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一點啓發,轉載自太陽報 學學香港怎麼管交通 文: 中國.人民日報 14/10/2004 與北京寬闊的長安街相比,香港市區的街道只能用「寒磣」來形容,狹窄的街道上,跑?巴士、電車、公共汽車、出租車,行時「擦肩而過」,停時觸手可及。香港每天的交通能做到運行順暢、「良性循環」,主要得益於香港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以香港人的收入,買輛車並非難事,但市民出行的首選,是公共交通工具。 發展公共交通的道理人人都知道,關鍵是如何吸引人們捨私家車而選公共交通。香港的經驗是為市民提供方便、舒適、快捷的公共交通工具。以佔公交每日總載客量百分之三十九的巴士為例,政府成功地以定期批出線路經營權和經常性監管等方式,將這一關係民生的事業導向良性發展。坐在乾淨、舒適的雙層巴士上瀏覽香港街景,可說是賞心樂事。通往機場的地鐵,舒適快捷勝過中高檔計程車。 坐公共汽車上下班 另一方面,就是香港地狹帶來的天然制約—停車的地方太少,依據市場經濟規律,少必然就貴。於是你有車可以樂,要停車卻得頭痛,開車出去辦事,經常得「繞樹三匝,無枝可依」。路邊隨便停車肯定要被警察開罰單。上班的「白領」們也經常坐公共汽車上下班。 香港發展交通的做法,值得內地大城市研究和借鑑。香港人在不利條件下創造奇?,內地人也可做到。關鍵是,我們的交通管理部門在學習別人先進經驗時,定要抓住規律,找出甚麼才是適合自己的,用效果來檢驗學得理想不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