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5|回复: 2

第三届华语网辩7月25日正赛赛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6 15: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白熊君 于 2013-7-26 17:43 编辑

有幸应邀担纲华语网辩评委。也恰好,这两场的这个辩题是第六届亚太赛的复赛辩题,为了帮助墨尔本大学筹备,我也打过两次,还算熟悉。还有,于学长和石学长两位的点评,已经基本上把场上的核心交锋和评判的偏向解释得非常清楚。我觉得对于一场在立场上非常平衡的题目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双方充分发挥辩才的对等对决。那么如何凭决胜负当然就更要看双方在执行上的水准和胆量了。

然后还有一个要申明的是,两场比赛皆为2:1,的确从两场比赛场上交锋来看,也正如比分所显示的那样没有任何一方形成绝对的压倒优势。四支队伍中发挥最好的是第一场的正方“停止用药的小伙伴”队。

辩题是:表露自我情感/收藏自我情感更利于人际交往

1. 解释双方胜负关键。
第一场比赛:D1停止用药的小伙伴   VSD2鲜橙反过来
比赛一开始,反方因为对时间和稿件的掌握,更好地展开了立论,因此我听得更加明白。正方展现出来的核心逻辑是“更真实的情感流露更有利于人际中的问题解决”,故而更充分地表达更好。反方展开的核心逻辑是“有所顾忌的表达,更有利于长久稳定的人际沟通”。
在交互环节中,反方强调一定要表达的和一定不能表达的情感是不能被讨论的,要讨论的就是表达与不表达效果未知的中间地带。这是为反方的核心切割方式。可惜大多数的出现都只能在反方的陈词中体现,既然不能出现在交锋中,可见有点经不起推敲。相应的正方,后来居上在没有充分展开论点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底线展露出来并以此向反方压迫。正方两项底线:1. 交真朋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2. 纸是保不住火的,所以收藏的情感迟早要暴露的,忍半天还可以能要爆发。第一条底线反方用,广泛交友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来回驳,可是你不觉得太弱了么,用“也”这个字本来就不能完全驳斥。第二底线,反方干脆无力招架。说道这点上,反方可以向第二场的反方学习一下,他们在这类情况下设了很好的防守。
最后,正方结辩用伪君子和真心人的道德高点,终结本场。总之双方在交锋中都缺乏充分的逻辑论证和例证演绎,然后就因为交锋上正方攻击更到位,所以就正方获胜。这里着重要表扬的是正方一辩,虽然稿件读的太让人感觉不到认真准备比赛的诚意,但是在质询环节中,敢于一项项确认和框定,值得大家学习。(现在很多队伍质询,急着往下推问题,经常用自己的话去回驳,可是这样就失去质询本身的意思了)

第二场比赛:D3公心辩战队 VSD4吃遍西三环
比赛伊始,正方论点并不出奇,还是用大同小异的核心逻辑。但是反方则更加完整地呈现了框架,用何者在人际交往中带来更少伤害为标准,强调估计他人必须尊重别人准则、尽量避免伤害。而且核心的切割更是在一辩就做了着重但阐述“观点和情感的表达不是一回事,可以分开看”,这样的处理,俨然就在比赛的定义上生生打开了一个重要的交锋战场。
在交互环节中,完蛋,我没怎么记笔记,原因是双方的攻击有限,当然也因为评委听完上一场,再听到没有新意的论点犯困了。嘿嘿。大致上,因为反方打开了观点与情感不同的战场,核心的一大交锋就在这里了。正方的攻击主要方式集中在委婉地表达并不能意味着情感收藏了,还是在表达。本来这个攻击挺痛的,但是反方的回应是,如果你这样就是要我方论证木头人。诶,这个回应,就有点意思了。反方简单也粗糙地捍卫了立场,而且导致对方没有办法进行下一步攻击。故而。在交互的时候,反方就已经用非常粗糙的方法获得了微弱的胜利。

也没想到,我明明没记得很认真,也写了这么多。当然我水平还是很有限的,心证很重,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最后给四个队伍一些建议。
设立框架要敢于大包大揽。论点怎么霸道奇怪都是没被禁止的,重点在于解释。解释的要义在于1. 清晰 2.主流 3.合理。

反方都设定了收藏就是掩藏部分情感。可是掩藏多少呢?我的提议是,所谓收藏情感就是总在第一时间不表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要顾忌。这点两个反方都提到了,可是没解释透。我认为比较好的解释是两个人际关系中的前提1. 人太复杂 2. 世事无常。这样的设定之后,反方就掌握了主流的优势。因为不仅是负面情绪。就算是正面情绪也应当收敛。譬如考试考得好,也不能跟别人表达很开心,因为万一别人考得不好呢~ 所以做任何的情感表达之前,都是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就连夸奖别人都不一定为人受用,也会有人觉得你是讽刺挖苦。所以做人就是这么难,万事不可争先,三思而后行。这样的处理,连观点和情感的生硬切割都不用了。然后到价值层面就可以处理为:所谓人际关系的维系,核心在于替别人考虑,那么做事情之前都要三思,多想想对方,人际关系自然就好了。
正方也是如此,表露情感就是要无时不刻的真诚表达,其核心目的就是完全的真诚更能获得理解。用自己的真去感染别人,最后自己成为一个真人,让这个世界也因此而真,不才是人最终的追求么。前提的解释为人际关系的另外两个前提:1. 真诚 2. 沟通。做好了这两样东西,要表达的价值是,人为了人际关系可以做出牺牲,可是不能用牺牲真实的方式,因为这样在道德层面就是在欺骗和伤害人际关系。可以牺牲的部分,应当是被人不理解的委屈和愿意一次又一次表达真实的赤诚。

这两个立场我都曾经尝试过,有很大的可行性。希望给各位做个参考。

另外还有一些,对于攻防的处理技巧,太莫纳什了,不一定适合大家,就不献丑了。
很多评委会希望网辩出现更多的深度和广度。我认为,这并非苛求,如何更快的处理交锋,然后推出更有深度的战场,其实在这次网辩的赛制中是可以做到的。大家加油。






以上
莫纳什大学
李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7-27 12: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帅学长一个赞\(^o^)/~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6: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非非非非 发表于 2013-7-27 14:38
给帅学长一个赞\(^o^)/~

学长一点不帅 谢谢啦~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9-2 02:46 , Processed in 0.0924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