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72|回复: 3

奥瑞刚辩论学习——概念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7 21: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了辩论一年多了,一开始接触的就是奥瑞刚,那就总结一下我对奥瑞刚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1、什么是奥瑞刚?
奥瑞刚是一种风靡全球的辩论赛制,它脱胎于欧美国家议会辩论,即政策性辩论。奥瑞冈式辩论制度(Oregon Style Debate)起源于公元1924年当时美国奥瑞冈州立大学,口语传播学教授史坦立 葛瑞(Stanly Gray),参照英美等国法庭中的辩论模式,发展出一种“交互质询”式辩论制度。

2、奥瑞刚辩论和传统辩论的差别
虽然,奥瑞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普及,但在中国仍旧是以传统辩论为主流。两者区别何在?或者说,我协会选择奥瑞刚辩论而非传统辩论的理由何在?
        关注社会话题,探讨实际利益。奥瑞刚源于双方政党之间对于政策废立的议会辩论,其对于社会话题的探讨程度远非传统辩论可比。传统辩论由于辩论题目过于着重抽象的价值,较为缺乏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可能。近年来传统辩论的辩题也逐渐从价值辩论向政策辩论过渡,但由于辩论制度本身的限制,对于政策性辩题无法深入地剖析。
        思路清晰明了,主张需得论证。奥瑞刚的思路由“需、根、解、损”四大模块构成框架,有明确的操作指引。探讨中,我们并不限制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是一个观点只有经过合理的论证才会使被接受的主张,再好的观点如果止于观点,而没有通过脚踏实地地查找资料、推理论证,不会被认可。这里,不会有夸夸其谈。
        评判理矩详实,明说不留遗憾。在传统辩论中,不难发现有些评委评判胜负的理由有时会是“喜欢某某辩手的说话方式、辩论风格”、“某某辩手的想法与我存在共鸣”,有时评委的偏好极大的决定了比赛的胜负。奥瑞刚自从诞生之初,就设立有严格的评判标准,并且对于评委有“零推定”要求,确保决定胜负的关键只会是辩手的思路、应变、和衔接。

3、辩论界的三大辩题:事实、价值、政策
辩题由于辩论的对象以及目的的不同通常可也分为以下三类
事实辩题:辩论的是一件事情的真实与否,例如考古学家研究玛雅人发生了何事从而导致玛雅文化的没落与消失?警察调查凶杀案的经过如何?
价值辩题:对于一个事物性质的辩论,或者两个不同价值观的对冲,例如纵观秦始皇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功过孰大?是应该以德报怨还是以怨报怨?
政策辩题:讨论对于一个为了解决某项目的政策基于怎样的理由是否应该得到支持或反对,例如中国大陆是否应该实行安乐死?中国大陆是否应该建立色情特区?
其中,政策性辩题由于囊括的内容较大,包括了事实辩题的“有没有,是不是”和价值辩题的“该不该,对不对”之外,还思考到“做不做,怎么做”的问题,兼具学术和实际意义,逐渐被越来越多辩论者所接受。奥瑞刚,正是政策性辩题的最典型、甚至是唯一的代表。
注意:政策性辩论也存在它的弱势:(1)由于辩论的客体是国家政策,不适合应用于国际辩论赛事;(2)因为其囊括内容的广泛以及对于观点论证的要求,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的查找、阅览。
4、强制认可的概念
强制认可指的是奥瑞刚辩论中一个被必须遵从的原则:“应然而非实然”,即双方讨论的主题当集中在一个政策应不应该而非能不能够,我们讨论的只限于政策是否应该得到推行以及推行理论上的成功率,至于是不是真的会被当权政府接受并贯彻执行,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中。这是奥瑞刚辩论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因为如果政策被反对的理由是“你方不能确保这项政策能够被执行”,而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被论证的环节。

5、推定和举证责任
所谓推定指的是在辩论开始时各方所持有的一种既定立场,当这种推定没有遭到对方有力的反驳,此项推定将一直持续下去。这里介绍两种最重要的推定:零推定和现状推定。
之前已经介绍过,评委为了保证比赛结果的公平公正,除了严格遵守各种评判标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持有一种“零推定”的立场。所谓零推定,就是尽可能的让评委的想法处于一种中立或空白的状态,比如在对于赌博的态度上,正方支持,反方反对,而评委的态度则是不知道,一切由双方的论证力度来决定自身立场的偏向。然而,评委当然也不可能是一无所知的人,在两种情况下评委的零推定立场失去作用:(1)当双方在辩论中对一个观点表现出相同的态度,也就是达成了一种“共识”,这是评委是无条件采纳这个共识的;(2)评委拥有基本常识或者原理原则,也就是说一些被公认的、没有争议的观点。
而现状推定的意思是说,当无法得到有力的论证说明现状应该得到改变,那么现状将会被认为是好的、正面的。类似于刑法中的“无罪推定”,即由于证明嫌疑犯无罪的难度远高于证明其有罪,所以一开始嫌疑犯将会被认定为无罪的。现状推定是反方所拥有的一项优势,如果想要改革现状的正方没有做到足够的论证说明现状下的问题十分严重(也许是一种利益的丧失、价值的缺失或是损害的发生),那么评委将会把胜利赋予维持现状的反方。也就是说,在比赛一开始,正方应该首先负担起提出资料论证改变现状有足够的必要,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举证责任。
对于举证责任,有一项基本原则是“提出者需举证”,该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一开始由于正方提出要推行一项政策改变现状,所以辩论的依开始是由正方首先举证的,这被称为“初步举证责任”。在奥瑞刚中,任何辩手的提出的观点,其中绝大多数观点应该得到有效的举证,也可以叫做论证,观点在论证后将会形成主张,而没有经过论证的观点则被称作断言。在辩论中辩手提出断言是不会得到评委认可的。

6、框架四支柱:“需、根、解、损”
(1)需要性:改变现状制度的理由、原因、需要。
「需要性」即「需根解损」当中的「需」。一般而言,如果一个政治制度进行顺利,你若想改变它,就必须要有改变它的理由。要不然它进行的好好的,何以要莫名其妙的突然被改变,而这就是需要性的精神。这样的思考模式也可以用在于说服观念当中,如果某人在某时某地的行为正在进行顺利,当吾人今天想要说服观众和评委要改变现状推出一项政策,他要做的就是论证需求性.
(2)根属性:制度和需要性之间的确切关联。
根属是一个逻辑上的专有名词,由于一般人于日常生活中没机会习惯这个词汇,所以在以前辩论圈常常因为为了这个词语更深入的思考与应用而有许多的争执。
根属这个专有名词,简单的来说,就是当今天有因果关系时,原因「造成」结果,而结果「根属于」原因。那为什么,在打辩论时会使用到这个逻辑上的专有名词呢?这是肇因于当今天我们在和别人讨论问题之时,时常会发现对方所说的结果可能不导因于他所想象中的原因。而为了能够清楚明白直接指出对方在逻辑上的错误,因而使用了这个专有名词。所以我们会常在辩论场上听到有人说:「对方辩友您所说的利益好像不根属于您方的制度喔!」之类的话语。
(3)解决力:制度具体实施的过程和方式。
正方藉由制度来解决其需要的程度会因为在比赛进行的当中,由于正方语句的重新补述和资料的填补、或者是对方的攻击和对正方利益大小的拆解,而变得与正方一开始所预期能够达成的解决能力而有出入。而「需根解损」中的「解决力」在谈的就是这个。解决力除却表明制度具体实施的内容以外,在遭到对方辩手攻击时还应该负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论证该解决力的有效性以及大致可以达成的效果。
(4)损益比:正反双方的利益比较。
但是正方就算整场比赛从头到尾都确保了需要性、根属性、解决力的成功,告知了裁判这需要的存在以及今天的题目的制度能够解决这需求而且还有确实的解决效力,但这样并不代表正方就已经赢得了比赛了。此时的正方还差一个步骤,即是「损益比」。因为今天正方是一个要变动现状的一方,就算他的制度可以带来利益,但那也要所带来的利益比现状既存的利益还来的大;或是换句话说,正方变动现状所带来的利益必须在扣除「变动成本」之后还要比反方的利益来得大,才算是赢得比赛。

7、论证和证据
论证的类型:
(1)举例;(2)类比;(3)迹象;(4)因果;(5)权威。
证据类型:
(1)事实证据;(2)意见证据。

8、合题性的问题
合题性的问题在辩论中十分重要,经常是一旦合题性出现了问题,即使辩手为比赛付出了再多的努力和准备,也只能无奈败北。
辩论的性质决定了辩论双方所支持的立场通常是绝对对立的,自然的辩手要做的就是宣扬己方并且反对对方,而如果一方对于自己立场的范围界定不明,使得自身立场触及了对方立场的范围,那么这个时候你所做的并不能达到反对对方的作用。
例如:辩题“中国大陆是否应该赌博特区”,其中,对于“中国大陆”、“赌博”、“特区”三个字眼应该有清晰的认识。“中国大陆”意味着建立的地点是能是中国大陆,而不能是澳门、香港或台湾:“赌博”的定义是一种拿有价值的东西做注码来赌输赢的游戏,如果游戏过程中使用的是虚拟货币这种没有价值的东西作为筹码,就不符合题目的意思;“特区”意味着只能以特区的形式区域性的允许赌博,而不能让赌博在中国大陆全面合法化。
9、赛制介绍
544赛制:5分钟申论、4分钟质询、4分钟结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2-8 00: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写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09: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对的,今年为了教大一专门总结了一点比较常用的概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10:46 , Processed in 0.0552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