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3|回复: 4

所谓的立法成本或者政策成本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8 23: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触政策性辩题,往往会提及“立法成本”或者“政策成本”等类似的“成本问题”,用以反驳对方。譬如会这样说:“您方针对的群体只是小部分,涉及的是比较微小的利益,那么为了达成这样的利益而动用国家立法资源是得不偿失的”,大致是这样的意思。但是,个人感觉,在提出立法成本的时候没有能力进行较为准确的运算,至于消耗的国家立法资源和立法之后获得的社会效益之间的大小比较,也是很难真正实现的。而从另一个角度考量,如果我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几十年以内这个将是一个必须用法律解决的问题,那么现在即便是消耗过量的立法成本,也是可取的。这样的回应有多大效果呢?那么,最后的问题是,在政策性辩题中,立法成本或者政策成本是否能成为有效的攻击点?如果可以,该怎么去阐释,对方又怎么去回应?
发表于 2013-8-19 18: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读经济的,所以这一块我只能用经济方面的知识解释一下。有经济学家就分析过,其实不用经济学家分析我们自己想想也能明白,一个社会对单位犯罪的执法成本会随着这个社会犯罪数量的下降而增加。所以该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允许一定的罪恶存在。
其实这种思想在西方国家早已运用到司法体系中了。比如美国在审理部分案件时,会和犯人进行谈判。假如一个犯人现在故意杀人,这是一个事实,按理要判处死刑。但是通常情况下一个死刑犯会不断上诉,这样很多类似案件拖延了近10年才得以结案,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警察可能就会和犯人进行谈判,说我们只判你无期徒刑而不是死刑,条件是你马上认罪。这样一个10年的案件就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就结案了。(说了一大堆背景)
所以对方这样反驳我个人认为是合理的,至于成本是否高于收益这个问题,我觉得未必需要实践才得以检验,事前预期应该也是可以的。不过这里就是争论点了吧,对方自然会说得不偿失,那你们就论证得可以偿失就可以啦。
以上纯粹经济学角度,楼主不要见怪哈。
发表于 2013-8-19 18: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读经济的,所以这一块我只能用经济方面的知识解释一下。有经济学家就分析过,其实不用经济学家分析我们自己想想也能明白,一个社会对单位犯罪的执法成本会随着这个社会犯罪数量的下降而增加。所以该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允许一定的罪恶存在。
其实这种思想在西方国家早已运用到司法体系中了。比如美国在审理部分案件时,会和犯人进行谈判。假如一个犯人现在故意杀人,这是一个事实,按理要判处死刑。但是通常情况下一个死刑犯会不断上诉,这样很多类似案件拖延了近10年才得以结案,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警察可能就会和犯人进行谈判,说我们只判你无期徒刑而不是死刑,条件是你马上认罪。这样一个10年的案件就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就结案了。(说了一大堆背景)
所以对方这样反驳我个人认为是合理的,至于成本是否高于收益这个问题,我觉得未必需要实践才得以检验,事前预期应该也是可以的。不过这里就是争论点了吧,对方自然会说得不偿失,那你们就论证得可以偿失就可以啦。
以上纯粹经济学角度,楼主不要见怪哈。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9: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focus-hu 发表于 2013-8-19 18:24
我是读经济的,所以这一块我只能用经济方面的知识解释一下。有经济学家就分析过,其实不用经济学家分析我们 ...

个人感觉,如果真的要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如果只是针对立法后,关键部分或者核心争议点的得或失。通过比较立法后,是你所获收益中最重要的那部分价值比较高,还是我所付出的成本中最严重的部分价值比较高,来判定到底是不是得不偿失的,不知道这样的争论是否有效?
发表于 2013-8-20 16: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rolandis 于 2013-8-20 16:38 编辑

这种所谓的成本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政策变动本身的成本,即某一政策被提出、论证、讨论、辩论、表决、通过最终被公布的成本。这部分成本确实存在,但就每一辩题而言绝对不是有意义的理由。政策讨论中,需求性是基础,一旦需求性建立,这部分的成本就是固定存在的了,无论反方是认为应当维持现状、做小幅改变、或提出其它相抗政策,都会有这部分成本——即使某一政策不应被通过,“否决”它的过程也是有成本的。从财政上来说,这种成本是必须被保障的,因为它关乎国家决策。立法常常是在为“少数人”立法的,对此持反对态度的辩论者缺乏基本的政治素养;而这是一个价值问题,从比赛的角度来说从价值层面稍作处理即可。

第二层意思是为执行变动后的政策,导致的额外的政府开支或社会资源的消耗。这种成本实际上是任何政策都应遇见,甚至是积极追求的。对它的讨论实际上就是损益比较——即支付这部分成本能否获得相当或更多的收益。有时候,这种成本越大反而越符合政策需要,如对于公共投资、基础建设、促进就业、增加教育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本身就是正方积极追求的结果。当然,第二层如果继续细分下去,还可以分为“财政直接投入”和“政府管理费用”,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讨论到这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5 06:16 , Processed in 0.0664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