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赛 规 程 一、辩论赛由队员陈词(包括PowerPoint)、小品、自由辩论、突然反方、盘问、总结陈词五部分组成。辩赛以普通话表述。 二、辩论赛程序(由主席执行): 1.辩题纵横谈(VCR) 2.双方队员入场,介绍参赛队员(姓名、年级),发表辩论宣言(每人用一句话概括本人对辩论的认知和信念) 3.介绍评判团成员(五人)及嘉宾。 4.比赛开始,进入辩论程序(后附辩论程序详细介绍) 5.辩论程序结束后,各评委现场根据规则进行分项打分,并将自己认定的胜利方写在题板上,但是尚不公布。 6.利用打分时间,辩手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 7. 评委点评赛事和选手表现,由学生辩论员组成的盘问团也可适当发表评论意见。 8.评委现场亮牌,五票三胜制,决出胜方。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三、辩论程序 阐述观点。正反方一辩阐述立场观点,时间各三分钟;可用PPT文件,由三辩操作。 正反方二辩举证支持观点,陈词方可向对方二辩提问,时间各三分钟。 小品表演。由各队编排小品形象地表现本队立场,时间各四分钟。 自由辩论。双方选手交替发言,各四分钟。 突然反方。两队任意(任一个或几个)选手转换立场,表述自己如果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会如何论证观点。时间各1分30秒。 第三方盘问。由盘问团成员,向两队各提出一个问题,可指定人员回答。每位队员回答时间30秒。 *初赛期间,盘问手由赛前各队选派一名共8人组成盘问团,然后在不参与本天比赛的其它队员中抽签选择两名盘问手。决赛时,请在半决赛时被淘汰队伍的优秀辩手进行盘问。 总结陈词。反方、正方三辩总结发言,各三分钟。 四、比赛规则 1.教练提交材料 在比赛开始前一个半小时,各队教练应向组委会秘书长提交一份千字 左右的文字材料(壹式6份)。材料内容包括本队对立场作分析理解, 逻辑框架设计,主要论点、论据,对对方立论作分析等有关辩论的战 略战术。 2.陈词阶段 (1)提倡即兴陈词,观点清晰,论据详实,语言丰富,深入浅出。本届辩赛特别强调用事实“举证”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用提炼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支持辩题,并加强对于举证的评分。 (2)二辩陈词规则。 正方二辩首先陈词,陈词过程中须向对方二辩提出一个问题,对方二辩必须站立并正面回答问题,但用时不得超过15秒,陈词方可以打断其回答继续陈词,陈词总用时(含问答时间)为3分钟; 反方二辩陈词规则同上。 3.小品表演规则 (1)各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品表演,可以辅助音乐、简易道具等(道具自备,彩排时须备齐,并现场试用),上场必须有异性参与。 (2)小品必须完整、紧扣辩题,用形象来阐述本方论点,要求有现场效果,注重可看性。 4.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方一名队员 发言,然后由反方一名队员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2)各队耗时累计计算。一方发言结束后,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用时; (3)在总时间内,各队队员的发言次序、次数和用时不限; (4)如果一方的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放弃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放弃发言不影响打分。 (5)应充分运用事实依据来讲道理,体现大学生博古通今的学识积累,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不提倡以纯粹节省时间为目的的辩风以及玩弄技巧的发言方式。 5.盘问规则 (1)盘问者问题表述应该简短,问题指向明确,可指定选手回答,也可只提问,不指定选手。 (2)队员回答也应简洁明了。切忌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 (3)被点名的队员必须回答,不得回避。其他队员不得提示。 6.总结陈词规则 (1)应针对现场辩论整体态势进行总结。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 件,会被扣除相应分数。 (2)辩论中各方不得宣读事先准备的稿件或展示事先准备的图表,但 可以出示所引用的书籍或报刊的摘要。辩赛以理取胜,不应借势压 人,应避免在辩论中引用政治人物和当代现任领导人的讲话。 除小品表演和二辩陈词阶段外,比赛进行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其他辩手发言。 陈词、小品表演、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阶段,每方用时剩余30秒时,记时员以一次铃声提示,用时满时,以两次铃声终止;盘问阶段,只有用时满后以两次铃声终止。终止铃声响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否则作违规处理。 五、评判 (一)评判规则 1.每场比赛由五位专家组成评判团。 2.评分办法:评分包括团体分和个人分两部分 (1)团体得分项目及分值分配 审题 20分 论证 20分 辩驳 20分 配合 15分 辩风 15分 表演 10分 满分100分 (2)个人满分50分 论证能力与表现 10 分,辩驳能力与表现 10 分,语言与口齿10 分,表演能力与表现 10 分,团队配合 10 分 (3)扣分 在辩论过程中,凡不符合评判要求和违反规则的,均应酌情扣分。 因参赛队自身原因造成的比赛停止或比赛终止等影响比赛进程的后果,由评判团决定,在其累计总分中扣除30%。 (二)评判标准依据 1.团体部分 (1)审题 对所持立场能否从逻辑、理论、事实等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据是否充足,推理关系是否明晰,对本方的难点是否有有效的处理方法。 (2)论证 论证是否有说服力;论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分;能否有效地借助多媒体手段;辩题所涉及的知识面是否充分展开;事实引用是否得当。 (3)辩驳 提问能否抓住对方的要害,问题简单明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出问题或提问不清,应适当扣分。是否正面回答对方的问题,能否给人以有理有据的感觉。不回答或不正面回答问题应相应扣分。 (4)配合 是否有团队精神,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自由辩论时发言是否错落有致。问答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对方有力打击。 (5)辩风 台风是否落落大方;是否尊重对方辩友、尊重评委、尊重观众; 是否语言流畅、用词得当、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且有幽默感。 (6)表演 小品表演是否贴近主题,富有表现力;能否注重整体合作和现场效果。 2.个人部分 由评委根据每位辩手在整场比赛中的表现,给出印象分,可参考: (1)论 陈词是否流畅,说理是否透彻、逻辑性是否强、引用实例是否得当。 (2)辩 提问是否合适,回答是否中肯,反驳是否有力、有理,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得体。 (3)演 小品表演是否具有表现力,语言是否具有塑造力。 (4)总结陈词的临场性 (5)台风与辩风,辩论员的谈吐、礼仪 (三)胜负判定 1.将五位评委的评分结果抄录于“评判团评分统计表”,并作为最佳辩手的评比依据及供赛后查询。 2.各位评委根据自己评分情况,判得高者为胜方,为其投上支持一票,并在大赛提供的专用写字板上写出本场比赛的获胜方,如正方得分高就写“正方”,反方得分高则写“反方”,不得写弃权或其他文字。 3.根据主席提示,各位评委分别亮出提示板。 4.根据评委投票,获三票及三票以上者为本场比赛胜方 (四)辩手个人得分 1.只作为评选各队优秀辩手和本届比赛最佳辩手的依据。 2.每场比赛按辩手在五个评委的给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相加得到其累计得分。 (五)点评 1.每场比赛由五名评委组成评判团。初、复赛的评论工作都由评委完成。大决赛邀请一位点评嘉宾。 2.初赛和复赛阶段,评委团将选择两位评委对本场比赛进行主要点评,其他评委可根据实际赛场需要进行简单评点。在大决赛中,五位评委将自己的观感告知点评嘉宾,点评嘉宾将自己的观感和五位评委的观感综合整理,由此产生现场点评框架。 3.现场点评内容一般为: (1)概括比赛态势的发展轨迹,评析参赛队整体表现; (2)对辩手个人作点评; (3)就辩题发表个人见解; (4)对辨风、辩手、团队配合及整体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日立杯”第十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组委会 2006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