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 大家好! 当今中国实行的是以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为特点的九年制教育,至今已收到了不错的成效。根据《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到2009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9.7%,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数占全国县数的99.5%。.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基于此,我方认为义务教育应将幼儿教育纳入覆盖。接下来,我方将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幼儿园教育有必要且需求大。幼儿园要完成的兴趣的逐步引导,知识的初步启蒙,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普通的家庭教育,显然难以做到。小孩3到6岁的时候,大部分父母正处于30岁左右,正值奋斗事业的黄金年华,极少有人能自己对小孩进行教育。而爷爷奶奶更是缺乏进行幼儿教育的知识和能力。在农村,幼儿教育的概念更是完全没有树立起来。由此可见,为了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强制小孩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已经十分必要。不过,今天我方也考虑到极少数的一些富裕家庭,高学历的全职太太也许能为小孩提供幼儿家教,所以在此提出一项配套政策:如果监护人能为幼儿提供具有幼师资格证的全职护工,在与教育部和学校签订三方协议之后,小孩也可以在家接受教育。 2、与大需求不匹配的,是稀少的幼儿教育资源和高昂的学费。根据2013年的教育部资料显示,我国6000万学龄前儿童竟有一半因为费用或名额问题无法进入幼儿园。当放眼社会,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 2010年7月,中国青年报对全国31个省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7.9%的人认为“政府规划不当,居民区的幼儿园太少“,一线城市甚至出现了”幼儿园报名得在小孩出生之前开始排队“的情况。另一方面,高昂的入园学费也是一个大问题。北京的幼儿园赞助费至少2万,每月收费600左右。而北京的平均月收入不过36469元,一对年轻夫妇在还完房贷车贷之后,幼儿园对他们仍是沉重的负担。据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王化敏介绍,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园难,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负担不起如此高昂的幼儿园费用,甚至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育抉择。面对资源和学费的双重压力,唯有将幼儿园义务化,使国家资源更多地向学前教育倾斜,才能建设更好的幼儿教育。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当今中国应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谢谢。 驳论:主要强调1、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度 2、国家经费问题 从立论里扣下来放到驳论打的: 在1994年九年义务教育落实的时候,制约年限的主要因素是在于国家财力不够,而今中国GDP已经跃居全球第二,经费问题已不该存在。但现阶段中国的教育投入始终难以超过GDP的4%,且不说美国教育投入已达8%,连GDP远不如中国的肯尼亚都能达到7%。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同时,我们政府每年的三公消费却居高不下,在流传最广的版本中,2012年三公消费高达9000亿元,是同年教育支出的7倍多。现今中国应该抑制非必要性支出,加大教育投入,一方面弥补九年义务教育仍存在的质量问题,一方面更要加快幼儿园义务化的脚步。 最好再补充印度的数据= = 补充资料: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完成的《中国教育竞争力报告》报告中从对所选52个国家的教育投入情况分析来看,中国的教育投入排在末位,成为中国教育竞争力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现阶段,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而我国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一直占整个教育经费支出的1.3%左右,未有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