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83|回复: 0

7.30 烂片高票房不是社会病态心理的体现 魔都麦兜天天飞 立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1 22: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谢谢主席,我方认为,烂片高票房不是社会病态心理的体现。



病态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偏激的、不理性、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今天对方辩友所说的……其实总结起来很简单就四个字,娱乐消遣。将这样一种为了放松、宣泄的心理夸大为病态,实际上是对方辩友以偏概全太过偏激的看法。



一部电影的票房高低取决于很多。正如好片也可以场场满座,烂片也可以无人问津。影响票房的因素不是这部电影有多好或者有多烂。总结多部高票房电影之后不难发现,其共同点有二:



、从电影本身来看,豪华的演员阵容、大牌的导演、高成本的宣传、多渠道的营销、有特色的剧情等都是电影高票房的可能因素。04年冯小刚导演、刘德华主演的大片《天下无贼》获得一亿两千万票房的惊人纪录,其中冯小刚和刘德华的个人名声贡献巨大。由刘德华主演的诸多电影,包括《富春山居图》与《新少林寺》也都票房不菲。11年柯震东主演的《那些年》引起青春狂潮,大陆首周票房便突破5000万元,连续5天居单日排片量、单日观影人次冠军宝座。在柯震东名声的推动下,加上《小时代》原著本身的畅销,与郭敬明个人粉丝的追捧,《小时代》的电影首映票房便高达740万,打破了全国首映票房纪录。这些诸如演员阵容、原著名气等因素都是电影本身的客观条件,与观众病态心理无关。
、从电影产业整体来看,电影的本质是一种商品,也是为了满足群众的各种心理诉求。一方面,无论是《盗梦空间》被誉为“继《黑客帝国》后最好的科幻片”之后引起观影狂潮;还是《富春山居图》因为多种原因成为“事件性电影”之后,观众为了追赶潮流而去一睹为快;或是为了茶余饭后能和朋友保持共同话题从而选择观看《小时代》,都是对于消费话题的需求,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无论是《阿凡达》IMAX的电影放映技术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决定走进影院,还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工作生活下选择观看《泰囧》以释放压力,都属于满足好奇或精神减压的正常反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正如对动画片感兴趣的人乐意去看《冰河世纪》,偏好紧张悬疑节奏的人会选择《孤岛惊魂》,观众自由选择从而达到消费话题的获取以及情感的满足与宣泄,这正是电影娱乐性的体现,也是电影满足观众需求的表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出于电影本身的客观特性,还是观众需求的自由满足,票房的高低都是电影商品性质的结果,而不是社会病态心理的体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1 23:26 , Processed in 0.0470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