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赛(四) 正:价值理性比工具理性更值得提倡 反:工具理性比价值理性更值得提倡 正:中国暨南大学 一辩:杨文 二辩:梁冰 三辩:汤耐冬 四辩:姜湛睿 反:台湾东吴大学 一辩:王樱儒 二辩:陈柏霖 三辩:温朗东 四辨:范凯云 正方开宗明义,对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分别进行定义。就正方对马克思韦伯理论的理解,价值理性为以宗教、民俗为基础的思考,而工具理性则是对达成目的所使用的工具的思考。正方认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是“本”与“末”的关系。价值理性决定行为的方向,工具理性决定行为的效率。正方认为,现代的世界,工具理性过度使用,因而产生了三大问题,一,治安问题,二,人性的扭曲,三,社会严重的失衡,所以需要提倡价值理性。另外,正方强调,工具理性唯有在价值理性的引导下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而如今社会工具理性的过度使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 反方一开始就对正方的定义进行反驳,反方认为价值理性,是对目的进行批判,而工具理性是对达致目的的手段进行批判。反方认为,工具理性强调工具使用的效率与合理。他们进一步阐述提倡的概念:人们之所以提倡某事,乃是在于社会非常缺乏该事,因而需要提倡。对手段的批判,是基于以下的两点,一,手段能否有效达到目的,二,手段合不合理。 点评: 评判们觉得正反双方的立论南辕北辙。正方把工具理性定义为对达成目的的方法的判断,而反方的工具理性则是一种对工具的验证及检讨。评判觉得正方的逻辑性强,从一辩到三辩有层次的破题,起了前呼后应的效果。而反方则在反驳上取得优势,而且进攻力强。在自由辩中,反方因为正方“下药” 的举例而险失立场。评判赞赏反方三辩在陈词中对“提倡”的定义有明确的诠释,把战场拉回。正方四辩的呈稿有前呼后应,并附加了诗意般的修饰,评判赞扬这种做法的渲染力,但若简短些更好。反方结辩对辩题的诠释做到了层次分明,概念明确。 赛果: 最佳辩论员:反方三辩温朗东 胜方:反方台湾东吴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