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题:大学生做保姆是就业观进步还是人才贬值攻辩不是吵架,南昌大学的二辩三辩却试图把攻辩变成对战。你问我答,可不是我不管你答什么,也不是我非要你答什么,就算是海峡赛制,也不能这样吧。 更何况男同学们,温和的听取比粗暴的打断重要,最最不能出现的事情是,直接告诉对手“我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哦……”这是威胁呢还是幽默呢?这个玩笑开大了。 另外的一些问话,简直就是奇怪了,“可能对方辩友不喜欢女生……”,真是空前绝后的一句辩词。 最后的胜利者是政法大学,这点从开赛起就很明显。但是政法大学能走多远,值得怀疑。现场的反应不够迅疾,缺少个性辨手,高手过招,这两点足够成为死穴。 政法一辩成为最佳,让人有点意外。一辩的女孩动作很丰富,风度也很自然,只是辩论这种表演,最好是能够再自然一点,总是低头看稿子,恐怕不太合适。 有人说,这是一论,不是一辩——此言恰当。 理论上的东西我不想多说,两边的辩论只见言语不见逻辑,说也没什么好说的——事实上,比赛四天来,就没有哪个学校的逻辑能够说服观众。不过今天的比赛,已经是最最正常的一场了。本届大赛的至今为止的最大特点就是无厘头。 最后谈一点点技巧上的东西,南昌大学上半场攻辩时问了两个问题,“是不是上大学就一定做保姆?”“是不是做保姆就一定要上大学?”,政法的辨手都避而不答,其实这种是不是的问题最好的回答办法就是直接按照常理回答是或者不是,一般第三第四个问题有陷阱,自己心里有数,到时候反击的效果是最好的,回避反而效果不好。 而且,这种理论上的陷阱一般是陷不住人的,都是些自作聪明的小把戏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