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dean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 17: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老大的野心昭然若揭
发表于 2003-10-2 18: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下面引用由lyjinxiu2003/10/02 05:17pm 发表的内容:
老大的野心昭然若揭

这很好嘛:)
发表于 2003-10-2 18: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下面引用由dean2003/10/01 04:34pm 发表的内容:
最后结论:有机会一定要看现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发表于 2003-10-2 23: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呵呵,没关系,也许是给你错觉了

大家以辩交友,以和为贵,没必要在一些没必要争执的地方争执

发表于 2003-10-2 23: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我觉得很奇怪啊,home和office有什么相同点,再说了当时没有人说office啊?而是正方引用倪明的自我介绍说“home=家庭”,反方2辩当时反驳“家庭=family”我觉的反方非常的好!
发表于 2003-10-3 01: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正方的问题是:“主场在英文里面叫做home,请问为什么主场要制造一种家的气氛而不是办公室的气氛?”

引用英文home只是为了更顺的带出后面的话,真正的问句是后半句。反方答“home和family的区别大家都应该知道吧”本身就是答非所问。

这个问题之所以得到掌声纯粹因为是抓反方自己说过的话来打罢了,其实根本是没有逻辑和道理的。反方应该直接答一句“主场有的东西就更重要吗?”效果可能会更好。即直面问题又一针见血。

梨落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10-3 01: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今天看了央视的墨尔本对世新的那场,感觉墨尔本是不是没人啦,总是2辩一个人力拼,其他人根本都没发什么言,而且还不断有智囊在后面嘟嘟嚷嚷地,太飒风景了
发表于 2003-10-3 02: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下面引用由jimmy2003/10/02 11:36pm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很奇怪啊,home和office有什么相同点,再说了当时没有人说office啊?而是正方引用倪明的自我介绍说“home=家庭”,反方2辩当时反驳“家庭=family”我觉的反方非常的好!

现场是这样的:
正:刚才你方三辩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喜欢在主场作战,是吗? (附:倪明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是北京人,在这里其实是自己的主场)
反:对啊。
正:主场在英文里面叫做home,为什么说主场给人一种家庭的感觉而不是一个办公室的感觉?(热烈掌声)
反:对方辩友,对方辩友,home和family有什么区别大家都知道吧?(掌声)
正:大家都知道home和family的区别,但是大家更知道home和office的区别有多大吧?(掌声)
发表于 2003-10-3 21: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然而是正方在解释倪明的感觉的时候就把他的意思曲解成了home,而倪明的意思实际上是他喜欢处身于family的感觉。反方二辩就是想指出这一点的,而且当时效果的确不错,只不过陈小欢果然反应灵敏,借用了反方的手法抬出了一个office来打击,表面上达到了不错的现场效果.

其实冷静理解下来,陈小欢的说法的确并不合理。而且家的场所和家,办公室和事业,完全不能等同的,这样明显是偷换了命题,用场地代替家庭和事业的概念。

发表于 2003-10-3 22: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在网上有得看吗?
哪里?
什么网址?
发表于 2003-10-3 23: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其实我觉得这段对辩真的很精彩到位:

我的理解是:家庭和事业何者更重要,在这个分战场上讨论的是“家庭给人的感觉”和“事业带给人的感觉”何者更被人看重(即对人更重要)。按这种理解:

正方是借题引出home,其实正是扣了“home带给人的感觉”。反方用home和family的区别应对,也正是暗指home强调的不是感觉,family才是。这是一个侧面防守,因为正方主攻的是“何种感觉人们觉得更重要”。正方立即还手,用home和office的区别进一步突出这种“感觉”的差异,使攻击更有效果了。

我不知道晓欢当时是不是想着要打这个战场的。但我的感觉是观众之所以对这轮对攻非常赞赏,就是因为双方机敏反应的背后有着深层的支撑——观众(从整体上说)的潜意识就是更看重家庭给人的感觉。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通过语言技巧把问题展示给观众,让大家更清晰的理解了问题的案例。

发表于 2003-10-3 23: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听岚星这样说,的确是有道理的,陈小欢很好的运用了语言上大家常用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而引起观众共鸣。把这个更重要引到了对感受的主体上来说,而不是反方强调更多的对社会的贡献来说。

可是我还想知道的是,说更喜欢在家里的感觉就真的能证明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吗?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家庭和事业并没有冲突啊,而是不是在这个辩题下面,有冲突才有比较的意义呢?我可以既认为家庭重要也认为事业重要,我或许喜欢家带来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人之常情,可是并不能因此等同说,家庭更重要。

愿闻其详。

发表于 2003-10-4 00: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筱漾:
我试着理一下,不知道有没有道理。
1、“重要”是一种价值判断,“更重要”意味着对判断主体更有价值。
2、“价值”是“对判断主体的效用”,更有价值意味着对主体效用更大。
3、“效用”是主观判断,是对客体的感觉。因此对主体有更大的效用即主体“更喜欢客体带来的感觉”(假设主体为理性人)
—>“XX对人更重要”=“人更喜欢XX带给自己的感觉”(前提:两个判断处于同一时空)

这样,正方如果对辩题解读为“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对判断者(个人)来说,家庭比事业更重要”,那么上述论证就应该是成立的。

那三点实际上都是处于观众潜意识里的,所以即使不明确出来,观众也会直观地接受正方的论证。

发表于 2003-10-4 00: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嗯,谢谢~~:P

可是依然迷惑,呵呵~~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辩题因为没有说清楚“事业比家庭更重要”“家庭比事业更重要”的判断主体和受效用主体,因而使得两方面有可能会打偏。就拿这场比赛来说,正方强调对于从事事业的人来说的感受,而反方强调对于从事事业的人的更高价值的体现和对社会的贡献。

接下来我想就你理的三点再提出我的疑问。

1、重要是一种价值判断,更重要的确意味着对判断主体更有价值,但是如果此时这里的判断主体是社会呢?更重要是对社会的更有价值呢?那是不是反方的说法是不可否认而且应该同意的?

2、价值是对判断主体的效用,更有价值意味着对主体的效用更大,那么拿社会当主体,是不是是以事业为更重要会对社会的效用更大呢?

3、效用的确是主观判断,是对客体的感觉,可是因为单从个人分析,每个人的主观判断都不一样,如何能做为一个辩题拿来比较何者更重要呢?因此反方强调应用社会的需求做为判断,时代的需要做为评判的标准。所以事业比家庭更重要。这点在逻辑上有没有漏洞呢?

其实基本上我觉得反方的立论和逻辑都很完美,只是基于辩题上,在对观众的直接感染上,处于劣势的,正如你所提到的三点,已经在观众潜意识里面的,所以很难在短时间里面说服观众。

嘻嘻,再次闻其详。

发表于 2003-10-4 00: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央视录像的第一感受

其实我所说的三点对于正反方是一样的,反方对辩题解读如果把主体定为“社会”也完全可以用你说的那些加以论证。所以你的1、2点我同意。

3、效用的确是主观判断,是对客体的感觉,可是因为单从个人分析,每个人的主观判断都不一样,如何能做为一个辩题拿来比较何者更重要呢?因此反方强调应用社会的需求做为判断,时代的需要做为评判的标准。所以事业比家庭更重要。这点在逻辑上有没有漏洞呢?
——
每个人主观判断并不一定都不一样——这是主观的普遍性。(跟西交学的。呵呵~~)
反方的体系还没有看到(最近是没时间看比赛了),所以不敢肯定有没有漏洞。如果从你说的两句来看,那反方必须证明家庭带给社会、时代的效用不如事业大。这个当然不是不可以说,只不过乍一想觉得要给一个相对严格的证明还比较麻烦。: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4 00:01 , Processed in 0.0977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