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sale[100]lbsale声明:本文纯粹个人观点,如果言语偶有不逊,各位友校同道看了付诸一笑就是了。 首先恭贺中文大学,在第四次冲击冠军时,终获此殊荣。 在香港的中文辩论圈,不论是粤语还是普通话,中文大学都是一个标杆。如果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那么击败中文也是检验强队的唯一标准。四进决赛的战绩无疑是肯定了中文大学在辩论上的实力和传统,而三次冲击不果,其实也颇证明了中文的点背。实际上,中文曾经几次和冠军擦肩而过。 回头看中文大学的道路,其实就是一部香港普辩的历史,见证了各路豪杰的起伏。 从千禧年的首届辩论说起。其实这一届辩论对后来格局的影响异常异常的深远,当年的四强垄断了全部的冠军。而中文大学就是这一届的大热门,真正的,唯一的大热门,我们几乎不认为中文有任何可能拿不下这次冠军。 而中文的进军道路也比较平坦,除了出线权到手之后,在初赛被科大轻轻绊了一下,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可惜,那一年是属于教院,属于陈臻蔚的。教育学院在初赛轻松的教育了小菜鸟吕文汇,在复赛又给科技大学上了一场语文课,最后,在决赛,凭借着运气(确实是有颇大的运气成分,内幕不多说)和先进的战术,以四比三险胜中文。 时隔一年,第二届辩论赛,很不幸,这是属于吕文汇的时代,属于浸会的时代, 当时的浸会三剑客,王杨吕是风华正茂,全球化一题,硬生生的把中文挡在了复赛之外,浸会的霸业叶奠基于此,此役之后,浸会大学一路高奏凯歌,四连胜昂然夺冠,也成就了吕文汇香港第一辩士的名头,就算是安楠声名最盛的时候,也不能动摇其万一。 再一年,雏凤初鸣,这是徐素洁崭露头角的时候。这一年的比赛我没有怎么关注(虽然我自己还打了一场),大致说,这一年是中大名将汪洋同学悲剧的开始,虽然他拿下了系列最佳,可是在决赛遇上了徐素洁,惨败五比零。 又一年,吕文汇退役了,中文大学也经过了一年的调整,阵容更加完备。在初赛轻取树仁,在小胜科大。在复赛再遇科技大学。应该说中文对科大是很有优势的,历史对战未尝一败, 而且最近的一次胜利就在几天前。 但不幸的是,这一届是属于科大的,属于黄硕的,在初赛对抗失利之后,科大冒险采用了一个陷阱战术,以科技大学独特的诡辩方式,把中文骗得晕头转向。 后一年,这是科技大学的鼎盛时期,安楠正处于辩论生涯的巅峰,而孙越也初露峥嵘。不过这不代表什么,中文大学再次证明了他们依旧是科大的克星,轻松的初赛,力克港大之后,中文大学再次面对老对手,看过这一场比赛的都知道,中文有相当明显的优势,以至科大几个教头都不忍观战,跑到外面去祈祷了,可惜赛果出人意表,也充满了戏剧效果,以至翁健同学说了一句经典的感叹“这就是汪洋的命啊”。 接下来的一年,是混乱的一年,这一年的英雄是崔睿,来自理工的神奇小子,对着自信严重受损的中文大学,有利的立场,轻取三比零,这一年是中文历史上最低谷。 连续六年,中文其实都倒在了当年最强的辩手面前,时也命也。不过细心分析,败给理工还是题目的因素居多,而和科大教院的战果更多是运气成分(还有一次是可以不可再的陷阱战术),场面是实质占优的。 实际上中文最大的克星是浸会,连续三次输给浸会都是在势均力敌题目下,没有太大争议的落败。 到了第七年,转机出现了,浸会大学突然改变了风格,这个改变非常的突然,把科技大学杀个措手不及,而后又被中文大学杀个措手不及。于是乎,在最大的克星消失之后,中大终于登顶。 回首往事,且当此文是对香港辩论的一次小小的回顾。 最后再次恭贺陶老师和中文大学辩论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