高等院校普通话辩论赛点评

结果:澳门大学以3:0获胜,最佳辩手彭寅
发表于 2006-10-25 20: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澳门地区高等院校普通话辩论赛点评

下面引用由bruceliujing2005/10/31 01:12pm 发表的内容:
第三场
正方:旅游学院
观点:政通才能人和
辩手:来茵、黄倩雯、周日丽、唐川钟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2:00 , Processed in 0.0726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