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0|回复: 8

东线日记(1):澳洲,我们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9 21: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最精彩的一幕已拉开帷幔。我们,摄制成立以来最精锐的两只团队,即将带着海选出的清华、浙大六个特约辩手踏上征程。东线,我们将去澳洲、韩国、美国,与10所世界著名大学的学生遭遇激情;西线,另一只摄制组将去俄罗斯、埃及、英国,在11所海外高校完成同样的选拔海外辩手的使命。从8月25日至10月18日,任重而道远。我们期待着,北京总决赛的华彩能涂抹上我们远行最为绚丽的一笔,给等待辩论会成功的你带来惊喜。
  一、出 发

  8月25日一大早赶到梅地亚中心,比约定的时间早了半个小时。在楼下遇到衷华,曾只身深入东线打前站的导演。看到我,他说,来的真早,抢了个先儿。没想到,还有比我俩还早的。清华的三个学生,这次随我们一起出去的特约辩手:李永乐、庞瑞、周劼人,早已睡眼惺忪地等在办公室里,出发前,他们还在网上查询着各种资料,以备论剑之功。更想不到,执行导演冬梅也在,她留守大本营,在这个本该休息的周六特意为我们送行的,真让人温暖。

  人开始陆续聚齐。有辩论会组的导演赵颖新、制片付强、摄像茅伟、录音师符亮,加上清华大学三位辩手和我,九个人,一大堆行李,满满挤了一车,于25日上午8点向机场奔去。

  星期六的北京一路畅通。早到机场的制片人潘跃看到我们,忙张罗着嘱咐报关的种种注意事项。我被分配代管三个学生,人称“儿童团长”。呵呵,在这支队伍里,三个清华高材生竟被当作孩子一样对待。

  在我们转道韩国前,发生了两件事。

  一是在首都机场办托运时,遇到一点小小麻烦。原来机场有规定,一件行李的最高配重不能超过50公斤,而我们装设备的大行李箱竟一下子突破了100公斤。万般无奈下,只好一件一件往出拿,一件一件分成小件重新打包。那箱子自重就有20多公斤,只装一点东西就已足够沉,它还要随我们南征北战,真够难为组里的那些大小伙子们了。

  另一件事出在庞瑞身上。这个大三的男生一路似乎只对辩题感兴趣,和另外两名队友说起辩题来头头是道,剩下时间总是迷迷糊糊。在韩国机场转机时,他找不到登机牌,急地大家四处忙活。连飞机上的空姐和地勤都在座椅前后里外搜寻。当我再一次仔细检查他的随身背包时,发现了这张小小卡片。交给庞瑞时,没想他还不紧不慢地问大家要不要吃山楂片呢,真拿他没办法。

  二、中 转

  这次辩论会在很短的时间办下来几个国家的签证,效率之高堪称奇迹。之所以中转韩国首尔,也是无奈之选。在首尔落地办理去澳洲的中转,可以免去再办韩国签证的很多麻烦。只是辛苦了摄制组一行人。飞机于午后1:45降落首尔机场,我们不能出关,只能在机场里闲呆4个多小时。机场倒不小,免税店云集,东西大同小异,和其他机场一样,有民族特产,有名牌妆品、名牌服饰。价格并不便宜。我在机场兑换了200元人民币的韩币,换出22040元,大额的纸币拿到手里很有一种穷人乍富的感觉,一旦花起来才知根本买不了什么东西。机场里一碗面要到6、7000韩币,一个小工艺品要10000韩币左右,而稍好一点的化妆品根本就不要想用韩币买,只能考虑美元了。

  到了韩国,手机成了哑巴,据说只有cdma还能用。清华那三个孩子迫不及待给家里报平安,在公用电话上投了300元韩币,刚说两句就断了,好不懊恼。

  因为从澳洲还要回到韩国拍摄,大家没有一点逗留的兴致。有人睡觉,有人看书,学生们则抓紧一切时间展开辩题的再论证。毕竟这次巡辩列国,说小了代表清华,说大他们代表中国,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记得在北京登机前,每人收到徐主任发来的短信:“此行拍摄任务繁重,旅途劳顿辛苦,有劳各位拜托各位了。祝整个行程一切顺利,各项工作马到成功,二十天后胜利凯旋。”看到孩子们的认真,我暗暗祝愿,但求此行圆满,不辱使命。

  三、悉 尼

  经过整整一夜的乏累,我们在悉尼时间早晨6:30抵达悉尼kingsfort smiss国际机场。出关时,我们再一次遭遇险情。

  因为装箱的摄影摄像器材没有在澳洲报关,我们全体人马的入境申报表都填着“商务”,海关方面认为我们有其他企图,迟迟不给我们办出关手续。后来,在我们百般交涉下,他们才同意把我们所有的行李重新过一遍安检,大大小小的行李搬上搬下,再一次折腾一遍,直到8:40分,我们才总算走出机场,见到悉尼的蓝天白云。

  接我们的人名字叫ellen,旅澳华人。他很健谈,一路给我们讲解,倒也风趣。只是大家实在太累,大部分人上车倒头便睡。因为是星期天,街上行人和车辆出奇的少。据ellen说,澳洲人热衷于在休息日“料理家园,守护家庭。”他们追求“自由、民主、宽容、公正”的社会环境,推崇“三b文化”,即“beer、beach、 b.b.q”,自在而悠闲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初来乍到,我们就领会了澳洲的闲散生活。一是街上大部分商店都不营业,二是我们需要拉着行李拖车满街闲逛景点,理由是我们入住的hotel据说在下午两点前没人过来打扫房间,要在2点以后才能去办手续。这也倒正中我们下怀,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马观花游览了悉尼的皇家植物园、花园岛军港,远观了著名的悉尼大剧院,看到305米高、72根钢缆围成的悉尼塔,(它号称是悉尼最高建筑),路过全世界第二大的同性恋一条街——牛津街,到1850年建成的在天主教界地位最高的大教堂——圣玛丽大教堂里听了弥撒,最后到对面的海德公园感受了大喷泉的豪华雕塑。这个喷泉是一战结束后,法国政府送给同盟国澳大利亚的礼物。

  利用短短一上午,我们在澳洲明媚的冬日暖阳中留恋。午餐过后,一行人抽空去了邦迪海滩。东区bondi beach(邦迪海滩)今年迎来了它100岁生日,它是全世界第一个拥有沙滩救援队的海滩,以白沙、海浪、帆板、无上装浴场闻名于世。我们无缘冬日的海水,只能走走细沙滩,感受这难得的午后异国风光。

  明天,摄制组将走进新威尔士大学校园,碰头会上,大家一人分作两人用,接下来两天的拍摄会顺利吗?

  悉尼时间0826 pm22:30于citijite sebel hotel

发表于 2007-8-30 16: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线日记(1):澳洲,我们来了

欢迎你们来到澳大利亚,更期待你们来到墨尔本![br][br]-=-=-=-=- 以下内容由 bearhow2007年08月30日 04:28pm 时添加 -=-=-=-=-
友情提示:墨尔本的气候比悉尼要冷,特别是每天温度变化较大,要注意早晚防寒保暖!
发表于 2007-9-1 16: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线日记(1):澳洲,我们来了

楼上是熊浩吧,好久不见,在墨尔本如何啊?听说你正在磨刀霍霍向国辩呢。亚太杯你怎么没去呢?
发表于 2007-9-1 20: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线日记(1):澳洲,我们来了

其实也没有,更多的是校方在组织非华裔学生参加此次比赛,这样反倒和墨大的中文辩论社没有什么关系了。我也只是知道央视的行程和拍摄计划,也没有和他们有什么联系 :em10:
发表于 2007-9-1 21: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线日记(1):澳洲,我们来了

不会吧?难道如果参加国辩的话,也不是你们中文辩论队的人上么?
发表于 2007-9-2 13: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线日记(1):澳洲,我们来了

应该是上鬼佬~~~
发表于 2007-9-2 15: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线日记(1):澳洲,我们来了

下面引用由bearhow2007/09/02 01:35pm 发表的内容:
应该是上鬼佬~~~

……

发表于 2007-9-2 23: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线日记(1):澳洲,我们来了

深深的无语了。
发表于 2007-9-3 03: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线日记(1):澳洲,我们来了

这次A组的是大陆新马台港澳6家。
B组是在俄罗斯,英国,埃及,澳大利亚,美国,韩国,各选拔一支参加。B组的目的据悉主要是为了推广华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5 13:51 , Processed in 0.0506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