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05|回复: 5

[其他] 13华辩 南审vs帝国理工 立论结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1 21: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辩词转载自许书源,感谢许书源同学的手打,原地址
- B/ M/ b- K1 p( Dhttp://blog.renren.com/blog/435986974/904925479?bfrom=010203041 ( G* S/ `( o/ r& l" A
http://blog.renren.com/blog/435986974/905016821?bfrom=010203041
  D7 J7 W) p) b' y# r2 s& M
6 L4 l4 f8 ~5 N( h5 ^4 R南京审计学院VS帝国理工大学:今后十年中国面临的机遇/挑战更大
4 l$ m# d# r, P7 Y/ P3 a: w0 v8 E3 Z: y+ U4 p5 r
正方立论:/ @# Z/ C$ b/ h9 C+ }1 _9 P

5 s+ L" Y5 J( X8 q, k- t) M谢谢主席大家好。随着两会的圆满结束,中国在一次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今后十年,中国会走向何方,我们充满期待;今后十年我们的道路是如顺水推舟还是逆水行舟,我们充满疑惑,今天我们认为今后十年中国机遇更大。# p2 E; ]6 A" u  x0 k  T

5 ^0 Q7 a! c4 A% k2 f其实机遇和挑战并存,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面对未知的难题,如果我们能够化险为夷,顺利解决我们说机遇更大,如果困难重重难以解决,我们则说挑战更大。而判断今后十年中国能否解决未知难题,我们就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国的能力和态度。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三点为您阐述:5 A" G: j( @7 {) f1 ]
  [, O8 d3 c6 U. a% K7 Y* q
首先,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造成欧美国家发展疲软,为中国崛起创造有利条件。金融海啸疯狂来袭,09年世界失业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2.1亿,冰岛、希腊等国甚至申请了国家破产,连强大的美国欧盟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出现了明显的发展滞缓现象。而中国,在小幅波动之后迅速恢复并稳定前行,11年、12年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出口大国,第二进口大国。因此,中国被很多国家是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的救世主,寻求中国带领他们走出黑暗。有利的发展环境为今后十年中国在国际上占据有利地位提供发展条件。
/ G* _4 ]0 W' j% F; k' I9 Q2 D0 \& [
7 L% _& h$ c/ r; z* n' v2 u第二,稳定的综合发展能力为中国把握机遇提供坚实保障。作为中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的经济总量在08年达到了4.4万亿美元,提前十二年实现了到2020年翻两番的经济目标;根据十八大政府报告显示,未来十年只要中国保证7%的年均增长率,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就可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后,无论是奥运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还是嫦娥一号的奔月成功,都向世界昭示着我们已经具备了强大而且稳定的发展实力,蓄势待发。而坚实的脚步使我们拥有绝对的把握抓住机遇、化险为夷。* W0 h3 t4 v8 G9 i' O0 [0 g; Q

7 s# E4 g' ~9 U最后,自上而像渴望大国崛起的强烈欲望为中国抓住机遇提供内在动力。从清末被列强用炮火打开国门,国土瓜分殆尽;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内民不聊生,中国经历的是屈辱的百年。可是充满了奋斗精神和中国意识的中国人从来不会轻言放弃,黑暗的过去不会是前行路上的绊脚石,只会在不断警醒我们的同时,鞭策我们前行,重塑过去的辉煌,在未来建立我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话语权,实现中国大国崛起的大国梦。
8 A8 f7 q. ^4 y7 ^$ _: M7 D, ^( w( d/ ?$ p  n$ `
诚然我们知道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必将荆棘密布
; \* F" i% F, q' Y8 J+ }3 R' _/ X
: R8 M1 J! h: _9 }* }" y可是决定机遇和挑战谁更大的不是我们的猜测,而是面对今后环境的主体,在主观上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客观上是否已经具备相应的实力。中国这只雄狮已经沉睡了百年,但是现在我们早已苏醒,蓄势待发,期待未来十年再一次的飞跃。谢谢大家。
  B  E9 G1 F5 G" k+ B2 i! ?/ z
) }- d3 C' e) S; _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立论:0 O) s" y6 h$ L7 ~
4 @( b+ [7 Y0 s+ A( l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们赞赏对方的态度,但是让我们看看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少困难。今天我们认为挑战大于机遇,一是因为中国面临的挑战都是根本性的问题,二是解决这新问题本身就面临着艰难险阻,而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您方所谓的机遇根本就不可能发掘。0 D# f5 q0 ?, A8 f. u% A
  u1 t; c2 U$ @
首先让我们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我们面对的挑战是根本。在政治上,政治体制改革未与推行,一方面每年十六万官员被中纪委查处,人政建设方面面临巨大困难,这不但影响这政府的公信力,更影响着政策的落实。第二,政治改革多年停滞,民众对更民主更透明的决策机制呼声日益高涨,能否克服体制改革的挑战、消除贪污腐败决定了政府政局的稳定和建设,是一切问题的根本保障。在经济上,经济发展模式日以转型,经济改革面临着巨大压力。我们看到,中国劳动力每年上涨20%,这也就是说我们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极大动摇。另外对方所说经济增长,我们也看到在其中创收的企业中其中75%都是高耗能产业,请问这样的经济增长能够维持多久。另外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并不彻底,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并不健康,经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因此转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中国经济健康的根本保障。在社会上,社会发展模式也是亟待改善的,社会发展存在巨大隐患,在基尼指数上升到0.74超过国际警戒线的今天,中国仍有四亿人没有养老保险。二元化户籍制度带来巨大的城乡差异使农民面临越来越难的生计,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上不起学等根本的民生问题困扰着人民,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我们的国际前景再光明又能如何?能否改革让人民享受应有的发展成果决定着中国社会能否稳定,是一切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保证。
  F& C& F. k  H/ o+ p, |1 N" \: @4 R( ~" z9 Q' y; G
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十年,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上,中国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都决定着中国能否稳定发展,能否抓住对方所谓的种种机遇,我们不妨看看这些挑战难在哪里:我们先看一个事实吧,那就是我们的中国很大,我们有13亿人口,700多万公务员,300多个地级行政区,40000多的乡级行政区;因为大,任何改变都需要庞大的资源支持;因为大,我们中国没有任何理论经验,甚至没有一个可推行的例子可供参考。不同的群体基于各自的利益,在许多问题的改革上都存在重大分歧,改革方向尚且不能达到一致的今天,改革难度难上加难;而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利益,某些关上甚至形成了政治同盟。这也为改革带来了极大的阻力。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触动既得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这时候改革难度难道不大吗?
- ~# c& |6 t$ j! {6 L
$ b6 r! p9 M9 H. v! J0 l今天我方并不是想强调我方抱有悲观的态度来看这个世界,但中国的发展模式确实不能适应当前社会,若无法深化改革,社会发展将会不稳,经济发展甚至会停滞甚至倒退。在当下这个十字路口,全体社会有责任警醒,推行改革迫在眉睫,而推行改革却阻力重重。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今后十年中国风险更大。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结辩(刘冬舒):
0 v# T6 ~0 C) O0 Y! s9 Z/ n; E0 K; x! g
谢谢主席。今天对方辩友说穿了就一句话,叫做外部压力减小,就是说呀,原来比我们强的那些人呀现在弱了,原来比我们强壮的那些人呀现在瘦弱了,打不过我了,所以我们有机会了。不过对方辩友呀您真的认为在一种全球化的时代下,我们和美国,我们和欧盟,真的是一种零和对抗关系吗?对方辩友不是,为什么呢,美国经济不好了,中国买美国的债券立刻就贬值了;我们说要增加我国外汇储备多样性,为什么,因为美国经济不好我国债券立刻就不好了;现在我们遭受那么多损失,没有办法,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这很生动的说明了一个问题,当今这个社会再也不是18世纪、19世纪那个你吃我我吃你,你比我强就是你赢,我比你强就是我赢得社会了;这个社会是连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难听点我们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你的腿断了我也蹦跶不了多久,所以对方辩友这个认识就是不对的。更何况对方辩友说美国的经济不好了,中国的经济就发展起来了,但是对方辩友有没有发现中国的经济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以外向出口导向型的,这就决定了环球经济对中国的影响比其他几国更加严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东南沿海有近七十个中小企业因为金融危机倒闭了,因为美国差了,欧盟差了,他们不愿意买我们的东西了,东西卖不出去就到闭了。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还说中国有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发展起来,对方辩友那个基础真的有您方说的那么大吗?
" P" k8 E  e2 t" X9 e: T5 j
5 |6 X. E3 M: {/ _其实我们想说的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想抓住机遇还要自己有那个本事,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原来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了。对方辩友一直说我们苛责,其实不是我们苛责,还记得**卸任前最后一句话:改革再不进行下去,文革有可能复辟。对方辩友总理都说改革三十年文革都有可能回来了,你还告诉我们改革一直在改形势一直一片大好,我方怎么觉得不太对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改革不是随时都会触及这些问题的,但是改革进行到某一点,改革进入深水区,既得利益足够强大,政商形成所谓的权力寻租的时候,改革就会很难进行下去。其实今天中国所有的问题说穿了就是一句话:改革应该进行下去但进行不下去了,不是说中国永远没有能力进行下去了,而是今天想变革的阻力实在是太大了。这就是我方自由辩论一直想告诉你们的,李克强总理新上任也说过一句话,就是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加困难。$ X% M* ~5 p1 k
$ {* I% G9 c2 y! e& v$ _( ?9 y
今天我们不是想说今天中国前途一片黑暗,而是想说在当前的局势下,按现有的发展模式发展下去,中国的发展是没有可能绝处逢生的,现有机制是不可能实现,未来十年现有的机制一定会走到一个终点,一定要寻求改变,这个改变是非常的难得。所以中国面临着不得不改又很难改的挑战,这是我方根本的挑战,这个根本不解决,一切都是妄谈,所以它最大。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21: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结辩(杨柳):
- v+ R' H: x7 Y/ k5 x/ X' m  _. |$ Q. f; a; k& j* n: p
谢谢主席。刚才观众也能发现,对方辩友在热情渲染的方面的确达到了效果(笑声),这也是我方最头疼的地方,为什么,因为这个辩题的立场他有一个心证,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我们对他非常了解,我们知道他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知道他有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对方辩友恰恰是利用了这一点渲染了我们改革有多难,所以在最后我恳请观众把心证撇开,让我们客观的来看看这个国家的发展。
: w2 G; I5 L$ f
& N: G8 m; U% P1 K! n对方辩友很大的一个论证就是改革难,我们先从国际上来看一看,为什么改革难就等于挑战更大,如果改革成功了,抓住机遇也很难,当把握机遇和挑战都很难的时候,为什么就证明你的观点,您方的比较在哪里?我们再来看一下改革的现状,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改革现在面临着疼痛难行的地步,那么现状是否有这样呢,对方辩友把改革等同于革命,要一步转型,这当然很困难了。但是我们的政府已经在做了:三年抓了六万贪官,反贪局这个数据显示了,我们已经在做了;而且我们已经开通了关于中央领导人的留言板,民众有很多的留言,民众也在参与了;所以要给政府跟民众一定的时间是不是,我们需要给他一定的时间,我们不能指望政府一口气吃个大胖子,不能像革命一样是不是。% o# C  E& ]# x1 `; X7 s- u2 o

4 i5 r- n/ a# M) h第二对方辩友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了我们的很多问题,而我们强调的是什么,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08年欧债危机、金融危机,导致了其他国家发展很疲软,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这有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坚挺,其他国家渴求合作,虽然损了,但是他们希望摆脱这个局面,所以我们在进行合作呀,我们在打地基是不是,所以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苗头,而有了这个苗头的时候,我们内部也在加快自己的改革。政府投入消费和投资,所以经济基础上来的时候,为其他的改革是不是有人提供了一个经济基础和时政策略呢?) e4 h( w: d+ Y2 Y
! `) ^2 C% G6 v5 c' X$ }( C$ w
其实我们都知道中国梦这个词,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什么伟大复兴在这个时候被提出来,请大家想一想,因为我们意识到了,我们意识到了这个时机来了,一场经济的大危机给我们提供了桥梁的机会,所以我们在内部不断的改革,在内部不断完善的时候,我们苦苦等待,我们希望崛起的时候,这个机会来了,所以我们告诉大家这个机会不容错过。所以我方承认,在改革路上是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呼吁的是,我们不要踌躇,我们不要停步,我们不要战战兢兢,我们要抓住他,因为只有抓住他,再大的挑战也会变成机遇的。谢谢。
发表于 2013-11-29 20: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3 Q2 b& u5 V8 x; ~- j; `
希望大家永远喜欢辩论
发表于 2014-1-25 11: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辩论的艺术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4 06:06 , Processed in 0.0499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