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3|回复: 19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9 23: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严进宽出”和“宽进严出”,好熟悉的题目哦……呵呵,02年全辩预赛第一场就是这个题目——既是整个比赛的第一场,也是我们法大的第一场。

这个题目,确实给了定义很大的空间。什么叫严?什么叫宽?估计就很费脑筋了。当年我们准备比赛的时候,王涌教练说,无论怎么定义,有一点必须严格遵守,那就是在“进”这个层面说“宽严”和在“出”这个层面说“宽严”必须是一致的,决不能搞“双重标准”。我们那场比赛确实做到了,可惜,对手没有做到。

到了今天这个赛制下,其实要求也许更加严格了。因为,不光在正方说“宽严”的时候不能搞“双重标准”;到了下半场换了立场,也不能搞“双重标准”。这对双方的立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真是让人拭目以待呢。

此外,除了“宽严”的定义之外,“高等教育”也势必会成为一定的定义战场,比如大专、研究生教育要不要包括在内等。

当然,我们当时比赛的时候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必须结合实际出来来讨论这个问题,虚构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或者是不符合大众常识的“严进宽出”来论述己方辩题的合理性,这对于辩题的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另外一个方面是:
02年的时候,对大学扩招、高等教育改革等问题的认识,在官方层面还是持完全正面的肯定。而到如今,却也确实明显的出现了更多的负面问题,比如就业难、学校硬件滞后、教师数量不足等。这些方面的讨论,也理应出现的今年的比赛中。否则,何以体现政策辩论的时效性呢?

以上发言,权为抛砖。希望各位在等待一场决赛的空隙中,来发表一下各自的看法,体现辩论赛的参与精神。呵呵……

发表于 2007-8-20 00: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下面引用由SIGR2007/08/19 11:42pm 发表的内容:
“严进宽出”和“宽进严出”,好熟悉的题目哦……呵呵,02年全辩预赛第一场就是这个题目——既是整个比赛的第一场,也是我们法大的第一场。
这个题目,确实给了定义很大的空间。什么叫严?什么叫宽?估计就很费 ...

前几天就把你们那场比赛的辩词实录打印出来,交给北交大的同学去作参考了。

不过,现在他们已经用不到了。

发表于 2007-8-20 01: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这个贴子最后由wangsitong在 2007/08/20 01:07pm 第 1 次编辑]

嗯……个人觉得,严进宽出,宽进严出……最后会落在一个社会心态和教育本质规律的矛盾上。高等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它的意义在于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社会心态侧倾向于通过需求作用于高等教育方式。所以其实从这个意义上,职业教育类学校,大学的职业教育中心(如管理学院),某专业的研究生,个人觉得,可以排除到高等教育之外。于是宽进严出还是严进宽出,如果只是针对本科生,就看这个学校是喜欢坚持自我还是喜欢迎合大众了。
另外,宽和严总是一个比较量,应该侧重的是“进”和“出”之间的比较,尽管都很严或者都很松,但是相比之下谁严谁宽才是关键。只说进或者出的状况,应该是没有意义的,哪怕它再严。
嗯……忽然想到,所谓“从严处理”和“从宽处理”的字样。那么,宽和严也可以制是一种心态,“进”“出”之间没有比较关系,在各自的尺度里作比较,彼此并无关系。这个也是一种方法。
无所谓了,看比赛。[br][br][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wangsitong2007年08月20日 01:12am 时添加 -=-=-=-=-
现代公民……嗯,这个意义解释起来蛮麻烦的,应该是培养精神贵族,而非精神附庸,强调通过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而非通过灌输追随所谓主流。职业教育,倒是其次。
另外……严进宽出和宽进严出可不可以被理解成为入学和毕业考核制度以外的东西

各种抛砖引玉[br][br]-=-=-=-=- 以下内容由 wangsitong2007年08月22日 11:45pm 时添加 -=-=-=-=-
评委老石最后提了一个《大学的精神》……嗯,那个拿出来说说,其实今天会挺管用

发表于 2007-8-20 01: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貌似现在好象是宽进宽出。。
发表于 2007-8-20 03: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我觉得,宽严的尺度可以用“比率”来看。比如高考录取率是百分之多少,而全日制大学生“按期”获得学位的比率又是多少。我估计前者是远小于后者的,这就是“严进宽出”。

PS:三楼wangsitong 的观点我觉得才是辩题的意义所在——我们的大学在社会这出大戏中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在国家(世界)这个大系统中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功能部件”。

发表于 2007-8-20 03: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pz我觉得赛前赛后讨论辩题意义都不大
发表于 2007-8-20 07: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下面引用由wangsitong2007/08/20 01:09am 发表的内容:
高等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它的意义在于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从个人感情上,不是很能接受这句话。

发表于 2007-8-20 09: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做教育的都会不同意的。
发表于 2007-8-20 09: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最好是严进严出
发表于 2007-8-20 10: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记得以前打大学的目的(或者是理想,年纪大了不记得了),查过很多资料
似乎大学真正的功能就是三种;貌似是文化传承,学术研究,服务社会(似乎还以美国,英国,欧洲各为代表,当然用词不专业一些)
发表于 2007-8-20 11: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记得训练讲解定义战的时候就拿这个题目做例子。

宽进严出:只要有足够的知识基础就可以入学,但必须通过反复考核才能准予毕业。
严禁宽出:只有通过反复考核才能入学,但只要达到了基本的学业要求就准予毕业。

其实就一句:符合标准的进,符合标准的出。标准不明确,玩弄文字罢了。

发表于 2007-8-20 15: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04年的时候偶修了一年的高等教育学的硕士课程,当时也看了一些论文,大学的主要功能通俗地讲都说是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这个题目是否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进程和做法,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就是学人家的,就业等问题并不完全是扩招带来的问题,只是扩招使他更为外化激烈。宽和严的概念可能要好好钻研的,也有比率数据可查的。严进与宽进受制于高校资源,国家政策可以限制的,但是社会对于人才观的转变却不应该成为严进与否的理由;但是严出还是宽出各高校有非常大的自主权,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换个角度说受教育人也是上帝,高校也应该为人家“服务”,“严出”的理念在高校到底应该落实在哪里?体现在何处?是教育过程严格要求?还是教育结果体现出极高的毕业率?毕业率高不等于教育质量高。没什么逻辑,可能连砖头都算不上呢,不知道双方决赛能否说的精彩,非常之期待中。。。。。。
发表于 2007-8-20 16: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我印象里,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的代表。高中毕业只要愿意几乎谁都能上大学——档次高低而已。但是想毕业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中国目前的情况应该是“严进宽出”。独木桥上挤破头,进了校门,不能按期拿学位毕业的恐怕是极少数。

因为在欧美,教授不会因为及格的人少就搞什么“开根号乘十”——拿学分证明已经掌握相关知识的标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

发表于 2007-8-21 01: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说明美国人道的水平低下,不知道耻辱,在中国要是关那么多人,连教授自己都觉得脸上不光彩的。所谓道之以分,齐之以过,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物的礼),有耻且格。
发表于 2007-8-21 22: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在美国要进名牌,也不容易,社区大学当然随便。中国,现在已经是宽进宽出了,只管赚钱。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23: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读完大学,我变“宽”了……
发表于 2007-8-21 23: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满地打滚
发表于 2007-8-22 0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下面引用由SIGR2007/08/21 11:26pm 发表的内容:
读完大学,我变“宽”了……

大学期间,我最不“宽”……
发表于 2007-8-22 11: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我倒是觉得不是现在的大学入学不“宽”。。。用一次考试来决定上不上大学,然后还要根据这个考试的发回来填报大学的方式,它的不可控因素太高了,把本来很“宽”的大学入学人为的变“窄”。比什么宽算作宽?势必大学额定人数招收的人员多叫做宽?还是超出大家对于自己可以进入的学校程度高,叫做宽?所谓的“宽”的模范,我们总是要说老美,然后带上一种他们的学生可以不劳而获的口气。但是其实看来,他们的考核时间跨度往往是整个high school,相比而言,也很严。那么谁是宽?美国这个例子似乎只能讲述一个“严进严出”的典范。
这个辩题。。。个人感觉,是一种对于教育误解的讽刺
发表于 2007-8-22 12: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谈谈我对决赛辨题的感想

以汉语的“博大精深”,想定义“宽”、“严”恐怕是绝对的出力不讨好。

直接定义“什么样的做法(理念、政策、状态)叫‘宽进严出’或者‘严进宽出’”才是正常的做法。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说要的是“辩题解读”而不是“概念定义”的原因。

而且这个题目应该以“整个高等教育”为讨论对象,而不能是“名校”。说美国是“宽进严出”,这已经是一种共识(相对于中国的入学率和按期毕业率)。在场上去说这个是不是“误读”恐怕不是合适之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11:55 , Processed in 0.0525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