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4|回复: 6

关于在亚太赛举办华语辩论高峰论坛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2 15: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treeing在 2007/03/12 05:06pm 第 1 次编辑]

    是否本届亚太赛可以主办一个关于校园辩论及其推广工作的高峰论坛,就辩论的发展,不同地区辩论的现状及未来工作思路,推广形式比较,电视辩论与校园辩论的不同等等议题邀请各个高校或者外界有研究的人士发表演讲,并提供书面文章,类似于台湾政策性辩论在评判裁决之前评委需要公开评判理念的这样一种方式(具体可以参见游梓翔教授《认识辩论》附录),让不同地区的辩论爱好者交流沟通,达成共识。

    以往比赛多,交流少,赛后交流更多集中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及学生感情交流,就辩论的推动工作成效不是太明显,而且这些论文或者演讲材料赛后若有经费可以结集出版,也算是留下正式的文字资料和大家的真知灼见。

    比赛比后,很多时候需要去查阅赛事的纪实与评析,否则比赛比完三五年,大家无外乎记得冠军队,辩题,甚至很多人对比赛过程都一无所知,传承工作不是那么完善。

    大陆十年前的《狮城舌战》、台湾游梓翔教授的《认识辩论》,都是各自的经典,可以流传很久的。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在前人的基础上做提高,为没有参加这场盛会的队伍和辩论爱好者留下资料,避免他们再犯原先犯过的错误,从更高的起点上了解和接触辩论。

    个人提出这个建议供组委会参考,我一直很希望每次大型比赛,都可以用半天到一天的时间供大家专题交流。不知道是否可行。
[br][br][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treeing2007年03月12日 05:05pm 时添加 -=-=-=-=-

发表于 2007-3-12 17: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在亚太赛举办华语辩论高峰论坛的建议

这个建议不错。其实以前参加国际大赛前我们也有过类似的设想,搞一论坛(主题不限)。去年亚太赛前,我们的团队就搞了一系列社会活动。

不过,赛期苦短,赛事组委会人力紧张,辩手赛后劳顿。都成为阻滞因素。

现在楼上有意,大家可以共同推进一下。或者组建一个宽松的常设研讨机制或组织。

发表于 2007-3-14 13: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在亚太赛举办华语辩论高峰论坛的建议

希望央视能在北京办一个
发表于 2007-3-14 20: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在亚太赛举办华语辩论高峰论坛的建议

赞成treeing建议,但是,面对赛事进紧凑与辩手劳累的问题,确实也得想办法解决。
除非,大决赛后,大家还会再逗留,那研讨比较有可能进行。

或者,在赛后来场精英辩论赛,由各队教练/领队/退役辩手,组成两支队伍,来场切磋赛,应该也会满精彩的。:)

发表于 2007-3-14 23: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在亚太赛举办华语辩论高峰论坛的建议

我觉得也不用过于注重形式,但是大家届时见面聚会的时候,可以集中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毕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校园环境不同,辩论的推广也不同。我想,重要的可能是大家对于辩论的理念和理念的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10: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在亚太赛举办华语辩论高峰论坛的建议

[这个贴子最后由treeing在 2007/03/16 10:16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bianlover2007/03/14 01:38pm 发表的内容:
希望央视能在北京办一个

    我已建议过央视,但他们对办比赛为主,对辩论趋势和发展方向的研究没有兴趣,每次都是临时新点子,拿国辩当试点,而不是试点成功后再正式比赛中应用。

下面引用由snowpiano2007/03/14 08:44pm 发表的内容:
赞成treeing建议,但是,面对赛事进紧凑与辩手劳累的问题,确实也得想办法解决。
除非,大决赛后,大家还会再逗留,那研讨比较有可能进行。
或者,在赛后来场精英辩论赛,由各队教练/领队/退役辩手,组成两支队伍,来场切磋赛,应该也会满精彩的。:)

    这种事情事先确定下来,我认为还要提交正式书面文稿,否则大家全是应付了事。而且这种时间是否在决赛前或者是决赛后一天,请组委会研究。

    活动是为了辩论事业,不是为了活跃气氛,精英辩论赛是为了好玩好看的,和我提出建议的初衷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精英辩论赛可以考虑,但是另外的问题,放在这里研究会把关于高峰论坛的探讨引向另外一个方向,不应继续在此帖讨论下去。讨论是否可以围绕论坛这样一个主题展开,请雪琴酌。  


下面引用由上大小白2007/03/14 11:29pm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也不用过于注重形式,但是大家届时见面聚会的时候,可以集中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毕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校园环境不同,辩论的推广也不同。我想,重要的可能是大家对于辩论的理念和理念的交流。

    形式一定要,而且一定要采用论坛形式,否则就会变成无主题漫谈,随意插话,最后都是议而不决,研讨会变成务虚会,辩手教练联络感情,而真正对于各地辩论的了解,对于为了发展趋势的探讨,还有针对不同地区辩论发展方向的尝试以及结果的反馈,经验教训的总结等这些真正事关辩论发展的内容讨论和总结会很少。

   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出举办论坛,提前两到三个月邀请有关专家和有经验的辩手(我认为需要三年以上辩论经验)就某一主题发表文章,在论坛上进行演讲。而后结合有关主题和演讲内容进行探讨,这样才能够真正有内容。理念的交流要有形式的保障。

    大家都是长期经过辩论赛磨练的辩手,应该知道从“表达”到“沟通”的区别,“表达”只是信息发送出去的过程,而“沟通”是信息从发送者传递到接受者的过程。表达只是强调完整准确的发送信息,而沟通的目的是取得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沟通比表达更进了一步——它不仅仅要求做为发送者发送的信息应完整、准确,还要求作为接受者能完整接受信息并加以理解,最终使信息接受者按所接受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反应。

    我们需要做的是沟通各地不同的理念,相互融合,形成共识,分别试点,交流经验,总结推广,最后繁荣辩论事业。

发表于 2007-3-16 14: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在亚太赛举办华语辩论高峰论坛的建议

我个人看法要改的东西的其实很简单,只是观念而己

实际要做的只是一套好的制度罢了


我说一个实际的好了。裁判制度:如果要真正做到白纸裁判,那就把现在那些裁判换掉,完全启用普通人。就好比陪审团的人,没有必须有很懂法律知识,你只要会听道理就行了。同样呀,辩手比赛要做的也只有讲道理而己。

同样,如果大家不同意启用普通人。那就仍然用现在这些裁判,然后让他们在比赛之前与主办方签订协议书,保证一定公平。这样还不够,在评分表上还要规定说例如:普通话说得标准不能列为打分项目,一方举证不当利益归属对方。当然即使再严的标准,也只是增加评委做比赛的成本而己。那就再增加两个制度:首先回避原则,自己学校的老师不能评自己学校的比赛,第二个就是:选手双方自己决定裁判。(就好比,陪审员由检察官与被告共同挑选)主办方可以拿出一批裁判,提前一天告诉双方队伍,然后由辩手们自己决定说,这个裁判比较不公正如果让他来判我不服气。最后裁判的成立一定是双方辩手自己都同意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输掉了比赛自然没有理由怪裁判。是你自己挑的!    可是这种情况下有个问题,就是主办方会比较麻烦,这样的话,裁判是很难定的,可是没有办法,麻烦一点也是必要的。


但是很多东西,其实是一整套的方案,不是说单改某个东西就可以做到的。同样包括大家对辩论认知,这一点恐怕很多辩手其实有些时候也会是说说而己,到了比赛还是会犯大家BS的错。这不是辩手的错,因为有些时候真的是被逼的。例如:被逼着要赢比赛,被逼着要找到矛盾点等等

对于这个在下对于自己的要求就是:有些时候你确实需要技巧,可是你的技巧不要太烂,烂到大家都看不下去,烂到实在太烂。你耍技巧没有问题至少你得说出个:所以然来

大陆辩论要改的东西太多了慢慢来吧,一切成熟了,自然水到渠成。

其实要交流,要讨论在下并不反对。只是一直摒持这个观念: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19 09:43 , Processed in 0.0506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