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steambear在 2004/11/15 01:01pm 第 2 次编辑]
预赛报道和精彩图片: 新闻学院VS理学院 在刚刚结束的“风华奥运•中国人民大学第12届辩论赛”首轮比赛中,来自我校新闻学院的三位选手与来自理学院化学系的三位辩手进行了首轮交锋,新闻学院力挫化学系,首战告捷。化学系王洋获“最佳辩手”殊荣。 比赛在友好的气氛中展开,此次辩题的主题为“奥运赛场上心理与技术谁更重要” ,流程分为自我介绍、陈词、正反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五部分。经过抽签决定,新闻学院作为正方持“心理比技术重要”的观点向化学系首先展开了攻势。正方新闻学院出口不凡,以老女排精神亮相,颇显现出夺冠的霸气。陈词阶段双方的焦点集中在“心理的范畴到底有多大”,舌战此时正式打响。接下来的辩论不时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正面交锋。正方指责反方缩小心理所涵盖的范畴是欲将“大象装在瓶子里”,反方二辩针锋相对说,对方辩友扩大心理的范围,难道心理“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能管空气吗?”双方妙语连珠的攻辩赢得了场下观众阵阵掌声。最后的总结陈词阶段正方三辩以其敏捷的思维与犀利的语言为此次辩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评委退席进行评议的时间里,现场观众向场上的辩手们进行了提问与交流,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观众们不凡的口才与精彩的辩词引来掌声与笑声一片。 在评委老师进行了简短与精辟的点评后,主席宣布了比赛结果,反方二辩获“最佳辩手”,正方新闻学院获胜。 赵宁 张雄 信息学院VS环境学院
10月17日晚八点,在教学一楼1417教室里,主题为“风华奥运”的我校第十二届辩论赛第一轮的第二场比赛在同学们热情的期待下拉开了帷幕。持“奥运场上心理比技术更重要”这一观点的正方信息学院与持“奥运场上技术比心理更重要”这一观点的环境学院的辩手们以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敏捷的应变能力与出色的语言表达为在场的观众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赛。 比赛一开始的自我介绍阶段,正方王梦琦、刘杨、李玫三位辩手以奥运场上的真实故事开场,向观众传达了奥运精神,阐述了己方的观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反方冯时、马磊与汤维三位辩手也毫不示弱,凭一句“艺高人胆大”将自己的观点明确而巧妙地表达,博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双方紧紧抓住辩题的主要思想,向观众们充分地展示了他们宽广的视野,渊博的知识与不凡的口才。赛场下掌声不断。 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聂要东、章军、王晓明、郭双林、王英伟五位老师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五位评委老师在观看了全场比赛后,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本次比赛作出了最终的裁决。在主席宣布比赛结果以前,章军老师还对本次比赛做了精彩扼要的点评,在充分肯定了双方的优点之后还为双方指出了各自的不足,以助于他们取得进一步的提高。 最后,正方信息学院以他们的优异表现获得胜利,反方二辩、2004级新生马磊同学赢得了本场“最佳辩手”的荣誉称号。 商学院VS信息管理学院 10月17日晚6点,人大第十二届校际辩论赛正式开赛.作为首轮的A组第一场比赛,商院与信管的这场龙争虎斗给了本届辩论赛一个精彩的开始. 这场比赛的辩题是:利用广告竞争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方是商学院代表队,反方是信息管理学院代表队.双方都派出了二女一男的组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信管的一辩和三辩都是2004级的新生,但他们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的师兄师姐,他们的幽默与气度令在场各位观众折服,特别是反方三辨孙铮同学以其温文尔雅的气质、卓越出众的口才,以及贯穿始末的自信的微笑赢得了观众与评委们赞赏的目光,最终他也众望所归地获得了本场最佳辩手的殊荣. 在整个比赛进程中,双方都在努力巩固本方立论,捕捉对方漏洞的同时,尽可能展现本方的素养与文学积累,用机智幽默的言辞与对方进行辩论,场下观众掌声不断。 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辩手们精彩的言论充分展现了他们敏捷的思维,例如面对反方的提问:“请问对方辩友,国家颁布规范广告的法规,不正是因为发现了广告参与竞争带来的种种弊大于利的后果吗?”正方机智地回答:“那我就不懂了对方辩友,国家不也颁布《婚姻法》来规定婚姻了吗?难道说婚姻也是弊大于利吗?”精彩的辩解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辩论赛在一片掌声与喝彩声中结束,评委老师随后进行了评判。在公布结果前,老师对这场比赛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双方的可取之处,但也指出双方立论由于没有专业老师指导都存在一些问题,材料和语言也都打成平手,而反方则在整体的配合上比正方更出色一些,希望双方在今后的比赛中更加出色。 最后反方信息管理学院获胜,反方三辩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 王杨 社会与人口学院VS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辩论赛第一轮A区第二场的比赛于10月17日20:00在1416教室如期举行。来自社会与人口学院的正方的观点是“利用广告竞争利大于弊”,而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反方的辩题则是“利用广告竞争弊大于利”。 在首先进行的陈词中,双方一辩就“广告的内涵”、“评判广告竞争利弊孰大的标准”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总体而言,双方一辩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风度,陈辞条理清晰、思维严谨,并能旁征博引从较高的立足点俯观全局,使辩论赛掀起了第一个小高潮。正方一辩提出了“广告具有多元价值,公益广告能提高人们生活理念”这一观点,深化了辩论的主题。 在接下来的攻辩中,正反方的辩手们就社会广告的具体个例展开了激烈的问答,不断重申己方的观点,其中正方二辩任牧同学妙语连珠,语气抑扬顿挫,占据了很好的气势优势。 在自由辩论阶段,正反双方在各自五分钟的时间里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正方三位辩手思维敏捷、语言流畅,在气势上始终占有优势。 在最后总结陈词之后,评委常凯老师对这场比赛进行了点评。常老师首先对有关辩论的知识进行了阐述,然后指出了正反两方存在的一些辩论技巧上的不足。最后根据五位评委老师的打分,主席宣布了此次比赛的最终结果:正方社会与人口学院获胜,“最佳辩手”的殊荣被社会与人口学院的任牧同学获得。至此,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辩论赛第一轮A区的第二场比赛圆满结束。 法学院VS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辩论赛第一轮C区的比赛于10月17日隆重开幕。法学院和国关学院就智者和勇者谁更可畏展开辩论,经抽签决定,正方法学院的观点为智者更可畏,而反方则持勇者可畏的观点。比赛以主席的“智者、勇者狭路相逢,谁更可畏?”拉开了帷幕。 正方一辩针对本辩题展开立论,首先指出智者具有广泛的控制力、持续的传承性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智者更可畏。而反方则指出正方将智者概念扩大化的漏洞,并提出勇者能够牺牲小利维护大义,更富感召力。在攻辩阶段,正方二辩搬出史记中楚汉相争刘邦以智取胜的典故,反方二辩则以项羽本纪在刘邦本纪之前予以回击,正方三辩则说:“如果说时间在前就可畏的话,那《史记》的目录岂不是更可畏吗?”随即引来全场哄笑。在此后激烈的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唇枪舌剑的过程中不断出现“说你勇你就勇、不勇也勇,说不勇就不勇、勇也不勇”这样令人捧腹的精彩语句,充分展示了辩手们的机智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辩论结束以后,在评委老师进行评议的过程中,在场的观众们踊跃地向场上的辩手们进行提问,现场气氛轻松活跃。随后,评委老师对双方表现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既肯定了正方的明确立论,也赞扬了反方在攻辩中的默契配合。 最后,法学院赢得了本场比赛,反方三辩获得本场“最佳辩手”的称号。 周煊 宋月 杨春丽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VS成人教育学院 10月17日晚8点在1418教室,来自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的六位辩手就智者和勇者哪个更可畏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第一轮陈词阶段,双方一辩都正面摆出了自己的观点,正方认为智者更可畏,而反方支持勇者,两位辩手各摆道理,旗鼓相当,不分上下。 第二轮攻辩阶段,双方都举出事实,诘问对方,竭力把被问者的回答往自己的观点上引,但被提问的辩手思路也非常清楚,绕上几圈又回到了自己的观点上。其中正方三辩就反方提出的三个事例中的江姐等勇者可不可畏的问题一连回答了三个“是”,引来场下观众的一片笑声,而正方三辩则利用已方剩下的时间,说明领导江姐这些勇者的智者毛泽东更加伟大更加可畏,寥寥几句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到了自由辩论阶段,比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六位辩手各展口才,古今中外的名言事例层出不穷,“百万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等精辟的语言将本次辩论赛的气氛带到了一个最高点。 最后一轮是总结陈词。反方三辩提出实践出真知,只有勇于实践才能获得真理,重申已方观点:勇者更可畏。正方则反驳这已是智者的体现,成为了智者才能为时代发展作出贡献,坚持智者更可畏。 赛后,评委老师对本场比赛作了点评,称赞双方辩手都是智勇俱全,但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一些不足之处,如论据与论点间的逻辑关系不够严密,表达不到位,有时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等,鼓励六位辩手要再接再励,踏上新台阶。 最后,正方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获得本场比赛胜利,反方二辩杨爽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统计学院VS劳动人事学院 10月17日,又是一个异彩纷呈的周末,“风华奥运•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辩论赛”正式拉开帷幕。第一轮第一场于晚6点开始,统计学院与劳动人事学院围绕“择业优先还是就业优先”进行了激烈的争辩。经抽签决定,统计学院为正方,观点为择业优先,劳动人事学院为反方,观点为就业优先。 这次辩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比赛共设置了1位主席、4位记时员、3位监督员,并邀请了5位老师担当评委,双方选手也都身着正装,透露着成熟稳重的气质。 在主席开场白之后,双方便开始自我介绍。正方一辩用一句“留下梦想选择人生”把自己的名字介绍给大家,反方二辩又以“我是东北人,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不相信东北人相信谁呢?”使现场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在随后双方的辩论中,正方以“雄鹰不选择坦途而选择天空”证明选择的重要,反方则幽默地反驳“虽然我被正方一辩温文尔雅的淑女气质所吸引,但我还是要指出她的错误,雄鹰要走什么样的路,不是它选择的,而是它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呀。”在接下来的整个辩论过程中,双方不断的妙语连珠引的场下观众掌声阵阵。 在评委退席评议的间隙,辩论由观众与辩手之间转向了观众与观众之间,最后又转至辩手与辩手之间,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评委们经过商议对本次比赛作出评判,反方劳动人事学院获胜,正方三辩曹燕被评为“最佳辩手”。 赛后在接受采访时,曹燕同学表示这次比赛结果有喜有忧,她十分高兴能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但是对于比赛的失利感到非常遗憾,她认为不应该因为失误而错失良机。而反方辩手在接受采访时高兴的表示,胜利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是三位辩手与大一同学以及大二大三师兄师姐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对后面的比赛也同样充满着信心。 康丹 崔阳阳 公共管理学院和徐悲鸿艺术学院
10月17日,风华奥运•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辩论赛在本校教学一楼拉开序幕。晚上8:00,我校1419教室一场关于“择业优先”和“就业优先”的辩论开始了,正反双方分别是公共管理学院和徐悲鸿艺术学院双方辩手思维机敏,陈词有力,更有着高昂的激情,使台下的同学们不时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别出心裁的开始 当主席将注意事项宣读完毕,要求从正方开始做自我介绍时,正方三个辩手出乎意料地表演了一场精彩而短小的话剧,内容虽是关于择偶,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以含蓄的方式,聪明地拉出了“择业优先”的话题,果然,在场的同学们兴致大增,赛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一个激情四溢,一个稳定沉着 正方真不愧为实力派,尤其是三辩手,一看他胸有成竹的架势便知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在赛前对这次辩论准备的相当充分,无论是自己发言,还是回答反方的问题,反驳对方的观点,都有很强的逻辑性,无论谁发言都是一二三点,并且在辩论一开始就避免了陷入前两次比赛的误区。可见,他们是知己知彼了。 反方三位虽说都是新手,表达稍有逊色,但他们出生牛犊不怕虎,面对正方咄咄地提问和反问,以超人的稳定,清晰的思路沉着应答。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正方提出,如果将就业放在第一位,而放弃自己热爱的专业,那将不会有高效率,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况且人民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就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而不需要像正方说的那样“骑马找马,边做边学”。 反方作了两个比喻,第一,人们在社会大家庭中不应该只顾自己的喜好来择业,那是自私的表现,应考虑到社会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VS徐悲鸿艺术学院
10月24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徐悲鸿艺术学院在1416教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正方马克思主义学院持“有位才有为”的观点向对方频频发问,而反方站在“有为才有位”的立场加以反驳。整个赛场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双方不甘示弱,唇枪舌战,赛场上出现了诸多“位是一个支点,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一个地球;位也是一个平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样的精彩语句。在一个多小时的激烈辩论后,正方马克思主义学院赢得最后的胜利,而反方一辩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 赛后,记者对获胜方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祝贺你们在本场比赛中获得胜利,那么请问你们对自己在这次比赛中的表现感到满意吗? 正方三辩李铭(以下简称“李”):不满意。 记:对自己的哪些方面感到不满意呢? 李:可能是由于我们也是第一次参加辩论赛吧,总觉得自己对对方的反驳不够有力,临场反应也不是很敏捷,还有就是相互之间的配合问题。 记:那你们觉得自己能够取得胜利最主要的优势是什么?是心态上的取胜、临场发挥比对方出色,还是赛前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 正方一辩高愉:应该是赛前的准备更充分一点吧。在赛场上,当你站起来与对方答辩的时候,真的不清楚自己当时的心态是怎样的,那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一个信念,那就是回答,然后反驳。 虽然正方辩手们对自己的表现不是很满意,但是他们最终赢得了本场比赛,为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我们也期待着他们以后更成熟、更精彩的表现。 叶真 王超 统计学院VS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辩论赛第二轮的比赛于10月24日举行,在1416的第二场比赛中,正方统计学院对战反方商学院,在“有位才有为”还是“有为才有位”的问题上,双方尽显辩才,最终商学院以更出色的发挥胜出。 全场辩论十分激烈,赛后评委也评价双方辩手都表现非常出色。作为正方的统计学院一上场就旗帜鲜明地亮出本方观点,全队由始至终表现不俗,并在自由辩论的最后阶段抓住对方用时已尽的有利时机对商学院进行了强有力的“攻击”。但是,商学院代表队面对师弟师妹们更显沉着冷静,气势不凡,充分地旁征博引,并通过巧妙的攻辩逐渐奠定了自己的优势,最终取得了胜利。同时,反方二辩赖成棣更是凭借着敏捷的思维、如洪的气势和出众的口才成为本场的“最佳辩手。” 赛后,赖成棣表示己方的成功之处在于准备的非常充分,基本都估计到了对方可能出现的漏洞,所以辩论时可以有的放矢、特别“狠”。他还希望全队“能够立足本位,做的更好,争取下一场胜利!” 化学系VS环境学院 2004年10月24日晚6:00,风华奥运·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辩论赛第二轮比赛在教学一楼正式拉开帷幕。在1417教室里,化学系和环境学院的辩手们就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展开辩论。 正方化学系的观点是: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反方环境学院的观点是环境保护应以自然为本。辩论赛一开始,双方精心准备的别具一格的开场白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而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双方慷慨激昂的陈辞,针锋相对的攻辩和妙语连珠的自由辩论更充分地展示出人大学子的智慧与风采。 在攻辩中,正方提出:在文化层次上,人是生态系统和自然的代言人,人类提倡尊重自然被保护的权利,而反方则指出正是人膨胀的私欲与自然的承载力相矛盾造成了今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人应该强化对自然的归属感,顺应自然。而在最激烈的自由辩论阶段中,正方指出:以人为本不是极端追求人类的私利,而是改变人被动适应自然的状态,发挥人的创造力来保护环境,遏制个人私欲的膨胀,以利于人类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反方则强调,环保的目的不等于辩题中所谓的“本”,在人与自然发生冲突时,要学会如何取舍,应当站在宇宙万物的高度上达到物种平等、天人合一的状态。 最后的评委点评充分肯定了辩手们阐述之精辟,反驳之机敏,交锋之激烈,尤其称赞了双方三辩的出色表现,同时也指出辩手临场应变稍显紧张,脱稿陈辞稍显不足。 本场比赛最后反方环境学院获得胜利。最佳辩手反方三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成功的关键是团队的配合与集体的智慧,同时表示正方化学系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团体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让人深感佩服。 胡霞 金兰 成人教育学院VS国际关系学院
人大第十二届辩论赛第二轮比赛于24日拉开战幕。成人教育学院与国际关系学院就“环境保护应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展开了激烈辩论。 正方成教高举“以人为本”,重点勾勒人本精神;反方国关则紧抓人类盲目破坏自然的实例,提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立足于“以自然为本”来保护环境。在攻辩中,双方精彩的言辞引得场下观众阵阵笑声与掌声。本场比赛最大的看点在自由辩论阶段,正方一辩略显羞涩,发言次数不多,三辩则滔滔不绝,尽显英雄本色;反方一辩观点犀利,二辩反应灵活,不仅多次化解危机,还紧抓对方的漏洞反驳对方观点,三辩则作诗填词,温文儒雅,三人齐心协力,向正方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最后国关精彩取胜,反方辩手张亮亮同学在接受学生会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方三辩是一名很优秀的辩手,很多情况下他都以出色的表现独当一面,很不简单,而由于对方三名辩手在配合上显得不是很默契,所以正方三辩的论辩就显得有点单薄,这也许也是他们失利的一个原因。 在赛场上,我们领略的是辩手们的机智和幽默;而在场下,我们同样感受的到的是观众的支持与热情。比赛结束,胜负已成定局,胜者赢得其所,败者虽败犹荣。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轮的精彩比赛吧! http://www.ruc1126.net/news/images/942-1.jpg http://www.ruc1126.net/news/images/942-3.jpg http://www.ruc1126.net/news/images/942-4.jpg http://www.ruc1126.net/news/images/942-9.jpg 本报道所有资料均转自人民大学学生会网站http://su.ruc.edu.cn/news/index.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