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半决赛,下半场一攻一守,最终攻击一方落败,评委曰罪在没把城池攻下。 诚然,当你选择攻城一方,当你拿不下城池,即便场面上是上风,也有很多人会认为攻击一方已经失败。这是对选择攻击一方的要求,就好比斗地主般,看似不公平,却是你选择的战场时候需要考虑到的。 更仔细地说,如果你不能攻“破”对方的理论,打到最要害的地方,就让他在场上即便像机器人般甚至弱势地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尚能保持最后的“遮羞布”,城池仍在。攻城一方仍然被认为是失败的。 至于如何算攻“破”,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这更想说的是,这不仅仅是教练或者老师需要考虑的东西,从一个辩手的角度,如果要成为真正的辩者,你也需要充分掌握。 我愿意的作曲人,黄国伦曾经说过,喜欢唱歌的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你是一般喜欢唱歌的人。 第二阶段,你是一个唱歌不错的人,把别人的歌唱得不错,诸如超级星光大道的一些选手。 第三阶段,你不仅把歌唱得好听,还有自己的歌,个人独特的魅力,你成为一个歌手 第四阶段,你唱歌的时候拥有自己的“领域”,你能控制整个舞台,个人魅力、影响在“领域内”得到充分发挥,你成为超级巨星 从某个程度上来看,一个辩手也会或多或少走过1至4个阶段。 刚开始,你很喜欢辩论,尝试不断作得更好,拥有纯纯的热情。 后来,你东学学,西学学,懂一些东西,比一般人好一点,不管是表达能力,逻辑,反驳,抓点都有一定的能力。绝大多数人都停留在这里。 再后来,如果你有不错的悟性,很好的机遇,超人的努力,你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辩手,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对辩论的理解,自己的魅力,这时各种基本能力已经很成熟,能很好地担当自己负责的部分,为队伍做出贡献。 最后,如果你有非常好的悟性和机会、坚持,你会学会把自己的个人能力和控制比赛紧密连接起来,犹如无形的网处处影响着比赛,有非常好的场上阅读能力,包括阅读之前所提到的攻守的态势,带领队伍作出反应,从而形成自己的“领域”。 每一个阶段或许突出的地方不一样,可是每一种能力都是满满沉淀出来的。所以辩手一定要学会阅读比赛,进而慢慢学会阅读场上发生的情况,不仅自己做出正确的反应,也要带领队伍形成有效的攻击。 学会阅读场上攻,守,以至整个局面,是一个辩手需要不断追求的目的地。从这点延伸,熟悉队伍的战略,如何设定不同的战场,理论为何如此设置,有何目的,最后才能打出漂亮的战争。甚至,一个队伍的风格,如何发扬自身队伍的风格,扬长避短,也是一种阅读能力。 与其把比赛的胜负更多放在“评为主观认为”“黑评委”,不如把焦点放在自身在作为一个辩论代表,能不能把队伍的风格,战略,准备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会显得更有意义。因为你作为整队的代表,你就有如此的义务。 执中曾经在他的博克写过,有一个学姐即便在比赛僧多粥少的情况,还是不断坚持让他参加所有的比赛进行锻炼。所以每每比赛输了,不管如何极端的情况,还是尽力告诉自己:你输了,因为你还不够好。所以,他成为了黄执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