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歪鸟在 2004/05/29 00:11am 第 2 次编辑]
关于那个有点偏执,有点BT,有点令人发狂的辩题,既然有人躲闪不开,与其感叹一片,不如在版上先练练^o^先抛块碎瓦片在说: 其实在古代,其实各种各样的知识已经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了,那四库全书的上亿字,任何人都不可能看完。所谓知识饱和,一个人穷其一生都学不完的现象古已有之,现在的知识即使爆炸翻翻几万倍,情况还是同样三个字:学不完。 这时我们发现,既然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处理的方式,解决的方式也会类似,博雅与专精的问题,天赋与勤奋的问题,这些命题及其解决仍然是我们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问题,没有改变。 在这个层面上说,我们的学习方式的确好多年好多年没有改变了,这没有问题,因为我们的学习任务——用有限的时间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索取我们需要的那一部分知识——的性质没有改变。 古人的知识整体水平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可以理解为,那时很多人都没有必要去学习,而那些少数的术业上成了建树的人,他们的学习方式其实跟现在是相近的。 作为辩手,看到这样的力论很自然会想到这样反驳:这是说的学习态度不是学习方法。不过作为这样一个辩题立论战略,作为辩手的拿手好戏,建立一套理论将“方法”就说成是“态度”忽悠观众四十分钟(能有更高要求吗)不是不可能的。 希望有玉能够砸过来。但愿过几天有时间和心境过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