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结辩(耿方至)
3 X$ t) k1 a% g$ \7 i% s& W. F4 a5 Y9 V5 X8 f1 I+ M
谢谢主席。首先澄清几个问题,我方一辩同意了您方关于“患”的定义,认为“患”是一个中性的词语,这是没有错的,但是我方从来没有认为不患就是完全的不在意,这个帽子不要扣给我们。9 g" Z# i/ R, G7 Z, B, W4 K1 Y1 m
. \" ?* ]/ z; [, N0 p在这场比赛整个的过程中您一直在告诉我们一件事,就是我们这么做需要了解,我做一件事寻求别人了解就是患人之不己知,但是我寻求别人了解并不是唯一根源于患人之不己知这一观点。所以您说的所有的一切,我去寻求认同,我去推销我的东西,我对你们进行共享其实并不一定是患人之不己知所导致的。这就引出了一个观念就是我们在讨论这样的一个辩题的时候必须从心态出发讨论从心态引发的一个行为,而没有办法从行为出发做一个逆向的推导,说这样的行为一定表现了这样的心态。8 g- j+ F6 ~; ?# \/ J; _8 M
" Y5 [/ U$ A/ K2 j
再看下一个问题,您再给我们提出所有的问题中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叫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奶粉问题,比如说考试,比如说团队,那么所有的问题都是我已经有问题了,我不被人知道那我怎么办?确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有优秀的地方我们需要被人所知道,当我们需要被人所知道时我们有必要做这样的推销,没有错我一直都承认这一点,但那又怎么样?这就能说明我们应该去担心去害怕别人不知道我吗,对方辩友这样的逻辑不能够成立吧。
5 \& `, V; j1 w) Q/ N X* S2 L7 q4 u/ ]. l# `8 @" }7 @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辩题究竟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其实我们说的很清楚这是一个人生态度的探讨,是我们要怎么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考虑。我们都知道没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不会只有一种价值观念,他也不会只遵从一个观点,他会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那么在这个体系里他会有一个综合的作用而不是只有一点发挥作用。那我们要看的是这两种对冲的观念起到的完整的作用在这样的一个价值体系里边做出了什么样的影响。所以对方辩友我们发现患人之不己知这种心态让我们拼了命的想去表现,可能好也许坏,您方一辩也承认了这一点,他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一个确保的东西,最多推导出来的只是以别人的价值判断作为我自己的价值判断准则而已。那么不患人之不己知呢,不是不交流不是不沟通,因为在完整的价值体系之下都能够做得到,那么它是什么,他是我们不去担忧这件事情,是一种主观上心态的趋向:不去把别人的标准观念当成我行事的标准。所以对方辩友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一种人生态度对不对,这样的一种态度是不是我活在世界上会很轻松。
. l: V0 _, c, k) _
/ a$ a$ P6 A# S我们还可以再说一个问题,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一个本来的诉求和目的,也就是说我在这里打这场辩论就是为了把我想说的东西说出来让大家听到而已吗,这就是我的诉求;而您方看来赢这场比赛是您方的诉求。那么是不是因为您认为赢才是最重要的我就放弃自己去趋向于您方赢的观点呢?不是吧对方辩友,今天我站在这只是想做我自己而已。谢谢各位。, C) h2 R' e% i/ J5 H! L! F
1 V2 Z0 T! u4 E8 m) i; I: r0 {2 u
; P; B" O% j5 B4 q
) o3 ^% w- v7 F q \/ I9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