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6|回复: 2

《逻辑十九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5 23: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逻辑十九讲》      读后整理与读后感                     


   【美】威廉姆·沃克·阿特金森   著
           【中】李奇  译

题记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喜欢看这方面的书的人,比起逻辑书籍,我更喜欢的是一些史书,因为我总是觉得我可以从那些人的经历中学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各种各样经验,甚至我喜欢从小说之中学习东西,但是学来的大多只是一个做事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条路,一条从开始通向结果的路途。可惜,路摆在那里我还总是走不好,最主要的遇到事情就忘了解决的路。要知道人的记忆力有限,我的记忆力更有限,记得太杂,忘得也太快。 而逻辑是什么,逻辑是推土机,是用来开路的,路可能会走差,但是推土机一定不会,而我读这本书的目的就学会怎么用逻辑开出一条正确的路,通向的是彼岸,不是深渊。
     以前,我一直都认为逻辑是一种特别高深的学问,虽然逻辑适用于生活,但是它离我们的生活即接近也遥远,只有那些大家学者才能够真正掌握,而我眼中这些大家学者都是一些高智商的神经病,神棍,。比起他们我更喜欢的是伟人,甚至我觉得同为德国人的希特勒要比黑格尔(著名哲学家)优秀的多,虽然他是个战争狂。但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错,作者用较为简练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事例把我们引入逻辑的世界中去,并且将逻辑和生活联系起来,让我们充分的认识到了逻辑作为一门学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与其说这是一门学问,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必不可少的技能,引领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谈逻辑,必不可少的就是逻辑学的起源,在古希腊,亚里士多
                           
德提出逻辑学来思考人生自然的各种现象,在中国,墨子和庄子建立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在与他人与各国君主的交谈中无不显示他那缜密的逻辑和超高的智慧,既然谈了起源,就要谈到逻辑学的意义,我在百度百科中发现的解释如下: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但是只有思维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这些规定和规律,乃是思维自身给予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
     其实一开始我没有看懂这段话,但是后来看完这本书后,我发现这段话可以用较为通俗的语言概括出来:“逻辑学是自古传下来的的一种教会人类怎么认识事物,怎么表达自己的思想纠正自己的错误的一种学问,它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标尺,他存在的意义就是使得人类更加正确的认识自己所处的世界,所处的社会。”
      闲言少叙,下面是一些我对这本书的感悟,可能过于浅显,可能过于直白,望包涵……



第一讲
   什么是推理
  这本书分别从思维和实际两个角度去论述了什么是推理,其中实际角度用了许许多多的比喻,比如把会推理的人比作经验丰富的摔跤手,他与新手之间的较量显然赢的几率比较大,下面我就把这两个方面分开来谈。
   首先说,思维上的推理,书中说推理是我们对偶然真理和必然真理的一种判断,而这个偶然真理和必然真理就是我们的思想,而好的推理能力可以让我们更迅速的找出事物中的必然真理,从而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总能找到最正确的方向。说实话,这个我很认同,思维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源于社会的学问,所以他再高难再高深最后也要应用于社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推理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是一个很务实的人,我坚信只有可以应用的知识才是好知识,知识渗透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喜欢去学许多许多,这个样子我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思维,作为脑中的一部分,值得任何人去注意,我们脑中有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好的推理可以让我们的天使取得每一次的胜利,所以说思维是一个分叉路口,而推理就是探测器,探测每一条路的好坏,从而我们可以走向最正确的那条道路。
第二就是实际,也就是推理在生活中的地位,这个书中做了形象的比喻,要我说,假如我们是一名武士,那么推理就是我们手中的刀
                     
与盾,没有武器的人想打胜有武器的人必然很困难,其实就是一句话,推理对于我们很重要,它是我们在黑暗中寻找路途的灯,它是我们手中锐利的武器,我们只有用好它才能取得应有的成功.


第二讲
   推理的过程
   推理的过程包含四个步骤: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抽象:书中所述的抽象概念一点也不懂,我自己对抽象的理解是我们对事物的描述,例如我们对力量的描述就是能提起多重的东西,抽象是一个代换的过程,是一个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的过程。
       百科给出的解释:“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抽象是哲学的根本特点, 抽象不能脱离具体而独自存在。”说白了就是我们对一些无法形容的事物的一个代换。
概括:这个词我并不陌生,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在教怎么概括,小学语文学概括句子,中学语文学概括文章,概括是什么,就是我们对事物的一个总结,挑出其中最简练的词语,将一篇文章浓缩成一个段落,甚至是一句话,所谓概括就简练,清楚明了。
判断: 判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判断方式,所谓判断,既简单又困难,简单的判断就是这是牛那是马,牛马不是同一个物种,
                       
困难的判断就是取舍,我们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取舍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对事物正确性的认知也属于判断的一种。
推理:要我说,推理是个过程,起始,过程,结束,层层递进得出真理,我是人,你长得和我差不多,生理结构基本相同,你也是人,这个就是推理,在推理中有两个非常重要,就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就是从特例推到普遍,是从个体到集体的一个过程,而演绎推理则是一个有一般到特例的过程,这两个正好相反,但是这两个推理也相通,一个从正推,一个从逆推,这个正逆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全在自己。



                            概念
                   第三讲(什么是概念)
     第四讲(概念的使用)  第五讲(概念和图像)
这三讲主要是讲了一个概念的问题,概念是什么?原本在我的脑海中概念是一种想象,自己对未来的一种展望,这可能是我因为总听概念车、概念设计等所产生的误解吧。百度百科中说:“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这个说法在我眼中与这本书上所写的一模一样,就是对事物的一种认知,书中把概念分为了五个步骤,分别为陈述、对比、抽象、概括、命名。我感觉这是人类对事物的划分的五个步骤,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了解世界所存在的事物。照书中所讲,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概念两个字概括,因为人类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抽象成了概念,例如马就是马是因为人类将马抽象为特点然后转化为概念。
至于书中所讲的是要求人们要学会将自己所遇到的事物抽象成概念书中像我们解释了我们生活的态度,对事物的观念,乃至脑中所形成的图像全部都是概念。而我认为概念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我们将事物简单化的方法,我们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按照这五个步骤去完成,例如我说我上街拿钱去交换别人手中的东西,这个是陈述,对比就是我那别的物品(不是钱)去和别人换东西,抽象就是我的钱能换东西。命名就是买卖,也可以叫逛街,当然,逛街不一定买东西。
对于这个不知道是我理解不上去还是我本身就是生活在完全的概念中,我没有太多的想法,也没有太多与书上不同的思想,就写到这里吧。


                     术语
第六讲(术语)          第七讲(术语的涵义)
     看过之后,自我认为,术语和概念是相通的,或者说是一模一样的,也可以说概念是事物被赋予的一个词组,那术语就是一句话,例如,一只美丽的狮子,我我认为美丽,狮子全是概念,而一只美丽的狮子就是一句术语,术语是什么,就是一句话,无论是单称词项还是一般词项,说白了就是语言,术语给我的感觉就是中国语法。什么集体式术语(国家)还是分布式术语(男人),具体术语(马)抽象术语(美丽),说白了就是对中国现有概念的一个分类,把中国的各个词组做一个准确的分类。
     至于术语的含义,依我看和概念的含义基本相同,不想多说,我看这两节真心没感觉,这几讲个人感觉就是对我以前所遇到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做一个总结。



第八讲 判断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生活在判断之中,你上哪个高中是判断,上哪个大学也是判断,判断是什么,一个说法是判断是损益比,,例如,好好学习,奋斗高考,我的损是什么,我的益是考上好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等等,而这件事情的益大于损,所以我做出的决定是好好学习,而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判断。
   另一个说法是判断是对比,例如将马和牛的各个特征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判断,这是马,那是牛,这个过程就是判断。
   第三种说法就是概念的连接,比如人的脑海中会把海和鱼连接在
一起,也会把海中的交通工具和船连接在一起,这个过程就是判断。
   判断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那个人能更好的再复杂的事情中抽取其中的精髓并准确的抓住其中对的那一个部分,那么恭喜你,你会获得成功。判断还是一个克服心理的过程,许多正确的判断可能和你的心理的倾向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时候你就要学会怎么去克服,是引导还是堵住,我认为这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要成功,先学会寂寞,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我感觉判断可以是一个大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小的概念,我个人是愿意用从大的概念到小的概念这个方法去看待,例如将人生的方向化作一个个小的判断,就是这个样子,嗯,暂时就理解到这里,估计日后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拿脑袋撞墙撞的多了估计我也就明白了。



第九讲  命题
在各种命题中,什么肯定命题啊,否定命题啊,特称命题啊,普通命题的就没有什么感觉,就是语法,汉语学英语还要学,烦死了。我反而对绝对命题,假定命题和选言命题比较有感觉。
绝对命题,我们对现实的陈述,属中国还说我们所提供的事实不一定是真的,这句话我自动略过,原因很简单,把我弄迷糊了,唉~先记住,估计以后见到了就明白了。
假定命题,假定命题必有一个字,就是假如,是先设定一个环境,然后叙述自己的事实,例如,假如火药是湿的,那它一定不能引爆。
选言命题,就是句子里有或者之类的选择词语,比如桌子是方的或者圆的(稀奇古怪的就自动删除),这个就是选言命题,这一讲基本都是语法知识,真心没什么感想,近来看的这几讲中,我对判断有些很好感想,语法什么的无聊~~~~~~~~~~~~
                       


                     推理
第十讲  直接推理           第十一讲  归纳推理
第十二讲 用归纳法进行推理  第十五讲  演绎推理
第十八讲  类比推理
     首先是直接推理,书上说这个是最简单的推理,我不相信,这分明是最杂最费心的嘴里,种类太多太多,就我个人来说,不认真去背根本记不住,但是我想说,根本就不必认真背,只需记住三个法则,就是一致法则,矛盾法则,无中立法则。
     一致法则,可以表述为:“不论情况怎样万化,同样的特性或者事情依旧是同样的特性或者事情。”
     矛盾法则,可以表述为:“没有事情能够在同时同地,既保持‘是’,又保持‘不是’。”
     无中立法则,可以表述为:“每件事情要么保持‘是’,要么‘不是’,不存在另一个选项或者中间项。
     我喜欢这三个法则,因为无论是在逻辑的角度,还是辩论赛的应用中还是一个人的做人中,这三个法则是必备的,做人当如山,稳,绝对,坚定,事实就是事实,不容改变,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立场。
     其次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一对相矛盾的产物,真心矛盾,一个是由特例推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推到特例,不过话说回来,这两个也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归纳推理的四个步骤中说:“1.观察2.假设3.演绎推理4.验证。在归纳推理的步骤中竟然带了与它原本矛盾的演绎推理,可能这个也是逻辑的乐趣吧。
     最后是类比推理,这个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推理,简而言之是特殊到特殊,依我看,类比推理与归纳推理有相通之处,但是又不是完全相同,举个例子,一个人得了感冒,另一个人和他症状相通,好的,这个人也得了感冒,这个就是类比推理。
   总之,这几个推理中文要学,逻辑要学,数学还要学,,这个还是挺有用的,有时间的话想再仔细的看一看,这个只能在等待自己细细发掘了。



                 第十三讲  理论和假设   
            第十四讲  制定和检验假设
     理论和假设,很有意思的东西,世界人类的进步可是离不开这两个字,,许多理论最开始只是假设,例如牛顿定律,我感觉谈理论和假设的话最先应该说假设,因为假设是理论的前提,也是人类的进步源泉。假设来源于什么,假设来源于生活,假设来源于观察,假设来源于动脑,只要细细地在生活中发现每一项,假设终究会显现在你的脑中。
其次,说完假设就要说怎么去验证假设,检验假设这个过程就可以比较系统化,比如米尔的赞成、差异、残留、共变四个方法,说实话,我没看懂共变法:“如果一个变化的前提伴随着一个变化的结果时,那么它们就以某种方式像原因和结果一样联系着。”我个人是按照函数定义理解的,类比推理法嘛。就是原因与结果之间有一个桥梁将其连接,就像一次函数y=kx+b一样,万变不离其中。
最后就是检验后,检验后的假设有一部分对的就可以称之为理论了,理论是一个已被证实的假设,一个已被确立的假设,且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三段论
第十六讲  三段论    第十七讲  三段论的种类
          第十九讲  谬论
三段论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推理方法,通常是一个大前提加上一个小前提加上一个结论,听起来有点像高中数学中的某些东西,实际上就是这个样子的。
其中结论中要包括主要术语和次要术语,大前提中要有一个中间项相将其连接起来,其中A与C对等,A与B对等,从而推出B与C对等,而且我们要确定其中有一个命题是肯定的,例如:马是动物,人不是马,人不是动物。这个就是一个三段论,但是,这个是谬论。
谬论指一个不正确的理论,或者不正确的论证模式,通常是以肯定的语气说出一个不可能的事实。最好的谬论是把人们陷入一个循环推理之中,让人永远也无法通过逻辑学的角度推翻你的论点。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两种谬论,一个就是前提谬论,一个是结论谬论,其中一个在辩论中最常见的就是偷换概念,即窃取论点,书中的例子是,天气很热,因为现在是夏天。现在是夏天,因为天气很热。这个就是一个典型的谬论。
反正谬论一般大家都能一眼识出,关键就在于大家能否通过自己的逻辑推翻这个谬论。
                                          
                                               此书已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05:45 , Processed in 0.0455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