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5|回复: 1

对话心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4 21: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话心理
这是刚刚跨入辩论大门的朋友经常持有的一种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辩手试图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来使对方俯首称臣,简而言之,这种对话心理的深层动机是说服对手。
对话心理的产生的根源正是在于他没有认识到对手的不可说服性。这里的“不可说服性”不是指对手的论证无懈可击,而是心理上的不可说服。很少有一支辩论队会当场认输的,对手的“不可说服性”是由辩论的规则决定的。辩论的规定:辩论只有一个胜者,对手不可能让你舒舒服服地摆好架势,自己俯首贴耳地聆听教诲,对手也不可能见到你言之有理就缴械投降。双方从头至尾都必须坚持一贯的观点,些许的退让就会导致全线崩溃,只要认识这一点,一支队伍在心理上就具有不可说服性,也就决定对话心理难以奏效。
对话心理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颠来倒去,反复述说;忧虑着急,溢于言表;烦躁不安,急于收场等等。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自我中心主义”心理。这样的辩手一般自我感觉良好,上场前准备充分,对己方论点论据有着必胜的信心。上场后也不管对方说什么,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一古脑地全抛出去了事。俞金吾教授形象地称之为“翻斗车心理”。
第二种是“他人中心主义”心理。着与前一种情况恰恰相反,辩手对自己的观点一笔带过,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逐条驳斥对方上,希望在每一点上能将对方驳倒,从而大获全胜。这样的结果,给人没有根基,随波逐流的感觉,我们不妨称之为“浮萍心理”。
尽管“翻斗车心理”和“浮萍心理”貌似迥异,但其实质是相同的,他们都犯了没有认清自己与对手相互关系的错误,或者过于主观或者过于被动。要克服这种心理,必须认识到以下几点:
(1)己方论证是有力的。
(2)即便如此,对手是不会认输的。
(3)虽然对手不会认输,仍然要坚持己方观点。
(4)己方的胜利不在于击倒对手,而是靠点数得分。
    对话心理是一个辩手成长过程中必经的心理阶段,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用着急,通过多次实践,就可慢慢纠正过来。
发表于 2004-3-5 18: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心理

那胡渐彪不是属于后一种???说笑说笑~~~~~~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华语辩论网 ( 粤ICP备20050268号-1 )

GMT+8, 2025-8-28 18:53 , Processed in 0.0429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