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34|回复: 3

[其他] 13华辩 小组赛 武大vs矿大 立论结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0 22: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e小宇 于 2013-6-20 22:09 编辑 # P+ y( n- k* @% g% @
( \3 N! z3 t4 I5 o/ a
此辩词转载自许书源,感谢许书源同学的手打,原地址4 a( }! Z0 m3 A+ e+ g! B
http://blog.renren.com/blog/435986974/902456031?bfrom=010203042
, S4 S" O& I( O! F% \' W/ Whttp://blog.renren.com/blog/435986974/902620166?bfrom=010203041
' v' x: b# s  E5 D7 i8 h
4 a8 U$ @. b" x6 z3 f; a; f2 F" q武汉大学vs中国矿业大学9 a& K4 W. ~+ A/ ^. n
应该/不应该在中国大陆推广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
- T3 H) h) l/ i( }: U
2 J2 z7 M/ `& D% ]4 {; ?正方立论:
$ A) M# h  G7 S" @
; C3 C0 m. i) m4 b3 e3 q% @- d* i谢谢主席大家好。当今中国风风火火的城市化建设之下,引发的确是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168个大中型城市,有2/3都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城市垃圾每年接近2.5亿吨,而且仍以每年10%的速度激增,;另外中国垃圾分类现状差,垃圾处理极其困难,垃圾往往只能焚烧、掩埋,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大气、水、以及土壤污染。面对如此严重的现状,我们急切呼吁一个通过收费政策的调整,促使民众减少垃圾排放,执行垃圾分类的综合政策,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也就因此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x' B7 }2 b4 F" I' X9 U  [

$ M4 b. z! P. e' \4 c开宗明义,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是一种在香港,台湾,日韩以及北欧都广泛实施的政策:在购买垃圾袋时,征收相应的垃圾处理费,对于不同的垃圾使用不同的塑料袋,收取不同的费用。一方面,能让居民切实的感受到制造了多少垃圾,应该为此付出多少的处理成本;另一方面促进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不收费,不可回收的垃圾根据处理难度收取不同的费用,没有分类好的垃圾我们环卫工人也能据此政策拒绝清运处理;而乱扔垃圾也能收到相应的处罚。因此收费方式只是种手段,改善环境才是我们的共同目的。而推广是指在满足条件的地区实行政策,在不满足条件的地区积极做好准备再来实行政策的一个过程。基于此我方认为应该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广垃圾袋随袋征收政策。理由有三:
* Z% |: M! r3 ^$ P% _9 v" w2 c5 v$ d- Q0 c
第一,垃圾的制造总数涉及到每一个个人,垃圾的制造量也因人而异,按照水污染水治理的国际准则,垃圾按袋收费要比定额收费,随水电收费,甚至毫不相关的卖家收费更为公平合理。而按量收费中的按重量收费在效果没有明显区别的情况下其成本是按容量收费的十几倍;而按容量收费中的按桶收费又只适合地广人稀的北美地区;因此按照中国的现状,按容量收费中的事前征收,也就是随袋收费具有独一无二的合理性。
& U5 C# P# ]6 F2 U
7 _' J& \+ |- H. ~5 q7 V* c% j; X- M& e第二,垃圾随袋征收政策,科学合理而且通过了广泛的验证。从理论上来讲这个政策的妙处在于提倡环保行为与设计的经济机理之间具有国际上的一贯性。环保人士需要极大热情,想苦行僧一样严格自律才能做到的事情,在台北的街头巷尾,家庭主妇和阿公阿婆们仅仅是为了节省家庭费用,每天稍稍花费一点时间就能做到了;而且是以更大的热情收获到了更好的效果。施行以来,台北的人均大垃圾排放量降低了65.2%,资源回收率增加了20多倍。不仅如此政府在环境上的财政支出也降低了近千亿新台币,居民的垃圾费还下降了,这样的成熟的经验不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吗?1 c4 m. G# W; h; D

" _2 I: a& |6 P8 f' j0 n* Y第三,我们要摆正心态,任何的政策都用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有我们坚定了出发的信念,我们才会去铺就前进的道路。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将垃圾问题平摊到每个人身上,每人每天一分钟的垃圾分类,就顶得上一千名工人不眠不休24小时的工作量。只有通过政策去引导垃圾分类行为,才能让垃圾政策真正埋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谢谢。6 L7 \0 k9 E7 o( U+ ?) L2 {
7 z* z' `  u( A% S+ S
, F( N* P% L, R8 }. t' C7 U

% I; X- l3 S; r9 s) s, [/ I& ]
6 h3 N7 B9 i# L$ Z1 ~( ?9 H5 C7 |9 W
; X+ Q# ^) r3 T" B  H+ |
9 w! C" r5 r3 G) c& v+ R5 T+ c% H! @
) ^: I/ c+ W$ O4 D; m5 `
% k' Y  H- g7 Q
7 z! U# }) w# u
1 f) d' @  v; m: G  a7 L: Q% b5 d! M, S9 e' C

/ d2 b( O0 \2 q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2: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立论:8 }# ^& P; X, w- z
  j7 b, `+ B  a4 R5 D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方的观点为,不应该在中国大陆推广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今天只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可是如果今天中国大陆有条件的地区只有那么一两个,那是不是我们从中国大陆推广某项政策只是从中国大陆从没有到有呢?有这几个城市,这叫不了推广,我们其实是存疑的,因为我方认为在中国大陆推广某项政策其实是应该带有强制性的,推而广之,大面积实行。- F& \9 w! D/ b; ^- U0 Z; ]( {7 m
' ~7 @* b9 c4 Z( n) c
而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呢是普通民众购买不同规格体积的垃圾袋,而来收缴垃圾处理费的一种收费方式。他与中国大陆地区实行的计量收费,北美实行的按水电征收的这种计量收费相比能够更直观的反映出垃圾量与垃圾费的关系。但我们发现,这样的计量方式是需要强大的良好的公民环保意识支持以及强大的经济支持。正是这样苛刻的条件使在全球范围内真正能做好这项政策的只有两个地区,那就是韩国和台湾的台北市。而我们今天讨论的应不应该在中国大陆推广某项环保政策必然要考虑到大陆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两项是否能达到实行此政策的标准。! _" B+ B& @; U7 f/ z& J7 m

: {  i% h- y0 G. [# Y首先在经济基础方面,台北市在推行此政策的十多年间,实施了比如垃圾不落地等相关配套政策以及物力财力支持才是垃圾袋销售点达到了目前的2662处;而且通过严厉的监管与惩罚措施使每一个使用的垃圾袋不论大小型号都有特别的防伪码,以防垃圾袋被伪造使用。但是这些监管支持措施,我们想问了,他在中国大陆地区是否是可行的。举个例子,成都市2010年用于垃圾处理的财政开支仅占财政支出的万分之一点六不到,那么地方政府对于这些政策这样的重视程度,实在让我们对于此政策的推广保持一个极大的怀疑态度。更何况,中国还有47.3%的农村人口面临着经济支持,环保意识淡薄的困境。
7 N3 u! q" j% O8 b1 @
6 n( A9 R% z) n5 X3 b9 g: b0 S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社会基础方面。对于任何一个涉及公众利益,公众服务的政策,在经过科学民主决策后,较高的民众支持率是必要的。而在这一项政策的执行方面,执行者认可此项政策还是接受政府的强制执行,其执行效率前者是远高于后者的。而我们发现在广州市实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执行充分的社会公示,更没有广泛的征求民意,在网上引发了诸多非议之后,市领导才决定放缓了政策的实施进程。而面对市民的不支持与不了解市领导也没有进行解决答疑。8 M- |, _3 @) ]1 w

2 b7 F/ P, T/ q( a2 h所以我们说在今天的环境下我们是不应该推广这项政策的。谢谢2 z4 O0 T# j) B& C( c9 V9 V- M: s# C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2: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结辩(黄其杰):( M5 k  s! Z4 t

* Q! l1 `, D7 b) ~谢谢主席各位好,今天对面的几个学长学姐确实讲得非常好,但是有几个概念我们还是要理一理的。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垃圾费随袋征收的政策到底有没有您方所说的那么好,今天不知道你方是资料查的不全面还是站在正方的立场上为了辩论而辩论,您方告诉什么呢,台北市实行这个政策,前几年我方也承认,前几年确实下降了一个层次,但是后面的数据您有没有看到呢,在最近五年台北市垃圾生产量,已经反弹到了这个政策实行时候的77%,77%的数据不知道是您没有看到还是不愿意看到呢,或者说您方只是为了证明他是有用的,接下来的全貌您没有了解到。9 e2 p4 W. a5 }" w3 D

/ i9 o' l& i5 F9 t接下来您告诉我这种监管方式实行之后他有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一个这么好的效果,您告诉我们说,他下降了0.37%;我们查到的一个数据表明了,在广州市只有18个社区实行了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但事实性这个政策的同时,是在80%的街道上推行垃圾分类回收,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导致了您方的0.37%的垃圾减量。而通过这两个数据都不能证明垃圾费随袋征收能带来好的效果。就算我们今天承认您放所说的他都非常好,特别好,但是特别好的话我们就应该在中国大陆推广吗,今天您告诉我说推广我们不要急嘛,慢慢来,确实我们推广不要急,但是在来的过程中你是不是要思考一下他到底能不能来,能不能推广,如果他压根就不存在推广的条件的话,你再慢慢来他还是没有用,你只能在这里一部分的推广吗。& S' C) w' ]5 O3 b/ `- q' b
% b( w6 |0 R+ e1 `- L+ n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的现状是什么,刚才我已经告诉您了中国当今有51.2%的城镇居民,而在48.37%的农村居民当中,不知道您有没有看到,他们现在的垃圾处理是什么现状,如果他们现在实行的种种垃圾再回收的方式向您方所说的推广垃圾费随袋征收的话,那么在农村如何实行呢?如果说您今天不看农村就看城镇居民,那我们就来看一下城镇居民,我们知道我们在推广这样一个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时候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市政设施。不管是垃圾桶垃圾回收车辆还是市容市政工作来说,必须要有一个配套的设施才能够保证今天您方的政策能够有效的实行。但是我们看到在这51.2%的城镇居民当中到底有多少能达到标准呢,根据2011《中国统计年鉴》中表示,中国城镇中有完善的市政设施的只有4.5%,不知道这个数据您方有没有看到,这4.5%的推广难道就是您方所说的推广吗?如果推广只能局限在4.5%的话,您说在中国大陆推广,您方的推广到底什么意思,一会还是请您给大家解释一下。% C6 X3 ?% l: L

. v2 W7 |" f% a& ]+ n9 c% U$ n如果就算您方所说的中国已经实行了,那我们看一下在现有的政策下中国怎么实行的。之前在广州推行的时候他请了12个代表,代表了广州1800万市民认可这个政策,然后市政府就实行了,我们看到为什么广州十年十个政策为什么都得不到广州市民的认可与接受,因为民众根本就没有参与到这个政策的过程中来。如果我没有参与进去的话,您就一直推广推广不考虑我的意见的话,这个推广到底能不能被大家所接受,这个推广到底是不是我们大家应该提倡的?谢谢。
* y& E% f# w9 a6 F" W
7 M8 ]) A, i4 l( C% \- a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2: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方结辩(潘泽):
6 _7 A6 a$ P* M: N8 w2 Z
3 u- U. m+ O/ y; {$ o& Z谢谢主席。对方说现实很残酷,我们来仔细看一下,也许正如对方所说,有些地区可能确如对方说的那样,设施没有达到您方理想的标准。可是我们仔细想一想,一百年前现状惨不惨,一百年前我们民众知不知道什么是民主,一百年前的我们真的知道怎样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人们的国家吗?时至今日我们也不敢说民主概念深入人心,但是为什么我们一百年前走上民主的道路,进行了辛亥革命,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民智未开,当以民主开之”,并不是每个政策都要等到意识落实好了之后才能实行,并不是每个政策都要等到意识完成的时候才能有效果;不对。意识总是伴随着行为而出现的,人们行为的改变才能改变意识,而政策正是改变人的行为。这是对方辩友一个天然的缺失,对方辩友不认为我们通过政策可以改变意识,而认为意识自然而然的成熟起来才能有政策,这是对方辩友一个先天的问题。
$ ]) S- `' P' z/ N% V3 H8 C8 d
再来看一下对方辩友说的推广是什么,对方辩友认为如果要推广必须要此时此刻,马上遍及所有的的城市,所有的农村才能叫推广。但是历史上有哪一次真正的推广是向您方这样的,同时的,全面的,大规模的,一起实现呢?对方辩友,共同富裕我们知道是不可能的,我们要一步一步,先富带动后富;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三十几年前的经验不就告诉我们了吗,没有一次推广试图在一次性解决问题上能够成功。所以这不是一个正确的理念和正确的态度。
$ E3 t( S% [- [# [. s) x- \2 G0 {% `6 S% @- {) N$ ^& ?
所以当我们明确态度了,看看对方辩友的态度,对方说什么呢,比如台北,他实行后会出现反弹,姑且不论对方辩友的数据是否真实,对方辩友有没有给我论证反弹的原因是什么,政府打压房价的过程当中,房价是否也有可能在涨,但这是不是证明政府打压房价是没有效果的。不一定,有可能是涨幅变低了,所以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垃圾量增加了,我们要看垃圾的增量有没有下降。' l3 b, y! Q* l! E7 x

& W1 V5 S2 S- B! v所以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有这样的数据,哎呀,有多少多少的民众不同意,对方辩友,原因何在,人民为什么不同意?今天对方辩友从来都不告诉我人民为什么不同意,只告诉我们民众不同意是对的,对方辩友我不能理解。所以让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不同意,让我们大家都仔细想一想,当一个要收费的政策到我们身边来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要收费?当一个有麻烦要分担的事情来到我面前的时候,我第一个会想:为什么要我这么麻烦?不想麻烦是人之常情,不想交钱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一个问题人民是不是该意识到一些问题了?台北的经验告诉我们,台北的垃圾费之前是没人114元新台币,现在是37元。人民听到收费两个字,自然反感,但是人民听到收费之后能省钱,还会不会反感?今天城市的问题是什么,可能城市变脏了,可能雾霾变多了,所以人民意识到一点点小麻烦可以让城市变得更干净,他们会不会去做?
- N& C4 C* \; w6 d
. |& P4 w% s" x所以终其原因,不在于我们推行这个政策的时候应该说全面的覆盖,而在于政策本身就在告诉人们我们可以参与到市政建设中来,我们可以一起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这个方法,我方认为,可以一试。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10-14 08:40 , Processed in 0.0441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