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98|回复: 2

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辩论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6 16: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辩论赛昨日开锣
http://www.0ko0.com 07-08-06 03:19:13

  昨天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电视暨网路辩论赛正式开赛,12支辩论队先后登场深圳大学科技楼一号报告厅。

  作为深圳市第五届社会科学普及周的重头戏,辩论赛旨在通过辩论对决的形式探寻深圳的城市人文气质,进一步推动全市的人文精神建设大讨论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这次“鹏城舌战”,也进一步将深圳人文精神的讨论升温。

  昨天举行的3场初赛的辩题分别是“对城市乞讨人员是否应该施舍”和“现代城市是否应该允许小摊小贩当街摆卖”,6支参赛队伍的对阵双方虽然各执一词,然而,在他们对各自所持立场的滔滔雄辩中,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以人为本的城市人文精神,始终贯穿着不变的人文情怀。

  作为本次辩论赛的开幕赛,话题就是最热门的“对城市乞讨人员是否应该施舍”。正方宝安区代表队一开场就展开了“攻势”,他们认为,善良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品德,虽然捐助有很多种渠道,行善的方式也有多种,但面对一个生活困顿的乞讨人员,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而反方深圳大学代表队认为,正是这些盲目的施舍,导致了一些人利用人们的善心进行欺骗,让不劳而获的思想滋生蔓延。

  辩手们通过旁征博引纵论深圳人文精神内涵。他们精彩的舌战,不时赢得听众热烈的掌声。虽然双方观点不同,但都赞成对弱势群体应该一视同仁,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将他们纳入城市人文精神的关照范围。

  作为本次辩论赛的主持人,学者胡野秋认为,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通过对人文精神的探讨,可以进一步加强市民的凝聚力,同时辩论赛上的观点碰撞,也会为深圳构建人文精神提供借鉴意义。


触摸城市人文脉搏探寻深圳精神气质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辩论赛开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5日15:51 深圳晚报
      本报记者李可心实习生王迪报道 12支雄辩滔滔的辩论队伍,13场你来我往的“嘴上角力”,20天紧张激烈的辩论赛程,还有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实时直播,市民百姓的“零距离”参与……昨天下午,旨在触摸城市人文脉搏、探寻深圳精神气质的“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电视暨网络辩论赛”在深圳大学拉开帷幕,辩手们围绕关于深圳城市人文精神的多个辩题,展开4轮针锋相对的辩论比赛。

      本届辩论大赛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市社科联、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等单位承办。此次辩论汇聚了全市不同行业、多个部门的理论精英和辩论高手,将围绕关于深圳城市人文精神的多个辩题,展开4轮针锋相对的辩论比赛。

      作为本届社科普及周的重头戏和最大亮点,辩论赛的辩题紧紧围绕着“人文·城市”这两个关键词展开。辩题中既有对城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孰重孰轻的思考,也有对城市人文精神实现途径、个性特征的多方位探讨,甚至涉及到网络文化、环境保护、文明礼仪、现代公民教育等城市人文的外延领域,具有很强的可辩性和一定的理论深度。

      记者了解到,本届辩论赛的参赛选手年龄跨度较大,既有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也有50多岁的干部。在职业背景方面,既有机关公务员,也有企业职工和学生,选手结构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本届辩论赛的评委阵容也堪称壮观。初赛和复赛的评委将由深圳多位著名人文社科专家担任,半决赛和决赛则将邀请国内一流人文学者专家进行现场评审,目前已经向陈建功、冯骥才、王鲁湘、阎延文等文化名流发出了邀请。主持决赛的将是观众都熟知的重量级嘉宾。

      赛场传真

      该不该向乞讨人员施舍?

      首场辩论赛深圳大学队胜出

      本报记者李可心实习生王迪报道 “城市人究竟该不该对乞讨人员施舍?”昨天下午,宝安代表队与深圳大学代表队打响了“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电视暨网络辩论赛”的第一枪,两队以是否该对城市乞讨人员施舍为辩题展开辩论。正方即宝安代表队由宝安中小学教师组成,反方则是深圳大学的学生。整场比赛“火花四溅”,双方精彩的辩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最终深圳大学代表队赢得了胜利。

      唇枪舌剑,激情辩论

      下午2时,在主持人主持下,辩论赛正式开始。

      宝安代表队认为,城市中乞讨现象的大量存在是让人心酸而又无法回避的事实,乞讨者是这个城市中最弱势、最值得同情、也是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作为城市的一员,大家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

      深圳大学代表队则认为,大量乞讨者现身街头,其中不少都是伪装的,这些人通过这种方式骗取别人的善心来获得报酬。如果市民施舍,会间接鼓励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这种风气一旦在社会上蔓延,施舍反成了滋生乞讨行为的温床。

      正反双方围绕自己的论点,争锋相对,你一言我一句,或慷慨陈词,或娓娓道来,宝安代表队旨在以情动人,深圳大学队意在以理服人……精彩的演讲、精辟的观点,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场上场下,各抒己见

      在休息的空隙,记者采访了几位来听辩论赛的观众。深圳大学的刘老师认为,对待乞讨者,不应该直接给他们钱和食物,那只能解决他们一时之忧,应采取长远有效的方法给予他们帮助,让他们能自立、自强。

      专程从罗湖赶来听辩论赛的李小姐则认为,乞讨者如果不是贫困至极也不会上街乞讨,所以我们应该设身处为这些人想一想,而且在目前没有更好的帮助方式时,我们只能通过施舍来帮助他们。

      怎样才是对小摊贩的真正关怀?

      辩手们探寻现代城市面对低收入者所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

      本报记者陈黎报道 作为一个现代城市,深圳究竟应不应该允许小摊小贩们当街摆卖?近年来这个话题一直是市民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有人认为,当街摆卖只是一些低收入者无奈的生存选择,而他们的存在也给周围居民带来了某种便利;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自发摆设的摊位难于管理,容易引发交通、食品安全等种种问题。在昨晚7时进行的“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电视暨网络辩论赛”初赛第三场上,这个话题又成为罗湖代表队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代表队激烈辩论的内容。怎样才是对这些小摊小贩们的真正关怀?通过这场透彻而充分的辩论,辩手们探寻着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的现代城市面对这些低收入者所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相关链接

      正方观点:

      城市应当包容低收入者自立谋生的选择持“城市应当允许小摊小贩们当街摆卖”观点的正方罗湖代表队认为,当街摆卖古而有之,历史上城市的形成从来都是先有集再有市,因此不能将当街摆卖等同于乱摆卖,而是一种对城市历史的传承;当街摆卖并非小摊小贩们所愿,而只是他们在万般无奈下做出的生存选择;小摊小贩的存在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多样性需求。

      反方观点:

      从根本上改变小摊小贩的命运才是正途持反方观点的市劳动和保障局代表队指出:现代城市道路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交通道路资源极端紧张和匮乏的今天,城市道路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向各小摊小贩们提供摆卖的功能;不允许小摊小贩们当街摆卖,正是为了帮助他们脱离这种艰辛的生存状态和恶劣的生活环境;对暂时没有其他谋生途径的小摊小贩们,应当采取引导的方式,划定一个固定的地点供他们摆卖,并配备完善的设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摆摊环境和条件。


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电视暨网络辩论赛初赛安排


2007年 07月 30日 11:02    深圳新闻网
 

第1场
正方:宝安区代表队
反方:深圳大学代表队
8月4日14:00
正方:对城市乞讨人员应该施舍
反方:对城市乞讨人员不应该施舍

第2场
正方:南山区代表队
反方:市民营工委代表队
8月4日16:00
正方:对城市乞讨人员应该施舍
反方:对城市乞讨人员不应该施舍

第3场
正方:罗湖区代表队
反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代表队
8月4日19:30
正方:现代城市应该允许小摊小贩当街摆卖
反方:现代城市不应该允许小摊小贩当街摆卖

第4场
正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
反方:福田区代表队
8月5日14:00
正方:现代城市应该允许小摊小贩当街摆卖
反方:现代城市不应该允许小摊小贩当街摆卖

第5场
正方:盐田区代表队
反方:市国资委党委代表队
8月5日16:00
正方:在公众场合安装监控摄像头利大于弊
反方:在公众场合安装监控摄像头弊大于利

第6场
正方:龙岗区代表队
反方:市直工委代表队
8月5日19:30
正方:在公众场合安装监控摄像头利大于弊
反方:在公众场合安装监控摄像头弊大于利

比赛场地:深圳大学科技楼一号报告厅

发表于 2007-8-26 16: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辩论赛

嗯,这样的辩论赛好。从主题到代表成分。辩论活动就是要超越校园辩论才有意义。不过,我觉得打着人文精神的旗号不太好,人文精神这个词太过学院化和抽象化。
发表于 2007-11-4 00: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比赛

说实话  整体水平不是非常高  但其中的业余选手能做到那样很不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7 02:04 , Processed in 0.0563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