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号的比赛,哈工程临时设备出问题,等了一个半小时,比赛还是开始。结束后,主持人宣布因为规则哈工程输。但是开始没有任何说明说比赛即使打了还是输,成了一场注定结果的比赛。 第二天公布评分表,愕然,按照评委分数2:1哈工程胜。 不知道哈工程会不会悔恨不已而上交会不会又尴尬又无奈…… 场面上看,双方由于风格不同而平分秋色,基本上交属于攻击型哈工程是防守型,网上似乎更多网友支持哈工程,从最后评委分数也看出些端倪。 哈工程这样的结果,归功于两个原因: 1、不可否认,三位男辩手稳定的节奏,儒雅的风格是制胜关键。(否则“乌鸦再怎么样也是黑的”这样的语言换到任何其他风格辩手嘴里恐怕都不会好听) 2、准备充分的理论语言。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打乱节奏并且有一大串非常好听的理论(诸如“我们今天辩题的意义就在于探讨……、某某某说过……”) 可以看得出,上交是一支称得上专业的队伍。无论是立论的完整性,论据的准备,以及面对意料之外的对手立论的反应(对方“只要引起了我们的讨论、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就是有利的”理论),都是及时和恰到好处的。只是面对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方,感觉有点像拳头都打在了棉花上。 哈工程的立论,简单的说,就是一场“诟病明星再给其翻案”的过程。上半场直接抛出什么“女明星今天嫁给富商、明天又和男明星传绯闻”、“乌鸦再怎么样也是黑的”、“教授是多么高尚”这些论调,让观众直接怀疑“怎么明星怎么好像都是三级明星”而“大学教授就没有那些所谓抄袭和潜规则的”不良影响么? 到了下半场,话锋一转,又改成“明星脏,不是明星的错,而是媒体和大众的错”。让敝人直接怀疑今天的辩题和大学有什么关系,好像是在讨论“明星究竟好不好”。当上交抓住“只要引起讨论了,就是好的”是否能证明今天的辩题。哈工程居然直接接招,对于对方的芙蓉姐姐的问题也用一个套路“哪怕它能让我们知道继续学习……也是有利的”。汗颜:“原来芙蓉姐姐也可以当大学教授,因为她可以让我们明白做人不能那样。原来有些人是可以以负面教材的方式成为大学教授的……” 这样的立论其实已经暴露了哈工程立论中的一个最大的问题,也反映了其对立论基础的薄弱:影视明星到大学当教授,意味着就是所有明星都可以当(从其上半场说大多数明星都是不好的,到下半场说即使不好的明星也可以引起思考和讨论可以看出)。丝毫没有考虑明星本人素质、选择和大学选拔机制和要求的关系,这个在立论上完全可以框定得很好的问题完全不考虑,这是一支有经验的队伍不会犯的错误。不过也恰恰是因为这个错误,使得上交完全扑了个空,没有想到对方会用这种立论,这往往是一支正规军遇到游击队的无奈。 而到了评委的评议结果上,就更为有意思了。先是对最佳辩手的点评,认为其儒雅、有逻辑,认为哈工程整支队伍的配合很好(当然,能做到把对方所有的问题都化为无形并且镇定自若的把来来去去都一套的理论说上十几遍,确实不容易)。 评委还充分肯定了哈工程的立论,对到底是明星的错还是媒体的错的问题大为评论,似乎也因为这样的比赛态势而完全忘记了这场辩题“做大学教授”这样一个限定条件。使整场辩论成了讨论明星好坏的论坛。不过还要感谢美女步评委用自己现身说法:“我坚持要完成北大的博士学业再去经过考核进入大学”终于把辩题拉了回来。 看来此次比赛评委偏好果真成为比赛结果的决定因素,正如某网友疑问,如果昨天是张择群、路一鸣、孙东东…… 之后的比赛结果一定更是风起云涌、变化多端、精彩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